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火青 作品

第二百零九章 旋液分离



                月光流离,夜未央。
            

            

                洪范习惯性地用右手灵活转起碳笔,默默回忆。
            

            

                据他所知,离心分离机的工作方式有两种——离心过滤与离心沉降。
            

            

                离心过滤利用离心力场下产生的离心压力,使悬浮液通过滤网分离出固体,留下澄清滤液。
            

            

                离心沉降则是利用悬浮液中密度不同的各成分,在离心力场中迅速沉降分层的原理,实现分离。
            

            

                前者显然不适合用于分离夺朱紫。
            

            

                对于离心沉降的工业技术,洪范只有些大而化之的了解。
            

            

                他知道蝶式、管式分离机的概念结构,知道分离要考虑悬浮物的物理化学特性——譬如密度、黏度、强度、刚度、表面张力、摩擦系数、吸附平衡常数、离解常数等等。
            

            

                但只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
            

            

                通常来说,一个没有制造业经历的人,想要靠一个“点子”手搓出类似“旋风分离器”、“螺旋卸料离心机”之类的东西,几乎难如登天。
            

            

                设计上的难点还在其次,关键是实践上的困难。
                    首发网址http://
            

            

                冶炼、铸造、打磨等一项项工序都博大精深——别的不说,光是铸模的制作就足够普通人蹉跎一生了。
            

            

                然而洪范的情况不同。
            

            

                他拥有了沙世界,就相当于拥有了可即时变化的万能模具,还能无死角随心微调。
            

            

                花了一晚上时间,洪范先后整理出了好几个不同方向的概念设计稿。
            

            

                基于密度梯度的离心分离器,该设计分离精度高。
            

            

                基于气固体系的旋风分离器,该设计结构简单、效率高。
            

            

                基于液固体系的旋液分离器,该设计分离的颗粒范围较广……
            

            

                此外,还有用于扩大沉降工作面的蝶片等等。
            

            

                直至雄鸡唱晓,洪范自觉脑力消耗过度,才收起手稿,走进卧房小睡了一个时辰。
            

            

                下午,朱经赋送来了他需要的一些辅助工具。
            

            

                包括精密天平、千分尺(螺旋测微器)、放大镜等等。
            

            

                在洪范看来,大华在工程方面的发展明显要快过基础理论。
            

            

                盖因武道的存在,让部分人拥有了远超异世界同行的身体机能——一位修行《天机典》有成的武者,相当于一台效率较低、精度却分毫不差的人形机床。
            

            

                是以,能不知其所以然而成其然。
            

            

                少许夺朱紫废料经过细沙冲击研磨,化作大小相对均匀的十微米级颗粒。
            

            

                再借助工具,其密度也被估出。
            

            

                数据未必很精确,但至少有了细化方案的基础。
            

            

                时间来到五月二十三。
            

            

                洪范写完了五支碳笔,不知用了多少纸张,终于完成设计工作。
            

            

                接下来是验证环节。
            

            

                以沙世界将沙子细化至能够控制的极限,而后按照不同方案直接塑形出器械。
            

            

                密度梯度方案是最早被否决的。
            

            

                倒不是方法不行,而是无法获取合适的密度梯度溶液。
            

            

                洪范听说过氯化铯梯度溶液,前世常被用来从dna中分离rna。
            

            

                但他不知道的不仅是这玩意该如何制备,还有这种原子序数五十五的元素在大华是否已被发现,即便被发现了又被冠以什么名字……
            

            

                此外比较出名的是蔗糖梯度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