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阿涛 作品

1149 火爆的香皂(第2页)

    说着两人来到生产车间,看着忙碌的工人,夏老皱眉,“这条生产线一定要保护好,现在全国人民,就指望它了!”

    “出了问题,谁都担负不起责任!”

    徐远山心头一紧,“回头我让机械厂派人过来,专门负责检修!”

    “嗯!”

    夏老点头,然后径直走向办公室,准备汇报这里的情况。

    另一边,黄老收到上级通知,建立物资调度工作组。

    领头的正是陈老,黄老被任命为副组长,专门负责生产。

    在紧急磋商后,工作组决定重点确保各地医院的供应,在多余的情况下,可以分给各个工厂,组织工人复工。

    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化工厂的生产速度。

    对此,所有化工厂需要的物资一路绿灯。

    为了保证后勤供应,屠宰场,试剂原料厂,被优先安排使用上香皂。

    中午时候,第一批原料到场,确保生产足够。

    同时,机械厂抽调两百名工人在李伟李楠的带领下来到化工厂帮忙。

    下午一点,机械厂运输队伍出发,来到化工厂装车。

    这次,除了留下应急车辆,就是刚生产出来的十辆三轮车,也被杨小涛派出来。

    下午两点。

    第六医院门口。

    机械厂车队队长刘军领着三名战士来到分口,将特别通行证取出,随后开车进入医院。

    很快,负责医院的事务的副院长亲自接收这批香皂。

    至于如何使用,他们已经接到通知,虽然心有疑虑,但出于医生的职业素养,还是让他报以希望。

    交接完香皂,刘军等人还要回化工厂,继续等待任务。

    而第六医院,立马将香皂取出来,每间病房都发两块,让护士组织人手,每隔一小时洗一次。

    护士站里,李青跟主任坐在一起,讨论着香皂的事情。

    两人行医多年,从未听说过这事。

    不过,在两人询问过后,尤其是周升红家的,就是用过香皂的,这才确信的七八分。

    “主任,这以后啊,得用香皂吸收了!”

    李青笑着,抚摸着肚子,里面的小家伙最近有点不安分,挺闹腾的!

    “是啊,以后,估计大家都会爱上这梅花香皂了!”

    两人说着,医院里已经充满了肥皂水的味。

    “还别说,这气味,比起消毒水来好多了!”

    两人笑着,医护站的其他护士,也在笑着。

    与此同时,跟第六医院一样的场景,在四九城中不断上演。

    接到通知,不管医院的人怎么想的,都要严格执行下去。

    于是,越来越多的医院中充斥这梅花香皂的气息。

    甚至多年以后,四九城的医院、宾馆甚至是公共场所的水池旁都会有一块刻有梅花的香皂。

    而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每次洗手都会不自主的拿起来,闻一闻,这曾经的香气。

    四九城的马路上,今天比较忙!

    车子比以前多多了!

    不过守卫关卡的人,巡逻的人,只要看到悬挂红星机械厂标识的车子,所有关卡一律放行。

    最出名的就是那些蓝色三轮车了,老远的一看就知道是机械厂的。

    而且这车看着比卡车小点,但拉货不比卡车少,尤其是灵巧,一些小胡同都能钻进去,路熟的司机开着走街串巷,能省一半的时间。

    将药品送完,然后还要去何处运送燃料。

    尤其是屠宰场供应的油脂,这些都是从猪牛羊动物上提取,而这些动物大部分都散落在四九城周边乡镇上。

    出了四九城,道路难行。

    这时候,就看出三轮车皮实了,三个轮子在坑洼崎岖的道路上不断奔驰,将货物不断送达。

    以至于最后,得到反应的夏老,不得不让机械厂加大三轮车的生产力度,保证运输效率。

    对此,杨小涛当然乐意,抽调四车间一半的人手,优先生产三轮车。

    而随着一辆辆车按照计划将生产出来的香皂不断运往各处,得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了解到已经有办法治疗流感了,更是人心振奋。

    十多天了,终于看到希望了。

    第二天!

    陈老来到一机部坐镇,黄老正不断调配物资,夏老则是在化工厂负责发货。

    上午时候,陈老就收到下面的好消息,这让陈老悬着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

    尤其是医院里面大量病人病情好转,不在发烧的消息传来,四九城的上空仿佛被撬开一个缺口似的,阳光格外明媚。

    同样的,十八里坡的流感已经得到控制,没有新增。

    没有死亡。

    流感源头得到了控制,也让防疫工作压力大大减轻!

    当然,好消息传来的同时,还有各个医院的采购要求,以及得到内部消息的各种请求。

    这次,医院的那需求量,远不是几百块香皂就能满足的。

    尤其是香皂本身有一定的几率,这在病房实验中已经看出来了,有的有效,有的不起作用。

    这其中,有效的占了不到三分之一。

    可他们不管占多少,只要里面有用的就行。

    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这点,四九城乃至周边的医院都是这么想的。

    于是,下面医院发来的需求那都是成千上万的要啊,这化工厂就是满负荷也凑不齐啊。

    何况,四九城还有那么多工厂居民呢,尤其是学校,不论大小,都是人员聚集地啊!

    陈老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采取限量供应,确保医院控制病情的同时,余出来部分发往其他地方。

    毕竟,有些人的请求他还是要照顾下的。

    当然,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还是要督促研发部门尽快找到个中关键,制造出治疗药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