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海参湾(第2页)

  多尔衮眉梢一扬,只见他点点头道。

  “那就在这好了,这地叫海参湾,产海参呢,我们大清国宫里吃的海参,多是这地弄来的!”

  “那就在这吧。”

  多尔衮点头同意。

  说完这些,他又朝宁完我询问道。

  “宁完我,眼下海参湾那边是啥人管着滴?”

  “王爷,海参湾现在没人管啊,哦对了,理应归黑龙江将军满达海管!”

  宁完我思考了一下后提醒道。

  “满达海?”

  不提起这个,多尔衮都差点忘记了这个被遗忘在黑龙江流域的满洲鞑子啊。

  当初满达海率领着一支装备了全火枪的射军营,进入到了黑龙江流域,被豪格册封成了黑龙江将军,任务是抓拿波雅科夫这一伙子流窜到大清国境内的老毛子。

  可是,老毛子没抓回来,他们自个倒是猫在东北的深山老林子里面,已经有快一年的光景了。

  而且,几乎是被遗忘的一拨人。

  此刻,想到了他们这拨人后,多尔衮也不犹豫,他直接说道。

  “那就给满

  达海下道命令,让他给本王去海参湾铸城,然后码头,不要怕没有人手,本王这就从朝鲜,给他抓五千个奴才过去!”

  “嗻!”

  宁完我连忙道。

  与此同时,多尔衮则又思索着,喃喃道。

  “两万条火铳,该怎么滴分呢?”

  “摄政王殿下,我衷心的给您提出建议,千万不要把珍贵的武器,给直接的交给贵国原先的八旗劲旅使用了!”

  一旁的卡瓦特罗连忙提醒。

  好吧,大清国的军制已经落伍了——本来就落伍,只不过运气好撞上了更菜的大明。

  不是几件先近的武器装备,就能够扭转当下局面的!

  他们必须得改良军制了!

  “你的意思是?”

  多尔衮眉梢一扬,一旁的卡瓦特罗却是道。

  “两万枝火枪,可以编出来二十个团级建制,他们都是精锐的火枪兵,而且,套筒刺刀可以使他们兼顾一些肉搏方面的力量,我提议,大清国原有的军事编制不变,从大清国的八旗子弟当中,挑选出来年轻者,由我国教官训练,学习筑城,弹道学,以及作战指挥!”

  好吧,卡瓦特罗嫌弃大清落伍了!

  不可否认,满洲鞑子还是蛮悍勇的。

  但是,这顶个屁用?

  一个满洲鞑子大兵,成本那么高,培养起来如此的困难,可是呢?

  真正打起仗来,面对着明军的铳炮,照样也是一铳撂倒的货!

  而且冷兵器对热武器,想要打赢,也着实是太难了。

  所以,卡瓦特罗琢磨着,让多尔衮组建起来一支新军,并且,在新军成立之时,还需要建立一个军校,用来培养合格的军官,而不是像原先那样,起用基层的勇武鞑子,或是直接任命那些个“二代鞑子”。

  嗯,这是十分有必要的啊!

  时代变了啊!

  军官不是谁都能当的了,必须得掌握知识才成,不说别的,数学得勉强可以(计算炮弹的弹道啊),还得学会筑城(棱堡可不是那么好修的,之前鞑子修的棱堡就不是太标准,要不然也不至于那么快被打破)。

  而且还得学战术(新武器新军制,当然需要新的战术来匹配了)。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