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文 作品

第二百零七章 大唐飞虎队(第2页)

 在长安的权贵子弟中,最神秘也最难得一见便是舅舅的儿子长孙冲。

 “冲,见过太子殿下。”

 对方先行礼了。

 李承乾也稍稍回礼,又向舅舅行礼。

 “太子殿下是在为东宫右率的事介怀?”

 李承乾没有当即入座,而是望着这处池塘,低声道:“这件事是父皇的想法吧,舅舅向父皇进谏,也是父皇安排的吧。”

 “被太子看穿了。”长孙无忌惭愧一笑,又解释道:“以前的太子还年少,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太子殿下也已长大了。”

 李承乾又道:“舅舅,父皇打算对何处用兵?”

 面对太子,长孙冲就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人,再也不是长安城那些青年才俊中的翘楚了,而且这位太子表现出来的气场绝非寻常少年人。

 长孙冲目光看向这个太子的背影,说是瞻仰更不如说是在看一个榜样。

 当年坊间对太子的传言有好有坏,而现在对太子的闲言碎语少了,更多的是称颂太子贤明。

 就因为许多政令,在太子的主持下得以实施,关中确实比以往富有。

 “冲儿,你先退下。”

 闻言,长孙冲行礼退下。

 等儿子走远,长孙无忌缓缓开口,道:“欲谷设在伊犁河自立可汗了。”

 “就是那个一直以来想要反唐的人?”

 “正是他,这是半月前送来的消息,高昌王父子是鼠首两端的人,在欲谷设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之后,高昌王便向他送了不少财宝,还有通好之心,在欲谷设麾下还有阿史那贺鲁为其效命。”

 李承乾思量着,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欲谷设成了可汗,这一切还是发生了。

 大唐与西域,高昌之间的战争就要来了。

 长孙无忌接着道:“不止于此,欲谷设还在镞曷山西建设他的王廷,已向吐火罗动兵,东据焉耆,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李承乾迟疑道:“父皇要向河西走廊增兵吗?”

 长孙无忌摇头,道:“出兵不是三两句话的事,既要练兵,也要为出征准备辎重,没有一年半载,不会出兵。”

 “伊犁河境内就没有反抗欲谷设的人吗?”

 “有,不过咥利失南逃了。”长孙无忌接着道:“消息送来之时,也不知道那些亲唐的部族现在如何?听说是派使者来唐。”

 “陛下没有直说是否要出兵,在陛下没有应允之前,所有将领都不能轻动。”

 “多谢舅舅告知。”

 “殿下不用言谢,就算是臣不说这些,房相也会告知殿下,只是此事现在隐而不发,知道的人也是极少数。”

 李承乾狐疑道:“这和东宫右率有什么关系?”

 长孙无忌笑道:“当然没关系了。”

 无故联想是不对的,建设东宫右率不过是父皇想要找个指摘东宫的理由罢了。

 一个储君需要全面发展,治军也是身为太子的职业本领之一。

 长孙无忌笑道:“殿下可还有疑惑?”

 “没有了,孤打算去见见姑丈。”

 “太子殿下确实该去看看他。”

 (本章完)

 李承乾对皇叔又道:“往后练兵的事,有劳皇叔了。”

 李孝恭笑呵呵道:“殿下放心。”正当太子要离开曲江池,却听李孝恭大声道:“飞虎队全军听令……”

 ……

 李承乾苦恼地离开这里,一直回到了东宫想着随便他了。

 可再一想,太子连个右率都治不好,会被舅爷取笑的。

 夜里,李丽质又看到了皇兄凝重的神色,她吩咐弟弟妹妹们,不要去打扰皇兄。

 坐在桌前,李承乾执笔想着该如何安排右率,落笔时又犹豫了几分,按照后世的军训之法,便开始书写,总不会有错的。

 直到第二天,等李绩大将军说起了这件事,才知道在建设东宫右率之前,父皇与众将领是有商议的。

 李孝恭想要为他的儿子争取,争取不到这才要了东宫右率的一个练兵职权。

 便有了现在的太子右率的各种人。

 李承乾一边吃着面,见到小武与徐慧来东宫了,她们已是丽质的弟子,今天又来上课。

 收回目光,又看向英公,李承乾询问道:“太子率府?”

 李绩点头道:“既然是东宫的右率自然要建设率府的。”

 “那以前的率府呢?”

 李绩咽下口中的面条,道:“拆了,皇后用来养了。”

 李承乾神色了然,道:“原来以前西池院的那片荒地是东宫的率府?现在成了母后的园了。”

 ……

 “要重建率府,那就又要钱了?”

 李绩道:“建设卫府是要银钱的。”

 李承乾颔首,从李绩大将军这里恶补着大唐卫府相关的知识,其实这些年主持朝中用度就可以知道,现在中原各道卫府大军还有八十万。

 其中关中就有五十万,余下则是布置在剑南道,河北道,淮南道,河东道还有十万。

 每年要给卫府用的钱粮就足可见耗费之大。

 长年在中书省任职,李承乾对这些安排心里也是清楚的。

 一顿饭用完,李绩行礼道:“末将在军中还有要事。”

 李承乾点头道:“大将军且去吧。”

 皇帝演武都是为了打仗做准备,可自己这个太子得到消息是有限的,父皇要对哪里用兵?

 “你可以去看看柴绍,如有困惑可以去问问他。”

 “多谢爷爷指点。”

 “朕是看你小子平日太忙了,二郎将东宫右率又建了起来,你若是治军不严,治军不妥,又会被人指点的。”

 这位姑丈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平时很少在人前露面。

 去年回朝之后,就再也没有来上朝。

 李承乾没有径直去柴绍的府上,而是先来到舅舅的赵国公府邸。

 前来迎接的门房急急忙忙带着笑脸,“太子殿下,快快入府。”

 赵国公的府邸比之舅爷还有老师家的更大。

 在家仆的领路下,李承乾走过前院,从一个池塘中的栈桥路过水榭,便见到了池边的舅舅长孙无忌。

 还有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衫,坐在一旁。

 在长安的权贵子弟中,最神秘也最难得一见便是舅舅的儿子长孙冲。

 “冲,见过太子殿下。”

 对方先行礼了。

 李承乾也稍稍回礼,又向舅舅行礼。

 “太子殿下是在为东宫右率的事介怀?”

 李承乾没有当即入座,而是望着这处池塘,低声道:“这件事是父皇的想法吧,舅舅向父皇进谏,也是父皇安排的吧。”

 “被太子看穿了。”长孙无忌惭愧一笑,又解释道:“以前的太子还年少,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太子殿下也已长大了。”

 李承乾又道:“舅舅,父皇打算对何处用兵?”

 面对太子,长孙冲就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人,再也不是长安城那些青年才俊中的翘楚了,而且这位太子表现出来的气场绝非寻常少年人。

 长孙冲目光看向这个太子的背影,说是瞻仰更不如说是在看一个榜样。

 当年坊间对太子的传言有好有坏,而现在对太子的闲言碎语少了,更多的是称颂太子贤明。

 就因为许多政令,在太子的主持下得以实施,关中确实比以往富有。

 “冲儿,你先退下。”

 闻言,长孙冲行礼退下。

 等儿子走远,长孙无忌缓缓开口,道:“欲谷设在伊犁河自立可汗了。”

 “就是那个一直以来想要反唐的人?”

 “正是他,这是半月前送来的消息,高昌王父子是鼠首两端的人,在欲谷设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之后,高昌王便向他送了不少财宝,还有通好之心,在欲谷设麾下还有阿史那贺鲁为其效命。”

 李承乾思量着,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欲谷设成了可汗,这一切还是发生了。

 大唐与西域,高昌之间的战争就要来了。

 长孙无忌接着道:“不止于此,欲谷设还在镞曷山西建设他的王廷,已向吐火罗动兵,东据焉耆,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李承乾迟疑道:“父皇要向河西走廊增兵吗?”

 长孙无忌摇头,道:“出兵不是三两句话的事,既要练兵,也要为出征准备辎重,没有一年半载,不会出兵。”

 “伊犁河境内就没有反抗欲谷设的人吗?”

 “有,不过咥利失南逃了。”长孙无忌接着道:“消息送来之时,也不知道那些亲唐的部族现在如何?听说是派使者来唐。”

 “陛下没有直说是否要出兵,在陛下没有应允之前,所有将领都不能轻动。”

 “多谢舅舅告知。”

 “殿下不用言谢,就算是臣不说这些,房相也会告知殿下,只是此事现在隐而不发,知道的人也是极少数。”

 李承乾狐疑道:“这和东宫右率有什么关系?”

 长孙无忌笑道:“当然没关系了。”

 无故联想是不对的,建设东宫右率不过是父皇想要找个指摘东宫的理由罢了。

 一个储君需要全面发展,治军也是身为太子的职业本领之一。

 长孙无忌笑道:“殿下可还有疑惑?”

 “没有了,孤打算去见见姑丈。”

 “太子殿下确实该去看看他。”

 (本章完)

 李承乾对皇叔又道:“往后练兵的事,有劳皇叔了。”

 李孝恭笑呵呵道:“殿下放心。”正当太子要离开曲江池,却听李孝恭大声道:“飞虎队全军听令……”

 ……

 李承乾苦恼地离开这里,一直回到了东宫想着随便他了。

 可再一想,太子连个右率都治不好,会被舅爷取笑的。

 夜里,李丽质又看到了皇兄凝重的神色,她吩咐弟弟妹妹们,不要去打扰皇兄。

 坐在桌前,李承乾执笔想着该如何安排右率,落笔时又犹豫了几分,按照后世的军训之法,便开始书写,总不会有错的。

 直到第二天,等李绩大将军说起了这件事,才知道在建设东宫右率之前,父皇与众将领是有商议的。

 李孝恭想要为他的儿子争取,争取不到这才要了东宫右率的一个练兵职权。

 便有了现在的太子右率的各种人。

 李承乾一边吃着面,见到小武与徐慧来东宫了,她们已是丽质的弟子,今天又来上课。

 收回目光,又看向英公,李承乾询问道:“太子率府?”

 李绩点头道:“既然是东宫的右率自然要建设率府的。”

 “那以前的率府呢?”

 李绩咽下口中的面条,道:“拆了,皇后用来养了。”

 李承乾神色了然,道:“原来以前西池院的那片荒地是东宫的率府?现在成了母后的园了。”

 ……

 “要重建率府,那就又要钱了?”

 李绩道:“建设卫府是要银钱的。”

 李承乾颔首,从李绩大将军这里恶补着大唐卫府相关的知识,其实这些年主持朝中用度就可以知道,现在中原各道卫府大军还有八十万。

 其中关中就有五十万,余下则是布置在剑南道,河北道,淮南道,河东道还有十万。

 每年要给卫府用的钱粮就足可见耗费之大。

 长年在中书省任职,李承乾对这些安排心里也是清楚的。

 一顿饭用完,李绩行礼道:“末将在军中还有要事。”

 李承乾点头道:“大将军且去吧。”

 皇帝演武都是为了打仗做准备,可自己这个太子得到消息是有限的,父皇要对哪里用兵?

 “你可以去看看柴绍,如有困惑可以去问问他。”

 “多谢爷爷指点。”

 “朕是看你小子平日太忙了,二郎将东宫右率又建了起来,你若是治军不严,治军不妥,又会被人指点的。”

 这位姑丈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平时很少在人前露面。

 去年回朝之后,就再也没有来上朝。

 李承乾没有径直去柴绍的府上,而是先来到舅舅的赵国公府邸。

 前来迎接的门房急急忙忙带着笑脸,“太子殿下,快快入府。”

 赵国公的府邸比之舅爷还有老师家的更大。

 在家仆的领路下,李承乾走过前院,从一个池塘中的栈桥路过水榭,便见到了池边的舅舅长孙无忌。

 还有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衫,坐在一旁。

 在长安的权贵子弟中,最神秘也最难得一见便是舅舅的儿子长孙冲。

 “冲,见过太子殿下。”

 对方先行礼了。

 李承乾也稍稍回礼,又向舅舅行礼。

 “太子殿下是在为东宫右率的事介怀?”

 李承乾没有当即入座,而是望着这处池塘,低声道:“这件事是父皇的想法吧,舅舅向父皇进谏,也是父皇安排的吧。”

 “被太子看穿了。”长孙无忌惭愧一笑,又解释道:“以前的太子还年少,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太子殿下也已长大了。”

 李承乾又道:“舅舅,父皇打算对何处用兵?”

 面对太子,长孙冲就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人,再也不是长安城那些青年才俊中的翘楚了,而且这位太子表现出来的气场绝非寻常少年人。

 长孙冲目光看向这个太子的背影,说是瞻仰更不如说是在看一个榜样。

 当年坊间对太子的传言有好有坏,而现在对太子的闲言碎语少了,更多的是称颂太子贤明。

 就因为许多政令,在太子的主持下得以实施,关中确实比以往富有。

 “冲儿,你先退下。”

 闻言,长孙冲行礼退下。

 等儿子走远,长孙无忌缓缓开口,道:“欲谷设在伊犁河自立可汗了。”

 “就是那个一直以来想要反唐的人?”

 “正是他,这是半月前送来的消息,高昌王父子是鼠首两端的人,在欲谷设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之后,高昌王便向他送了不少财宝,还有通好之心,在欲谷设麾下还有阿史那贺鲁为其效命。”

 李承乾思量着,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欲谷设成了可汗,这一切还是发生了。

 大唐与西域,高昌之间的战争就要来了。

 长孙无忌接着道:“不止于此,欲谷设还在镞曷山西建设他的王廷,已向吐火罗动兵,东据焉耆,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李承乾迟疑道:“父皇要向河西走廊增兵吗?”

 长孙无忌摇头,道:“出兵不是三两句话的事,既要练兵,也要为出征准备辎重,没有一年半载,不会出兵。”

 “伊犁河境内就没有反抗欲谷设的人吗?”

 “有,不过咥利失南逃了。”长孙无忌接着道:“消息送来之时,也不知道那些亲唐的部族现在如何?听说是派使者来唐。”

 “陛下没有直说是否要出兵,在陛下没有应允之前,所有将领都不能轻动。”

 “多谢舅舅告知。”

 “殿下不用言谢,就算是臣不说这些,房相也会告知殿下,只是此事现在隐而不发,知道的人也是极少数。”

 李承乾狐疑道:“这和东宫右率有什么关系?”

 长孙无忌笑道:“当然没关系了。”

 无故联想是不对的,建设东宫右率不过是父皇想要找个指摘东宫的理由罢了。

 一个储君需要全面发展,治军也是身为太子的职业本领之一。

 长孙无忌笑道:“殿下可还有疑惑?”

 “没有了,孤打算去见见姑丈。”

 “太子殿下确实该去看看他。”

 (本章完)

 李承乾对皇叔又道:“往后练兵的事,有劳皇叔了。”

 李孝恭笑呵呵道:“殿下放心。”正当太子要离开曲江池,却听李孝恭大声道:“飞虎队全军听令……”

 ……

 李承乾苦恼地离开这里,一直回到了东宫想着随便他了。

 可再一想,太子连个右率都治不好,会被舅爷取笑的。

 夜里,李丽质又看到了皇兄凝重的神色,她吩咐弟弟妹妹们,不要去打扰皇兄。

 坐在桌前,李承乾执笔想着该如何安排右率,落笔时又犹豫了几分,按照后世的军训之法,便开始书写,总不会有错的。

 直到第二天,等李绩大将军说起了这件事,才知道在建设东宫右率之前,父皇与众将领是有商议的。

 李孝恭想要为他的儿子争取,争取不到这才要了东宫右率的一个练兵职权。

 便有了现在的太子右率的各种人。

 李承乾一边吃着面,见到小武与徐慧来东宫了,她们已是丽质的弟子,今天又来上课。

 收回目光,又看向英公,李承乾询问道:“太子率府?”

 李绩点头道:“既然是东宫的右率自然要建设率府的。”

 “那以前的率府呢?”

 李绩咽下口中的面条,道:“拆了,皇后用来养了。”

 李承乾神色了然,道:“原来以前西池院的那片荒地是东宫的率府?现在成了母后的园了。”

 ……

 “要重建率府,那就又要钱了?”

 李绩道:“建设卫府是要银钱的。”

 李承乾颔首,从李绩大将军这里恶补着大唐卫府相关的知识,其实这些年主持朝中用度就可以知道,现在中原各道卫府大军还有八十万。

 其中关中就有五十万,余下则是布置在剑南道,河北道,淮南道,河东道还有十万。

 每年要给卫府用的钱粮就足可见耗费之大。

 长年在中书省任职,李承乾对这些安排心里也是清楚的。

 一顿饭用完,李绩行礼道:“末将在军中还有要事。”

 李承乾点头道:“大将军且去吧。”

 皇帝演武都是为了打仗做准备,可自己这个太子得到消息是有限的,父皇要对哪里用兵?

 “你可以去看看柴绍,如有困惑可以去问问他。”

 “多谢爷爷指点。”

 “朕是看你小子平日太忙了,二郎将东宫右率又建了起来,你若是治军不严,治军不妥,又会被人指点的。”

 这位姑丈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平时很少在人前露面。

 去年回朝之后,就再也没有来上朝。

 李承乾没有径直去柴绍的府上,而是先来到舅舅的赵国公府邸。

 前来迎接的门房急急忙忙带着笑脸,“太子殿下,快快入府。”

 赵国公的府邸比之舅爷还有老师家的更大。

 在家仆的领路下,李承乾走过前院,从一个池塘中的栈桥路过水榭,便见到了池边的舅舅长孙无忌。

 还有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衫,坐在一旁。

 在长安的权贵子弟中,最神秘也最难得一见便是舅舅的儿子长孙冲。

 “冲,见过太子殿下。”

 对方先行礼了。

 李承乾也稍稍回礼,又向舅舅行礼。

 “太子殿下是在为东宫右率的事介怀?”

 李承乾没有当即入座,而是望着这处池塘,低声道:“这件事是父皇的想法吧,舅舅向父皇进谏,也是父皇安排的吧。”

 “被太子看穿了。”长孙无忌惭愧一笑,又解释道:“以前的太子还年少,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太子殿下也已长大了。”

 李承乾又道:“舅舅,父皇打算对何处用兵?”

 面对太子,长孙冲就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人,再也不是长安城那些青年才俊中的翘楚了,而且这位太子表现出来的气场绝非寻常少年人。

 长孙冲目光看向这个太子的背影,说是瞻仰更不如说是在看一个榜样。

 当年坊间对太子的传言有好有坏,而现在对太子的闲言碎语少了,更多的是称颂太子贤明。

 就因为许多政令,在太子的主持下得以实施,关中确实比以往富有。

 “冲儿,你先退下。”

 闻言,长孙冲行礼退下。

 等儿子走远,长孙无忌缓缓开口,道:“欲谷设在伊犁河自立可汗了。”

 “就是那个一直以来想要反唐的人?”

 “正是他,这是半月前送来的消息,高昌王父子是鼠首两端的人,在欲谷设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之后,高昌王便向他送了不少财宝,还有通好之心,在欲谷设麾下还有阿史那贺鲁为其效命。”

 李承乾思量着,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欲谷设成了可汗,这一切还是发生了。

 大唐与西域,高昌之间的战争就要来了。

 长孙无忌接着道:“不止于此,欲谷设还在镞曷山西建设他的王廷,已向吐火罗动兵,东据焉耆,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李承乾迟疑道:“父皇要向河西走廊增兵吗?”

 长孙无忌摇头,道:“出兵不是三两句话的事,既要练兵,也要为出征准备辎重,没有一年半载,不会出兵。”

 “伊犁河境内就没有反抗欲谷设的人吗?”

 “有,不过咥利失南逃了。”长孙无忌接着道:“消息送来之时,也不知道那些亲唐的部族现在如何?听说是派使者来唐。”

 “陛下没有直说是否要出兵,在陛下没有应允之前,所有将领都不能轻动。”

 “多谢舅舅告知。”

 “殿下不用言谢,就算是臣不说这些,房相也会告知殿下,只是此事现在隐而不发,知道的人也是极少数。”

 李承乾狐疑道:“这和东宫右率有什么关系?”

 长孙无忌笑道:“当然没关系了。”

 无故联想是不对的,建设东宫右率不过是父皇想要找个指摘东宫的理由罢了。

 一个储君需要全面发展,治军也是身为太子的职业本领之一。

 长孙无忌笑道:“殿下可还有疑惑?”

 “没有了,孤打算去见见姑丈。”

 “太子殿下确实该去看看他。”

 (本章完)

 李承乾对皇叔又道:“往后练兵的事,有劳皇叔了。”

 李孝恭笑呵呵道:“殿下放心。”正当太子要离开曲江池,却听李孝恭大声道:“飞虎队全军听令……”

 ……

 李承乾苦恼地离开这里,一直回到了东宫想着随便他了。

 可再一想,太子连个右率都治不好,会被舅爷取笑的。

 夜里,李丽质又看到了皇兄凝重的神色,她吩咐弟弟妹妹们,不要去打扰皇兄。

 坐在桌前,李承乾执笔想着该如何安排右率,落笔时又犹豫了几分,按照后世的军训之法,便开始书写,总不会有错的。

 直到第二天,等李绩大将军说起了这件事,才知道在建设东宫右率之前,父皇与众将领是有商议的。

 李孝恭想要为他的儿子争取,争取不到这才要了东宫右率的一个练兵职权。

 便有了现在的太子右率的各种人。

 李承乾一边吃着面,见到小武与徐慧来东宫了,她们已是丽质的弟子,今天又来上课。

 收回目光,又看向英公,李承乾询问道:“太子率府?”

 李绩点头道:“既然是东宫的右率自然要建设率府的。”

 “那以前的率府呢?”

 李绩咽下口中的面条,道:“拆了,皇后用来养了。”

 李承乾神色了然,道:“原来以前西池院的那片荒地是东宫的率府?现在成了母后的园了。”

 ……

 “要重建率府,那就又要钱了?”

 李绩道:“建设卫府是要银钱的。”

 李承乾颔首,从李绩大将军这里恶补着大唐卫府相关的知识,其实这些年主持朝中用度就可以知道,现在中原各道卫府大军还有八十万。

 其中关中就有五十万,余下则是布置在剑南道,河北道,淮南道,河东道还有十万。

 每年要给卫府用的钱粮就足可见耗费之大。

 长年在中书省任职,李承乾对这些安排心里也是清楚的。

 一顿饭用完,李绩行礼道:“末将在军中还有要事。”

 李承乾点头道:“大将军且去吧。”

 皇帝演武都是为了打仗做准备,可自己这个太子得到消息是有限的,父皇要对哪里用兵?

 “你可以去看看柴绍,如有困惑可以去问问他。”

 “多谢爷爷指点。”

 “朕是看你小子平日太忙了,二郎将东宫右率又建了起来,你若是治军不严,治军不妥,又会被人指点的。”

 这位姑丈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平时很少在人前露面。

 去年回朝之后,就再也没有来上朝。

 李承乾没有径直去柴绍的府上,而是先来到舅舅的赵国公府邸。

 前来迎接的门房急急忙忙带着笑脸,“太子殿下,快快入府。”

 赵国公的府邸比之舅爷还有老师家的更大。

 在家仆的领路下,李承乾走过前院,从一个池塘中的栈桥路过水榭,便见到了池边的舅舅长孙无忌。

 还有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衫,坐在一旁。

 在长安的权贵子弟中,最神秘也最难得一见便是舅舅的儿子长孙冲。

 “冲,见过太子殿下。”

 对方先行礼了。

 李承乾也稍稍回礼,又向舅舅行礼。

 “太子殿下是在为东宫右率的事介怀?”

 李承乾没有当即入座,而是望着这处池塘,低声道:“这件事是父皇的想法吧,舅舅向父皇进谏,也是父皇安排的吧。”

 “被太子看穿了。”长孙无忌惭愧一笑,又解释道:“以前的太子还年少,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太子殿下也已长大了。”

 李承乾又道:“舅舅,父皇打算对何处用兵?”

 面对太子,长孙冲就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人,再也不是长安城那些青年才俊中的翘楚了,而且这位太子表现出来的气场绝非寻常少年人。

 长孙冲目光看向这个太子的背影,说是瞻仰更不如说是在看一个榜样。

 当年坊间对太子的传言有好有坏,而现在对太子的闲言碎语少了,更多的是称颂太子贤明。

 就因为许多政令,在太子的主持下得以实施,关中确实比以往富有。

 “冲儿,你先退下。”

 闻言,长孙冲行礼退下。

 等儿子走远,长孙无忌缓缓开口,道:“欲谷设在伊犁河自立可汗了。”

 “就是那个一直以来想要反唐的人?”

 “正是他,这是半月前送来的消息,高昌王父子是鼠首两端的人,在欲谷设自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之后,高昌王便向他送了不少财宝,还有通好之心,在欲谷设麾下还有阿史那贺鲁为其效命。”

 李承乾思量着,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欲谷设成了可汗,这一切还是发生了。

 大唐与西域,高昌之间的战争就要来了。

 长孙无忌接着道:“不止于此,欲谷设还在镞曷山西建设他的王廷,已向吐火罗动兵,东据焉耆,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李承乾迟疑道:“父皇要向河西走廊增兵吗?”

 长孙无忌摇头,道:“出兵不是三两句话的事,既要练兵,也要为出征准备辎重,没有一年半载,不会出兵。”

 “伊犁河境内就没有反抗欲谷设的人吗?”

 “有,不过咥利失南逃了。”长孙无忌接着道:“消息送来之时,也不知道那些亲唐的部族现在如何?听说是派使者来唐。”

 “陛下没有直说是否要出兵,在陛下没有应允之前,所有将领都不能轻动。”

 “多谢舅舅告知。”

 “殿下不用言谢,就算是臣不说这些,房相也会告知殿下,只是此事现在隐而不发,知道的人也是极少数。”

 李承乾狐疑道:“这和东宫右率有什么关系?”

 长孙无忌笑道:“当然没关系了。”

 无故联想是不对的,建设东宫右率不过是父皇想要找个指摘东宫的理由罢了。

 一个储君需要全面发展,治军也是身为太子的职业本领之一。

 长孙无忌笑道:“殿下可还有疑惑?”

 “没有了,孤打算去见见姑丈。”

 “太子殿下确实该去看看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