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文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三章 历代皇帝的忧虑(第2页)

 李慎点头道:“这种大工事只能等西域一统。”

 李治颇为赞同,道:“治标不治本,等于没治。”

 三兄弟意见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在太液池坐到傍晚时分,雨水依旧没停,李承乾将小鱼放回太液池中,留下三条较为肥硕的,带回东宫。

 一路上走着,李慎提着一篮子橘子,兄弟俩人一边剥着一边吃,走了一路,吃了一路,顺手丢了一片片橘子皮。

 李承乾脚步稍稍停顿。跟在后头的李治一头撞在了皇兄的后背上,心说怎么停住不走了。

 见皇兄的余光看向自己,李治连忙将地上的橘子皮捡起来。

 虽说没有言语,但李治捡橘子皮的动作很慌乱。

 李慎会意检查了一遍,确认地上没有橘子皮了。

 皇兄这才继续往前走。

 兄弟互看一眼,终于踏实长出一口气,跟上皇兄的脚步。

 ……

 贞观九年,十月的下旬,十月二十五。

 年满十七岁的太子依旧没有进行冠礼。

 似乎朝野宫中都快忘了,太子的冠礼始终没有开办。

 只有宁儿一直记着这件事,可既然陛下与皇后不说,她不好提起。

 太子殿下如往常一样,对这件事从未提及。

 小福整理着一些腊肉,将他们洗好之后,切好,用来炖着吃。

 东宫殿内,李丽质看着两个因橘子吃多了,而上火的模样,嘴角起了痘痘,是又好气又好笑。

 “让你们贪嘴吃橘子,不听告诫,自作自受。”

 李治现在喝着苦口的药,道:“都是慎弟喜欢吃,弟弟才跟着吃的。”

 李慎嘴角也起了痘,他捧着碗喝着药,道:“与弟弟无关。”

 李治也八岁了,李慎也七岁了。

 看着这两个弟弟,李丽质苦恼道:“反正岭南的橘子也吃完了,你们之后也没得吃了。”

 李治道:“还有香蕉。”

 李丽质又看了眼这个没出息的弟弟,道:“就知道吃!”

 李承乾坐在一旁笑着,看着老师让人送来的文书,听着耳边弟弟妹妹的话语声。

 宁儿走到一旁道:“殿下,应公与徐侍郎来看望太上皇了。”

 李承乾应声道:“准备一些酒水与饭菜,他们来看望爷爷又要说起当年的旧事,孤就不过去了。”

 “喏。”

 天气转凉得很快,今天好不容易天晴了,可北风带来的凉意,还是让东宫的孩子们多添了两件衣裳。

 李承乾看着老师让人从中书省送来的文书,这些文书都已是批阅过的,会送来东宫,是老师觉得太子应该看这些。

 一卷卷翻看着,今年除了各地的将领回长安,如冯盎,柴绍他们其实还有一些各地的地方文官前来述职。

 就比如权万纪一回来就被封了治书侍御史,又身兼吴王府长史伴在吴王左右。

 长史一职本来东宫也是有设立的,徐孝德现在是工部侍郎身兼东宫长史。

 这份奏章是权万纪递交给中书省的。

 说的是今年入秋之后,洛阳遭了大水,好在大水的范围并不大,淹没了一些田地,这份奏章提议让朝中多关照洛阳的河道。

 今年的秋雨已过去了,黄河的汛期也结束了,照理说不会再有大水。

 对长安来说,向东去洛阳,洛阳处于黄河的中下游。

 黄河水患治理一直是一个难题,贯穿历代皇帝的职业生涯。

 现在这个难题又隐隐出现在了眼前。

 长安周边的水系经过历代的治理,相较于以前平稳了许多,龙首渠与郑国渠修缮之后,水流也好了不少。

 就比如说后世有一项十分大的工程,从秦岭南麓与蜀中水系,引入关中入渭。

 治水一直是中原的头等大事。

 现在的关中水系还很丰沛,相对充裕的时间。

 李承乾想到一些关于后世的记录,贞观九年的这一次大水已显露了端倪。

 再过一年,洛阳还会有一次大水,那是一场记录在史书上的大水灾。

 宁儿将热茶放在太子的桌边。

 李承乾拿过茶水,喝下一口,蹙眉道:“孤出宫一趟。”

 “喏。”宁儿连忙给太子披上外衣。

 李承乾走出东宫就见到一旁的崇文殿说笑声不断,还有两个女孩子与东宫的孩子玩在一起。

 东阳解释道:“皇兄,这是应公的女儿小武,这是徐慧。”

 徐慧这个女孩子在宫里见过,李承乾瞧了眼这两个姑娘,就快步离开了东宫。

 东阳见到小武与徐慧面对匆匆而过的太子,都有些诧异。

 东阳面带笑容,有些骄傲地道:“皇兄总是这样的。”

 两个姑娘不是没有听说过关于太子的传闻,恰恰是她们现在住在长安,听到的传闻很多。

 东阳与丽质,与这两个姑娘年纪相仿,几个女孩子之间有很多话能聊。

 徐慧望着太子离开的背影,她道:“当初跟随家父离开宫中,太子殿下还问过年龄。”

 这是小武第一次见太子,匆匆一面,问道:“原来太子是这样的,很忙碌吗?”

 李丽质笑道:“皇兄近日是不忙的。”

 徐慧自小受过很多人的夸赞,有时候在亲眷中也犹如众星捧月,他们都说自己是个才女。

 而长乐公主表现出的这种气质谈吐与气场,让她心里不自觉的要臣服。

 还有东阳公主,温和谦逊有礼,不令人觉得强势,可谈吐中,稍稍表现出来的才识与见解,总是能够让徐慧不自觉地折服其中。

 她这才觉得自己的这点学识,当真是不足看。

 东宫的公主,所学的学识到底是不同的,逻辑的思考能力比同龄人领先一截。

 甚至当家父与太上皇说起朝中的举措,还有关中治理,家父与太上皇都要询问长乐公主。

 徐慧不禁问道:“公主殿下懂得好多。”

 李丽质解释道:“慧儿平时看什么书?”

 比长乐公主还年幼两岁的徐慧思量道:“小时候看论语,近来会看一些名家的诗篇,闲时也会看左传。”

 “慧儿看过的书真多。”东阳也在一旁道。

 “公主殿下没有看过吗?”徐慧又迷茫了。

 东阳解释道:“鲜有看这些,最多只是了解其中意思,更多时候是写一些论述文。”

 小武好奇道:“什么是论述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