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二六一章 花柳病防治;那两个是美国最穷的州之二(第2页)

 对此,驻扎于长崎的明军有着丰富的“经验”,或者说惨痛的经历。

 在现代医学与药品取得进展以前,东西方的古典医学对于花柳病、也就是梅毒都缺乏有效治疗的能力;淋病则稍好些。

 放血截肢也好、针灸喝草药也罢,都对付不了梅毒螺旋体。

 据统计,从世纪初到启元7910年的八年多时间里,超过七成的驻日明军感染过梅毒和淋病,其中有二千五百多名官兵因之病死或致残,因为发展到晚期以后,梅毒会对人体心脑血管、内脏造成显着损伤。

 直至启元7910年,德国人终于研发成功了世界上首种治疗梅毒的特效药,因为总计试验了六百零六次才成功,所以被命名为606药剂。

 之后,疗效稍弱,但副作用大为减少的914药剂也被研发出来。

 至此,泛滥成灾的花柳病才终于得到了控制,官兵们也再不用在发泄时仍旧提心吊胆了。

 时至今日,驻扎于长崎的明军通过反复宣传强调、官兵们口口相传,以及集中管控倡妓,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

 组成第二军的各部是从国内各地抽调而来,自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于是这大半个月以来也出现了花柳病泛滥的苗头。

 为此,兵部指示长崎驻军,要求他们调派经验丰富的军医和一批物资前去增援。

 陆战一团分到了四人,一齐到来的还有1000本花柳病防范小册子、00张宣传海报,以及000支914药剂和0000只橡胶小雨伞。

 “我们那边普遍使用的搭配药方是萆薢分清丸和土茯苓败毒散,效果不错。”为首的军医少校是个发须皆白的老者,他抚须道:“身体本就康健的话,有些人半年便痊愈。”

 通常来说,国际上的主流水平是淋病要治疗40-4天、梅毒约40天。不过经验丰富的驻日明军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前者往往三十几天即可近乎痊愈,后者也明显高于主流水平。

 在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都还未大规模应用之前,能达到这个程度可以说是难以想象的奇迹了。

 只能说…大明医学天下无敌啊!这下真成老军医包治性病了。

 “这方面的事还是要多多上心,梅毒治起来太麻烦了,必须引以为戒。”周长风从其中一个木箱子里拿出了一本小册子,翻阅了起来。

 小册子图文并茂,只有几页纸罢了。除了简述几种常见的性病以外,还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最好前往军队指定的地方,这儿受专门管理,招募的倡妓要接受定期体检。

 二,自行寻找固定的对象亦可以,但存在对方隐瞒身体情况而导致感染的风险。

 三,前往地方上不知名、不正规的场所寻花问柳是最不宜的,患病风险最高。

 四,任何情况下,都不宜直接提枪上阵,橡胶小雨伞是坚实可靠的防护,哪怕它并不让人畅快。

 五,一旦出现相关病症,不可因为担心颜面而隐瞒,须即刻就医,早发现早治疗早痊愈。

 好吧,考虑的还挺周全的。

 在这一天晚上,当周长风正准备前去吃晚饭的时候,小李却奔来禀告称有人求见。

 “谁?”

 “是个美国人,这是他给的信,说是诚邀您出去吃顿饭。”

 接过信把它撕开,里边是一张五百圆的定额支票和名片。

 菲利普-威廉姆斯?

 尤切维德进出口服务公司?

 外国商人私下邀请占领军一部的主官,这是想干什么?

 周长风起先是不想去的,但很快就动摇了,因为这些时间来的日子单调无聊,要不去看看?

 为确保自身安全,晚饭的就餐地点肯定得自己来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是他在地图上随便挑了家平平无奇的意式餐厅,然后带着一个班的卫兵便出发了。

 由于对方收到消息以后再赶过来要多花些时间,所以他就随便点了份通心粉垫垫肚子。

 一刻多钟后,急急忙忙来到二层的菲利普一眼就锁定了在左边窗边的周长风。

 “周中校,很高兴你能接受邀请。”

 与其说是高兴,不如说是出乎意料——此前一面未见,居然初次就邀出来了。

 这个看着不及三十岁的美国青年西装革履,操着一口流利的、有浙江口音的汉语,周长风伸手示意他落座,然后随口道:“中国有句古话叫‘无事不登三宝殿’,所以…菲利普先生找我有什么事吗?”

 因为周某人过于主动应邀,这使得菲利普误判了面前的这位明军军官。

 他本打算先熟络一阵子,之后再慢慢试探对方愿不愿意一同倒卖物资。

 “在贵国,军官的收入并不算低,但我想金钱永不嫌多,请问中校先生伱希望钱包更厚些吗?”

 好家伙,开门见山是吧?我有这么像干坏事的人吗?

 虽然周长风不动声色,但还是禁不住自我怀疑了一下。

 “你想要什么?情报吗?”

 闻言,菲利普连连摆手,“不不不,我和本国的军方毫无联系,我只想收购贵军的物资。”

 哦?

 周长风之前还纳闷为什么会有这么蠢的特工,简直跟没脑子一样,光明正大地把自己邀出来,跟白给一样,原来是个转卖军需物资赚差价的二道贩子啊。

 “你是独自出来干这一行的吗?”

 “不瞒您,我父亲在西雅图经营一家公司,我只身前去中国闯荡却失败了,于是在东京干起了这一行。”

 短短的十秒,他想了很多,然后突然萌生了一个长远的打算。

 在又愉快地聊了一会以后,二人都熟悉了一些。

 神色如常的周长风切了一小块牛排,故作随意地问道:“话说在美国创立新公司该怎么办?”

 “不同的省法律不一样,中校先生你指的是哪里呢?”

 “新墨西哥省和田纳西省。”

 满脸不解之色的菲利普疑惑道:“中校先生您可能不了解美国,这两个省都很穷困,不适合做生意。”

 “我只是问问。”周长风笑道。

 当然不是做生意咯,因为众所周知曼哈顿计划的主要制造和加工基地就在新墨西哥州和田纳西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