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韦伯 作品

第703章 背叛(第2页)

 “契丹人叛变了!就在几天前!”王文佐伸出手指头在地图上点了点头:“显然,是新罗人捣的鬼,他们应该是做出了什么承诺,或者某些让步,把契丹人拉过去了!”

 “多半是这样!”狄仁杰对王文佐的判断一点也不惊讶,这些天来他早已习惯了对方敏锐直觉,那些漂浮在真相上的层层面纱对于他来说仿佛根本不存在。

 “换句话说,新罗人已经结成了一个反对我们的同盟了!”王文佐捻着自己的胡须,在屋内来回踱了两圈,突然停住了脚步:“怀英,你愿意去一趟金城,替我给金法敏带句话吗?”

 “属下愿往!”狄仁杰挺起了胸脯。

 “很好!”王文佐突然解下腰刀:“桑丘!”

 “小人在!”

 “你带此刀,随狄先生同去,告诉百济旧地和倭国之众,他们若是还自认是我的臣下家人,便披甲前来,奉天子之命讨伐逆贼的时候到了!若是有不肯来者,你便用此刀斩之!”

 ————————————————————————————————————

 松漠都督府,老哈河畔,大人牙帐。

 道路崎岖,越过山丘、树林和隘口,紧随一条常在马蹄下消失无踪的狭窄小道,延伸,延伸,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大庭怀恩的身体紧贴着马背,以减少迎面吹来的风阻,他的身体随着战马起伏,就好像他的心绪一般。

 作为草原各民族的后进者,唐初时的契丹人的社会发展阶段还远没有突厥、铁勒等鲜卑发达。依照史书上的记载,契丹这个名号在中原王朝的史书中

 隋末唐初中原板荡,大批流民逃出塞外躲避战乱,这让契丹人的文明程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他们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部落同盟,即八部同盟,这也是后来辽帝国基础。但此时的八部同盟还是颇为弱小松散的,唐帝国当初对其扶植,也有利用其力量牵制突厥、回纥、高句丽等强敌的因素。

 大庭怀恩作为契丹人中的亲唐派,一直认为契丹人应该保持对唐帝国的忠诚,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主张在部众同胞中并不是太受欢迎,毕竟看到靺鞨人和新罗人在高句丽崩溃后的尸体上大肆扩张吞噬,谁又会不动心呢?

 所以大庭怀恩只能退而求其次——力主契丹人不要轻易下注,静观其变,以获取最大的利益,毕竟在他看来,以唐帝国的实力,即便没有契丹人的支持,重新平定辽东也不是什么难事。大庭怀恩的这一个主张倒是得到了大多数契丹贵族的支持,但突如其来的消息给了他当头一棒,契丹人突然举起了叛旗,站在了大唐的对立面。大庭怀恩心想:现在风暴来了,这是一场契丹人从没见识过的大风暴。

 骑到深夜,大庭怀恩方才在新月下窥见牙帐那尖利的四角。为了和其他帐篷相区别,契丹人将执掌旗鼓的大人居住的牙帐四角都竖起尖锐的木头尖桩,上面镶嵌着鹿角,夸饰大人的尊贵威武,这些尖桩鹿角在月光下分外渗人。大庭怀恩勒紧缰绳,将拇指和食指塞入口中,用力打了个尖利的唿哨。

 “是您!”迎接的守卫是个满脸雀斑的青年,他抓住大庭怀恩的缰绳:“您来的晚了,联盟大会都已经结束了!”

 “住口,混账!”大庭怀恩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我父亲在哪儿?”

 “就在牙帐里,和其他首领在一起!”

 牙帐很大,尽管契丹人在四壁挂满了毡毯,但依旧处处透风。契丹大人的一个女儿递给他一杯酒,另一个负责翻搅炉火,火堆带来的烟雾比暖气还多。大庭怀恩的父亲正和一位身穿灰鼠皮裘的枯瘦男子低语,那男子颈上戴着串着各种宝石的项链,表明是他是一位萨满。

 “我的孩子,你终于回来了!”大庭怀恩的父亲看到儿子出现在帐篷口,他兴奋的站起身来,张开双臂:“一路上都还顺利吧?”

 “糟糕透了!”大庭怀恩有些尴尬的和父亲拥抱了一下:“老哈河发洪水了,路上到处都是泥沼,我了两倍的时间!”

 “没什么,只要你没事就好!”父亲抓住儿子的手臂,拉着他在自己身边坐下:“拿杯奶子酒来,还有烤肉!”

 “先不忙喝酒,现在还有更要紧的事情!”大庭怀恩举起右手,提高嗓门,让牙帐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听清自己的声音:“我听说你们已经决定对大唐举起叛旗呢?”

 帐篷里的契丹首领们目目相窥,但无人出声作答,唯有萨满站起身来,一手捻着宝石项链,用契丹名字称呼大庭怀恩:“乞儿迷,你应该是听错了,我们契丹人只是打算将自己的牧地迁徙一下。”

 “向哪里迁徙?向南吗?”大庭怀恩冷哼了一声:“我们现在的牧地处于大河之间,水草肥美,难道对你们来说还不够吗?”

 “我们现在的牧地是不错,但这些年我们契丹各部牲畜人口繁衍,牧地。就有些不够了,再说谁又会嫌弃牧地多呢?是不是?乞儿迷?”萨满笑道。

 “再多的牧地也只对活人有用!”大庭怀恩冷声道,他的目光转向大人:“大人,您应该记得当初大唐的使者是怎么说的,这片牧地是天子赐予我们的,世世代代归于我们,我们也要世世代代忠于大唐天子,您现在这是要背弃誓言,天神地母都不会保佑我们的!”

 “这个--”契丹的大人已经是个老人了,他面对大庭怀恩的质问张口结舌,下意识的将求援的目光投向一旁的萨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