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文 作品

第二百三十六章 笄礼(第2页)

 宁儿将自己精心做的陶埙,送给长乐公主与东阳公主做笄礼的礼物。

 虽说两个妹妹在曲江池举行了笄礼,但宗室中人送来的贺礼都放在了东宫,一时间在东宫门前一大堆。

 小福翻找着,找出了不少值钱的东西。

 甚至李渊破天荒地去了一趟武德殿,回东宫的时候,带来了两小袋金沙。

 李承乾揣着手,瞧着一堆贺礼道:“看来宗室中人家底都还挺厚实的,父皇与爷爷当年没少赏赐。”

 李渊道:“当年赏赐给各家之时,朕也没有考虑周全。”

 “孙儿一直在想,爷爷究竟将金沙放在了武德殿何处。”

 “等将来你登基那天,朕会告诉你的。”

 李承乾道:“若孙儿想登基了,爷爷一定会支持的吧。”

 这种事肯定不是一个太子说想登基,就一定会登基的。

 李渊笑抚须笑呵呵地将两个香囊布袋交给一旁的东宫掌事女官宁儿,吩咐交给丽质与东阳。

 宁儿躬身应下。

 父皇这些天忙着与众将领游猎。

 母后也忙着应付勋贵家的宾客。

 从立冬时节庆贺到现在,今年的大唐办成了不少大事,眼下多半也忙得不可开交。

 眼看立冬时节就要过去了,听闻这些天褚遂良通宵达旦地专研安西都护府如何建设,也没见他送来回信。

 小兕子又长高了不少,她穿着道袍双手背负走到尚书省门前。

 皇城中也见不到活人,李承乾闲着就来这里走走。

 尚书省没有外人能够进入,钥匙也在自己这个东宫太子手中,也只能自己来打扫。

 小兕子手里拿着一卷书,穿着一身道袍,抬着头看向屋顶道:“其实皇兄不用收拾这里,等雪化了,自然就好。”

 李承乾低头看见妹妹,又将一堆雪扫了下来,道:“父皇将这里交给孤,要是这里被雪压塌,显得孤不在意父皇的封赐。”

 一阵冷风吹来,吹动小兕子的发丝,她来年就七岁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好像隔几天便会长高一些,明达跟着李淳风道长有两年了,她的谈吐与气质的确像一个道士了,有模有样的。

 更有一种世人烦恼与她无关,心中自有处世态度的气质。

 清理完屋顶,李承乾这才顺着梯子下来,“近来与李道长学得如何?”

 如今小兕子走路很稳当,不像是小时候摇摇晃晃的。

 她双手背负抬着头看皇兄道:“妹妹想要测量星辰。”

 “李道长不将黄道浑天仪的用法教你?”

 “教了,但与皇兄的方式相差甚远。”

 带着妹妹走出尚书省,一路上走的时候,李承乾发现她的脚步很特别,询问道:“你是刻意让每一次迈步的距离保持一样吗?”

 小兕子低头看了看穿着布鞋的双脚,道:“跟着李道长学过走路,不知不觉就走成这样了。”

 “原来是从走路方式开始教的。”李承乾心领神会。

 李承乾满意点头。

 给太子做事不分休沐不休沐的,即便是朝堂众多官吏休沐的时节,京兆府乃至崇文馆的官吏都还在忙碌。

 现在的大唐是个群星闪耀的时代,经历过隋末大乱,再到如今,贞观一朝的朝野人才如云,这很难得。

 这因现在的大唐的内部实力强大,有些人的才干就显得不太出众。

 清闲的时候,李承乾坐在老师的位置上,看着老师批阅过的奏章,其中就有松州兵马的调令,以及派出斥候查探吐蕃。

 过了午时,李治快步跑来。

 李承乾道:“你怎么来了?”

 李治披着大氅,他一路跑进中书省就坐在炉子边,伸出双掌放在火边,“曲江池那边有好多的勋贵家的女眷。”

 “嗯,你烦了?”

 “弟弟不觉得烦,就是想来皇兄这边坐坐。”

 李承乾也在炉子边坐下来,从炉子边拿出一张饼,道:“有什么消息要说的,就快说。”

 “皇兄怎知姐姐让弟弟来传消息的。”

 看着皇兄的脸色,李治有些萎靡地低下脑袋道:“难怪河间王叔说,弟弟放个屁,皇兄都知道弟弟上一顿吃的是什么。”

 “这个……孤真不知道。”

 李治搬着小胡凳在皇兄边上低声道:“母后赐给孔老夫子家中的女眷,三个香囊。”

 “还有呢?”

 “还有父皇近来酷爱文章与诗文,借此还问了孔老夫子文章之事,说不定要在孔老夫子家中寻一个女子,给皇兄做太子妃。”

 李承乾摇头道:“稚奴啊,你想错了。”

 “为何?”

 “父皇与母后从来不会将心中所想轻易表露出来,越是这么做就越说明了,孤的婚事与孔老夫子家没有关系了,以你姐姐的见识不应该看不出来,她一定另有深意。”

 李治神色凝重地挠了挠头,“那皇姐为何让弟弟与皇兄说这些。”

 李承乾忽然笑道:“你回去告诉丽质,就说她的弟子不用太多,找三五个苗头较好的。”

 李治狐疑道:“原来是姐姐她在挑选弟子。”

 再一想,李治当即明白了,他一拍大腿道:“弟弟明白了,父皇与母后这是在给姐姐打掩护,毕竟姐姐收女子为弟子这种事不能太招摇,说不定是姐姐与母后说她看中了老夫子家的哪个孙女,想要收弟子,母后才会给她们家赏赐。”

 其实李治这个弟弟并不算太笨,就是在一群兄弟姐妹中比较,他的反应与机敏确实是下乘,而且是差生那一列。

 李承乾道:“现在东阳一定还在给各家女眷诊脉看病吧。”

 “皇兄怎么又知道?”

 “呵呵,父皇不显摆才怪。”李承乾神色了然,道:“你走吧,接着去玩,孤好不容易清闲几天。”

 李治点着头走出了中书省,他仔细一想忽然觉得不对,怎么曲江池的情况皇兄都知晓。

 甚至还知道两位姐姐这些天的行状。

 李治神色狐疑,说不定皇兄真的知道我上一顿吃的是什么。

 皇帝出去游猎的第三天,天空阴沉沉又下起了下雪,来年自己这个太子就二十岁了。

 母后帮着东阳与丽质在曲江池举行了笄礼,是女子成年的一种礼仪。

 毕竟妹妹来年也十七了,东阳十六了。

 送来消息的时候,听说曲江池的勋贵宾客就有上千人。

 宁儿将自己精心做的陶埙,送给长乐公主与东阳公主做笄礼的礼物。

 虽说两个妹妹在曲江池举行了笄礼,但宗室中人送来的贺礼都放在了东宫,一时间在东宫门前一大堆。

 小福翻找着,找出了不少值钱的东西。

 甚至李渊破天荒地去了一趟武德殿,回东宫的时候,带来了两小袋金沙。

 李承乾揣着手,瞧着一堆贺礼道:“看来宗室中人家底都还挺厚实的,父皇与爷爷当年没少赏赐。”

 李渊道:“当年赏赐给各家之时,朕也没有考虑周全。”

 “孙儿一直在想,爷爷究竟将金沙放在了武德殿何处。”

 “等将来你登基那天,朕会告诉你的。”

 李承乾道:“若孙儿想登基了,爷爷一定会支持的吧。”

 这种事肯定不是一个太子说想登基,就一定会登基的。

 李渊笑抚须笑呵呵地将两个香囊布袋交给一旁的东宫掌事女官宁儿,吩咐交给丽质与东阳。

 宁儿躬身应下。

 父皇这些天忙着与众将领游猎。

 母后也忙着应付勋贵家的宾客。

 从立冬时节庆贺到现在,今年的大唐办成了不少大事,眼下多半也忙得不可开交。

 眼看立冬时节就要过去了,听闻这些天褚遂良通宵达旦地专研安西都护府如何建设,也没见他送来回信。

 小兕子又长高了不少,她穿着道袍双手背负走到尚书省门前。

 皇城中也见不到活人,李承乾闲着就来这里走走。

 尚书省没有外人能够进入,钥匙也在自己这个东宫太子手中,也只能自己来打扫。

 小兕子手里拿着一卷书,穿着一身道袍,抬着头看向屋顶道:“其实皇兄不用收拾这里,等雪化了,自然就好。”

 李承乾低头看见妹妹,又将一堆雪扫了下来,道:“父皇将这里交给孤,要是这里被雪压塌,显得孤不在意父皇的封赐。”

 一阵冷风吹来,吹动小兕子的发丝,她来年就七岁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好像隔几天便会长高一些,明达跟着李淳风道长有两年了,她的谈吐与气质的确像一个道士了,有模有样的。

 更有一种世人烦恼与她无关,心中自有处世态度的气质。

 清理完屋顶,李承乾这才顺着梯子下来,“近来与李道长学得如何?”

 如今小兕子走路很稳当,不像是小时候摇摇晃晃的。

 她双手背负抬着头看皇兄道:“妹妹想要测量星辰。”

 “李道长不将黄道浑天仪的用法教你?”

 “教了,但与皇兄的方式相差甚远。”

 带着妹妹走出尚书省,一路上走的时候,李承乾发现她的脚步很特别,询问道:“你是刻意让每一次迈步的距离保持一样吗?”

 小兕子低头看了看穿着布鞋的双脚,道:“跟着李道长学过走路,不知不觉就走成这样了。”

 “原来是从走路方式开始教的。”李承乾心领神会。

 李承乾满意点头。

 给太子做事不分休沐不休沐的,即便是朝堂众多官吏休沐的时节,京兆府乃至崇文馆的官吏都还在忙碌。

 现在的大唐是个群星闪耀的时代,经历过隋末大乱,再到如今,贞观一朝的朝野人才如云,这很难得。

 这因现在的大唐的内部实力强大,有些人的才干就显得不太出众。

 清闲的时候,李承乾坐在老师的位置上,看着老师批阅过的奏章,其中就有松州兵马的调令,以及派出斥候查探吐蕃。

 过了午时,李治快步跑来。

 李承乾道:“你怎么来了?”

 李治披着大氅,他一路跑进中书省就坐在炉子边,伸出双掌放在火边,“曲江池那边有好多的勋贵家的女眷。”

 “嗯,你烦了?”

 “弟弟不觉得烦,就是想来皇兄这边坐坐。”

 李承乾也在炉子边坐下来,从炉子边拿出一张饼,道:“有什么消息要说的,就快说。”

 “皇兄怎知姐姐让弟弟来传消息的。”

 看着皇兄的脸色,李治有些萎靡地低下脑袋道:“难怪河间王叔说,弟弟放个屁,皇兄都知道弟弟上一顿吃的是什么。”

 “这个……孤真不知道。”

 李治搬着小胡凳在皇兄边上低声道:“母后赐给孔老夫子家中的女眷,三个香囊。”

 “还有呢?”

 “还有父皇近来酷爱文章与诗文,借此还问了孔老夫子文章之事,说不定要在孔老夫子家中寻一个女子,给皇兄做太子妃。”

 李承乾摇头道:“稚奴啊,你想错了。”

 “为何?”

 “父皇与母后从来不会将心中所想轻易表露出来,越是这么做就越说明了,孤的婚事与孔老夫子家没有关系了,以你姐姐的见识不应该看不出来,她一定另有深意。”

 李治神色凝重地挠了挠头,“那皇姐为何让弟弟与皇兄说这些。”

 李承乾忽然笑道:“你回去告诉丽质,就说她的弟子不用太多,找三五个苗头较好的。”

 李治狐疑道:“原来是姐姐她在挑选弟子。”

 再一想,李治当即明白了,他一拍大腿道:“弟弟明白了,父皇与母后这是在给姐姐打掩护,毕竟姐姐收女子为弟子这种事不能太招摇,说不定是姐姐与母后说她看中了老夫子家的哪个孙女,想要收弟子,母后才会给她们家赏赐。”

 其实李治这个弟弟并不算太笨,就是在一群兄弟姐妹中比较,他的反应与机敏确实是下乘,而且是差生那一列。

 李承乾道:“现在东阳一定还在给各家女眷诊脉看病吧。”

 “皇兄怎么又知道?”

 “呵呵,父皇不显摆才怪。”李承乾神色了然,道:“你走吧,接着去玩,孤好不容易清闲几天。”

 李治点着头走出了中书省,他仔细一想忽然觉得不对,怎么曲江池的情况皇兄都知晓。

 甚至还知道两位姐姐这些天的行状。

 李治神色狐疑,说不定皇兄真的知道我上一顿吃的是什么。

 皇帝出去游猎的第三天,天空阴沉沉又下起了下雪,来年自己这个太子就二十岁了。

 母后帮着东阳与丽质在曲江池举行了笄礼,是女子成年的一种礼仪。

 毕竟妹妹来年也十七了,东阳十六了。

 送来消息的时候,听说曲江池的勋贵宾客就有上千人。

 宁儿将自己精心做的陶埙,送给长乐公主与东阳公主做笄礼的礼物。

 虽说两个妹妹在曲江池举行了笄礼,但宗室中人送来的贺礼都放在了东宫,一时间在东宫门前一大堆。

 小福翻找着,找出了不少值钱的东西。

 甚至李渊破天荒地去了一趟武德殿,回东宫的时候,带来了两小袋金沙。

 李承乾揣着手,瞧着一堆贺礼道:“看来宗室中人家底都还挺厚实的,父皇与爷爷当年没少赏赐。”

 李渊道:“当年赏赐给各家之时,朕也没有考虑周全。”

 “孙儿一直在想,爷爷究竟将金沙放在了武德殿何处。”

 “等将来你登基那天,朕会告诉你的。”

 李承乾道:“若孙儿想登基了,爷爷一定会支持的吧。”

 这种事肯定不是一个太子说想登基,就一定会登基的。

 李渊笑抚须笑呵呵地将两个香囊布袋交给一旁的东宫掌事女官宁儿,吩咐交给丽质与东阳。

 宁儿躬身应下。

 父皇这些天忙着与众将领游猎。

 母后也忙着应付勋贵家的宾客。

 从立冬时节庆贺到现在,今年的大唐办成了不少大事,眼下多半也忙得不可开交。

 眼看立冬时节就要过去了,听闻这些天褚遂良通宵达旦地专研安西都护府如何建设,也没见他送来回信。

 小兕子又长高了不少,她穿着道袍双手背负走到尚书省门前。

 皇城中也见不到活人,李承乾闲着就来这里走走。

 尚书省没有外人能够进入,钥匙也在自己这个东宫太子手中,也只能自己来打扫。

 小兕子手里拿着一卷书,穿着一身道袍,抬着头看向屋顶道:“其实皇兄不用收拾这里,等雪化了,自然就好。”

 李承乾低头看见妹妹,又将一堆雪扫了下来,道:“父皇将这里交给孤,要是这里被雪压塌,显得孤不在意父皇的封赐。”

 一阵冷风吹来,吹动小兕子的发丝,她来年就七岁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好像隔几天便会长高一些,明达跟着李淳风道长有两年了,她的谈吐与气质的确像一个道士了,有模有样的。

 更有一种世人烦恼与她无关,心中自有处世态度的气质。

 清理完屋顶,李承乾这才顺着梯子下来,“近来与李道长学得如何?”

 如今小兕子走路很稳当,不像是小时候摇摇晃晃的。

 她双手背负抬着头看皇兄道:“妹妹想要测量星辰。”

 “李道长不将黄道浑天仪的用法教你?”

 “教了,但与皇兄的方式相差甚远。”

 带着妹妹走出尚书省,一路上走的时候,李承乾发现她的脚步很特别,询问道:“你是刻意让每一次迈步的距离保持一样吗?”

 小兕子低头看了看穿着布鞋的双脚,道:“跟着李道长学过走路,不知不觉就走成这样了。”

 “原来是从走路方式开始教的。”李承乾心领神会。

 李承乾满意点头。

 给太子做事不分休沐不休沐的,即便是朝堂众多官吏休沐的时节,京兆府乃至崇文馆的官吏都还在忙碌。

 现在的大唐是个群星闪耀的时代,经历过隋末大乱,再到如今,贞观一朝的朝野人才如云,这很难得。

 这因现在的大唐的内部实力强大,有些人的才干就显得不太出众。

 清闲的时候,李承乾坐在老师的位置上,看着老师批阅过的奏章,其中就有松州兵马的调令,以及派出斥候查探吐蕃。

 过了午时,李治快步跑来。

 李承乾道:“你怎么来了?”

 李治披着大氅,他一路跑进中书省就坐在炉子边,伸出双掌放在火边,“曲江池那边有好多的勋贵家的女眷。”

 “嗯,你烦了?”

 “弟弟不觉得烦,就是想来皇兄这边坐坐。”

 李承乾也在炉子边坐下来,从炉子边拿出一张饼,道:“有什么消息要说的,就快说。”

 “皇兄怎知姐姐让弟弟来传消息的。”

 看着皇兄的脸色,李治有些萎靡地低下脑袋道:“难怪河间王叔说,弟弟放个屁,皇兄都知道弟弟上一顿吃的是什么。”

 “这个……孤真不知道。”

 李治搬着小胡凳在皇兄边上低声道:“母后赐给孔老夫子家中的女眷,三个香囊。”

 “还有呢?”

 “还有父皇近来酷爱文章与诗文,借此还问了孔老夫子文章之事,说不定要在孔老夫子家中寻一个女子,给皇兄做太子妃。”

 李承乾摇头道:“稚奴啊,你想错了。”

 “为何?”

 “父皇与母后从来不会将心中所想轻易表露出来,越是这么做就越说明了,孤的婚事与孔老夫子家没有关系了,以你姐姐的见识不应该看不出来,她一定另有深意。”

 李治神色凝重地挠了挠头,“那皇姐为何让弟弟与皇兄说这些。”

 李承乾忽然笑道:“你回去告诉丽质,就说她的弟子不用太多,找三五个苗头较好的。”

 李治狐疑道:“原来是姐姐她在挑选弟子。”

 再一想,李治当即明白了,他一拍大腿道:“弟弟明白了,父皇与母后这是在给姐姐打掩护,毕竟姐姐收女子为弟子这种事不能太招摇,说不定是姐姐与母后说她看中了老夫子家的哪个孙女,想要收弟子,母后才会给她们家赏赐。”

 其实李治这个弟弟并不算太笨,就是在一群兄弟姐妹中比较,他的反应与机敏确实是下乘,而且是差生那一列。

 李承乾道:“现在东阳一定还在给各家女眷诊脉看病吧。”

 “皇兄怎么又知道?”

 “呵呵,父皇不显摆才怪。”李承乾神色了然,道:“你走吧,接着去玩,孤好不容易清闲几天。”

 李治点着头走出了中书省,他仔细一想忽然觉得不对,怎么曲江池的情况皇兄都知晓。

 甚至还知道两位姐姐这些天的行状。

 李治神色狐疑,说不定皇兄真的知道我上一顿吃的是什么。

 皇帝出去游猎的第三天,天空阴沉沉又下起了下雪,来年自己这个太子就二十岁了。

 母后帮着东阳与丽质在曲江池举行了笄礼,是女子成年的一种礼仪。

 毕竟妹妹来年也十七了,东阳十六了。

 送来消息的时候,听说曲江池的勋贵宾客就有上千人。

 宁儿将自己精心做的陶埙,送给长乐公主与东阳公主做笄礼的礼物。

 虽说两个妹妹在曲江池举行了笄礼,但宗室中人送来的贺礼都放在了东宫,一时间在东宫门前一大堆。

 小福翻找着,找出了不少值钱的东西。

 甚至李渊破天荒地去了一趟武德殿,回东宫的时候,带来了两小袋金沙。

 李承乾揣着手,瞧着一堆贺礼道:“看来宗室中人家底都还挺厚实的,父皇与爷爷当年没少赏赐。”

 李渊道:“当年赏赐给各家之时,朕也没有考虑周全。”

 “孙儿一直在想,爷爷究竟将金沙放在了武德殿何处。”

 “等将来你登基那天,朕会告诉你的。”

 李承乾道:“若孙儿想登基了,爷爷一定会支持的吧。”

 这种事肯定不是一个太子说想登基,就一定会登基的。

 李渊笑抚须笑呵呵地将两个香囊布袋交给一旁的东宫掌事女官宁儿,吩咐交给丽质与东阳。

 宁儿躬身应下。

 父皇这些天忙着与众将领游猎。

 母后也忙着应付勋贵家的宾客。

 从立冬时节庆贺到现在,今年的大唐办成了不少大事,眼下多半也忙得不可开交。

 眼看立冬时节就要过去了,听闻这些天褚遂良通宵达旦地专研安西都护府如何建设,也没见他送来回信。

 小兕子又长高了不少,她穿着道袍双手背负走到尚书省门前。

 皇城中也见不到活人,李承乾闲着就来这里走走。

 尚书省没有外人能够进入,钥匙也在自己这个东宫太子手中,也只能自己来打扫。

 小兕子手里拿着一卷书,穿着一身道袍,抬着头看向屋顶道:“其实皇兄不用收拾这里,等雪化了,自然就好。”

 李承乾低头看见妹妹,又将一堆雪扫了下来,道:“父皇将这里交给孤,要是这里被雪压塌,显得孤不在意父皇的封赐。”

 一阵冷风吹来,吹动小兕子的发丝,她来年就七岁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好像隔几天便会长高一些,明达跟着李淳风道长有两年了,她的谈吐与气质的确像一个道士了,有模有样的。

 更有一种世人烦恼与她无关,心中自有处世态度的气质。

 清理完屋顶,李承乾这才顺着梯子下来,“近来与李道长学得如何?”

 如今小兕子走路很稳当,不像是小时候摇摇晃晃的。

 她双手背负抬着头看皇兄道:“妹妹想要测量星辰。”

 “李道长不将黄道浑天仪的用法教你?”

 “教了,但与皇兄的方式相差甚远。”

 带着妹妹走出尚书省,一路上走的时候,李承乾发现她的脚步很特别,询问道:“你是刻意让每一次迈步的距离保持一样吗?”

 小兕子低头看了看穿着布鞋的双脚,道:“跟着李道长学过走路,不知不觉就走成这样了。”

 “原来是从走路方式开始教的。”李承乾心领神会。

 李承乾满意点头。

 给太子做事不分休沐不休沐的,即便是朝堂众多官吏休沐的时节,京兆府乃至崇文馆的官吏都还在忙碌。

 现在的大唐是个群星闪耀的时代,经历过隋末大乱,再到如今,贞观一朝的朝野人才如云,这很难得。

 这因现在的大唐的内部实力强大,有些人的才干就显得不太出众。

 清闲的时候,李承乾坐在老师的位置上,看着老师批阅过的奏章,其中就有松州兵马的调令,以及派出斥候查探吐蕃。

 过了午时,李治快步跑来。

 李承乾道:“你怎么来了?”

 李治披着大氅,他一路跑进中书省就坐在炉子边,伸出双掌放在火边,“曲江池那边有好多的勋贵家的女眷。”

 “嗯,你烦了?”

 “弟弟不觉得烦,就是想来皇兄这边坐坐。”

 李承乾也在炉子边坐下来,从炉子边拿出一张饼,道:“有什么消息要说的,就快说。”

 “皇兄怎知姐姐让弟弟来传消息的。”

 看着皇兄的脸色,李治有些萎靡地低下脑袋道:“难怪河间王叔说,弟弟放个屁,皇兄都知道弟弟上一顿吃的是什么。”

 “这个……孤真不知道。”

 李治搬着小胡凳在皇兄边上低声道:“母后赐给孔老夫子家中的女眷,三个香囊。”

 “还有呢?”

 “还有父皇近来酷爱文章与诗文,借此还问了孔老夫子文章之事,说不定要在孔老夫子家中寻一个女子,给皇兄做太子妃。”

 李承乾摇头道:“稚奴啊,你想错了。”

 “为何?”

 “父皇与母后从来不会将心中所想轻易表露出来,越是这么做就越说明了,孤的婚事与孔老夫子家没有关系了,以你姐姐的见识不应该看不出来,她一定另有深意。”

 李治神色凝重地挠了挠头,“那皇姐为何让弟弟与皇兄说这些。”

 李承乾忽然笑道:“你回去告诉丽质,就说她的弟子不用太多,找三五个苗头较好的。”

 李治狐疑道:“原来是姐姐她在挑选弟子。”

 再一想,李治当即明白了,他一拍大腿道:“弟弟明白了,父皇与母后这是在给姐姐打掩护,毕竟姐姐收女子为弟子这种事不能太招摇,说不定是姐姐与母后说她看中了老夫子家的哪个孙女,想要收弟子,母后才会给她们家赏赐。”

 其实李治这个弟弟并不算太笨,就是在一群兄弟姐妹中比较,他的反应与机敏确实是下乘,而且是差生那一列。

 李承乾道:“现在东阳一定还在给各家女眷诊脉看病吧。”

 “皇兄怎么又知道?”

 “呵呵,父皇不显摆才怪。”李承乾神色了然,道:“你走吧,接着去玩,孤好不容易清闲几天。”

 李治点着头走出了中书省,他仔细一想忽然觉得不对,怎么曲江池的情况皇兄都知晓。

 甚至还知道两位姐姐这些天的行状。

 李治神色狐疑,说不定皇兄真的知道我上一顿吃的是什么。

 皇帝出去游猎的第三天,天空阴沉沉又下起了下雪,来年自己这个太子就二十岁了。

 母后帮着东阳与丽质在曲江池举行了笄礼,是女子成年的一种礼仪。

 毕竟妹妹来年也十七了,东阳十六了。

 送来消息的时候,听说曲江池的勋贵宾客就有上千人。

 宁儿将自己精心做的陶埙,送给长乐公主与东阳公主做笄礼的礼物。

 虽说两个妹妹在曲江池举行了笄礼,但宗室中人送来的贺礼都放在了东宫,一时间在东宫门前一大堆。

 小福翻找着,找出了不少值钱的东西。

 甚至李渊破天荒地去了一趟武德殿,回东宫的时候,带来了两小袋金沙。

 李承乾揣着手,瞧着一堆贺礼道:“看来宗室中人家底都还挺厚实的,父皇与爷爷当年没少赏赐。”

 李渊道:“当年赏赐给各家之时,朕也没有考虑周全。”

 “孙儿一直在想,爷爷究竟将金沙放在了武德殿何处。”

 “等将来你登基那天,朕会告诉你的。”

 李承乾道:“若孙儿想登基了,爷爷一定会支持的吧。”

 这种事肯定不是一个太子说想登基,就一定会登基的。

 李渊笑抚须笑呵呵地将两个香囊布袋交给一旁的东宫掌事女官宁儿,吩咐交给丽质与东阳。

 宁儿躬身应下。

 父皇这些天忙着与众将领游猎。

 母后也忙着应付勋贵家的宾客。

 从立冬时节庆贺到现在,今年的大唐办成了不少大事,眼下多半也忙得不可开交。

 眼看立冬时节就要过去了,听闻这些天褚遂良通宵达旦地专研安西都护府如何建设,也没见他送来回信。

 小兕子又长高了不少,她穿着道袍双手背负走到尚书省门前。

 皇城中也见不到活人,李承乾闲着就来这里走走。

 尚书省没有外人能够进入,钥匙也在自己这个东宫太子手中,也只能自己来打扫。

 小兕子手里拿着一卷书,穿着一身道袍,抬着头看向屋顶道:“其实皇兄不用收拾这里,等雪化了,自然就好。”

 李承乾低头看见妹妹,又将一堆雪扫了下来,道:“父皇将这里交给孤,要是这里被雪压塌,显得孤不在意父皇的封赐。”

 一阵冷风吹来,吹动小兕子的发丝,她来年就七岁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好像隔几天便会长高一些,明达跟着李淳风道长有两年了,她的谈吐与气质的确像一个道士了,有模有样的。

 更有一种世人烦恼与她无关,心中自有处世态度的气质。

 清理完屋顶,李承乾这才顺着梯子下来,“近来与李道长学得如何?”

 如今小兕子走路很稳当,不像是小时候摇摇晃晃的。

 她双手背负抬着头看皇兄道:“妹妹想要测量星辰。”

 “李道长不将黄道浑天仪的用法教你?”

 “教了,但与皇兄的方式相差甚远。”

 带着妹妹走出尚书省,一路上走的时候,李承乾发现她的脚步很特别,询问道:“你是刻意让每一次迈步的距离保持一样吗?”

 小兕子低头看了看穿着布鞋的双脚,道:“跟着李道长学过走路,不知不觉就走成这样了。”

 “原来是从走路方式开始教的。”李承乾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