826.未来路(第2页)

  电视机里,旁白的声音缓缓说道:

  “当我们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

  “而大自然,则以它的慷慨和守信,作为对人类的回报和奖赏……”

  在这一集拍摄的主人公们的笑脸和对镜头的招呼之下,一集结束。

  饭其实也吃完了。

  可偏偏除了俩孩子外,一家人都守在电视前没离开。

  许鑫暂停了画面,问道:

  “感觉怎么样?”

  “……”

  “……”

  “……”

  三人都没说话。

  过了大概能有十来秒的功夫,杨春玲点点头:

  “拍的真好。里面好多东西看着就想吃……”

  她的话很快迎来了杨大林的认同:

  “确实。尤其是酸笋,当年我在所里时候,出案子,从燕京到广西那边追查嫌疑人。当时坐火车,我就闻着那味道觉得不对劲。心说这谁的脚啊?上车了也不知道洗一洗,怎么那么臭呢……后来才发现,味道是从几个南方人桌子上发出来的。

  就是这玩意……一开始我们都觉得臭,可看着他们就着干粮吃这东西,我寻思是不是和咱这边的臭豆腐差不多?就要了点尝尝……确实好吃。这两年开遍地的螺蛳粉,当初刚传进来的时候,我就买回来给你妈尝尝,你妈还说咱家厕所堵了……”

  他的话语里满是回忆。

  不过能听得出来,他也认同女婿搞出来的这片子。

  确实好看。

  最后,许鑫看向了沉默时间最久的杨蜜。

  “你呢,啥感觉?”

  “我……觉得哥哥你太牛啦!!!”

  她用力的点了一下头,看着自己手机购物车里的东西,说道:

  “这片子,光是第一集,就让我意识到了咱们国家还有那么多我没吃过的好吃的东西。真的,以前咱家都意识不到……你看啊,家常菜什么的就不提了。咱就拿海鲜举例。你一说你想吃海鲜,无非就是龙虾、螃蟹、鲷、石斑这些……这都成咱家的习惯了……一说火腿,咱家肯定就认金华的……可看完这一集,我真的特别想吃那个油焖笋。我都能想象出来它的口感了,一定是那种又软,又特别Q弹,放嘴里就会出现咯吱咯吱那种动静……咕嘟~”

  基本可以说什么都吃过什么都见过的女明星,此时此刻竟然咽了口口水。

  “哎呀,我可太馋了……真的,哥哥,我第一次感觉到,咱们国家原来这么大!虽然我会做很多的菜,但……和各个地方美食比起来,我竟然还有那么多没见过……甚至没听过的美食。我觉得这一点,是你这部片子最棒的地方!

  我觉得作为江南人,对油焖笋肯定不陌生,可它对北方人而言,就是很新鲜啊……你这部片子,就像是纽带,把所有地方美食……不说具有代表性吧,更像是每个地区的人在当地生活的那种状态、风貌给展现了出来。”

  说到这,她顿了顿,似乎打心眼里认同自己的话语,情不自禁的用力点点头:

  “没错,就是这样!对于好多人而言,我相信,其实就是平凡的烟火气,最是打动人心。不需要多么精致的刀工、料理烹制之类的……就……家常菜,也不会很贵,但看着就让人喜欢……真棒!这片子拍的真棒!”

  她的话让许鑫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来。

  显然,家人都很满意。

  谈不上“悬着的心”放松下来……

  不至于。

  本身这片子的质量,他看完后,心里就有谱了。

  可这会儿听到妻子的话,他最开心的就是这部纪录片的主旨,他体现出来了。

  那就是“烟火气”。

  高端食材、料理也好,平凡通过劳动就能获得的食物也罢……自己国家五千年来的饮食文化,就是一条纽带,紧密的把所有人的心都链接在了一起。

  这也是为何他会如此喜欢余光中那首《乡愁》的原因。

  看来……

  自己没有选择错!

  于是,他笑着问道:

  “继续看?”

  “继续继续,下一集是什么?”

  “唔……主食……我最喜欢的一集。”

  “那不行,这刚吃饱……第三集呢?”

  “第三集名字叫做《转化的灵感》,就是各种豆腐、腌菜之类的……”

  “这个行,看这个,第二集等我明天一早吃饭的时候在看……”

  随着她的话,第三集开始放映。

  片刻……

  “建水烤豆腐咋淘宝搜不到啊……哥哥,咱去吧?去建水尝尝?”

  “文思豆腐,我记得咱俩吃过吧?好家伙,我一直以为那玩意是用什么压榨机压出来的呢。”

  “诶!这个好这个好!咱去内蒙吧?”

  “Ah?啊,爸,咱老家啊!你吃过毛豆腐吗?……哥哥,咱去吧?”

  “哎哟喂……绍兴黄酒,这个我喝过,味道可好了……不行,我得买点。”

  两集纪录片,许鑫莫名其妙的背负了好多约定。

  约定一起去云南挖菌子。

  约定一起去查干湖买头鱼讨头彩。

  约定一起回妻子“老家”看看……

  哦对,还有一起去建水吃豆腐……明明吃她就行……

  可不管怎么说,看着妻子甚至一家人都满意,许鑫的心里愈发有谱了。

  相信《舌尖》一定会收到许多人的喜爱的。

  他深信不疑!

  哦对,忘了说了。

  明天家里的食谱已经定下来了。

  白天杨蜜要去公司,杨大林负责买酸菜和剁肉馅。

  家里要吃东北版的酸菜馅儿饺子。

  没办法,晚上吃了一大碗炸酱面外加两根黄瓜的她快馋死了。

  ……

  “于老师,给您拜个晚年,祝您新年快乐~”

  20号。

  周一。

  许鑫上午提着一兜礼品,叩响了于珍家的房门。

  于珍开门后,听着自己几乎可以说教学生涯中最得意的弟子的祝福之语,笑的很开心:

  “来啦,快进来。”

  “嗯。”

  许鑫提着东西进了屋后,见没其他人出来,疑惑的问道:

  “师公和小欣他们呢?”

  “你师公上班,小欣上补习班去了。中午吃什么?在家包饺子?”

  她仍然很清楚的记得,自己这个学生在06年的开春,拿着《不醉》这个家庭作业过来时,那一顿饺子他自己吃了至少二斤的模样。

  谁知这次许鑫很直接的摇了摇头:

  “别。咱出去吃吧……我不是拍了个纪录片么?杨蜜这几天疯了一样给我做各种家常菜……我想吃点专业厨师的饭。”

  “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于珍哭笑不得。

  不过还是问道:

  “那个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已经拍完了?”

  “嗯,这几天都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不然早就能来看您了。”

  “我又不急,走吧,去书房。茶水你自己泡啊,我先把电脑开了去。”

  “诶,好。”

  于珍丝毫不把他当外人。

  许鑫也没自己是外人的自觉。

  在茶叶盒子里挑了一款喝着最顺口的茉莉花,给自己冲了一杯后,端着茶杯直接走进了书房。

  进去后就看到于珍从抽屉里拿出来了一个文件夹。

  对他直接说道:

  “我替你选择了一下,这三篇论文里,老实讲……《论好莱坞因投资巨大而产生“内爆”的可能性及未来判断》这片论文,虽然很超前,但你的论据和猜测略显片面。还不太够。但《演员从业情况》以及《失恋33天市场标准》这两篇论文,很不错。我把你的稿子交给了学报的编辑老师看了下。有个别地方,你需要润色一下。等修改好了,拿过来,刊登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她说的“学报”,全名是“燕京电影学院学报杂志”,国内最专业、权威的影视C刊之一。

  而能登上学报,那么几乎就等于许鑫一只脚埋进了博士学位的大门,并且……

  “不过我建议你这两篇论文分别发刊。《好莱坞内爆》用来结业、其他两篇一篇跟随着这几个月的期刊走,当博士的敲门砖。然后另外一篇,等你考上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主要是你很忙,这样可以帮你节省一下博士毕业的条件。这样你在博士期间只需要再发表一篇C刊,就具备几个毕业条件之一了……”(注1)

  “好啊。”

  听到她的话,许鑫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这也是他今天来找于老师的目的之一。

  让自己的导师帮自己做一下规划。

  而答应下来之后,他便说道:

  “听您的就行……然后还有个事情。考上了之后,我想着……在咱学校留校任教,您觉得怎么样?”

  “行啊。”

  同样的,于珍也没有丝毫的考虑便点点头:

  “那等开学,你跟我去学校一趟报名吧。直接过来给我当助教,刚好,这学期开始,学校想让我继续带大一的学生,只要你有空,就跟着我呗。先当几年助教,熬一下,后续的话……”

  她看了许鑫一眼,说道:

  “慢慢来。”

  (注1:博士我真没考过,所以关于怎么考之类的都是百度的。要是有不对或者误区,大家别笑话我……同时C刊啥的,我只知道北影学报很厉害,但也不知道论文能上去到底什么水平。也请大家别较真哈。最后是关于助教方面……我也不懂……查了好多资料,都比较笼统。就知道需要考一些证书……所以这方面剧情后续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不要较真。感谢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