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二八三章 来自兰芳的姑娘;什么叫全民皆兵嘛(第2页)

 这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工作!虽然最低要求签一年的合同的要求似乎有些束缚,但和其它待遇相比,这个要求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当天下午,刚从兵部开完会回家的周长风就接到了牙行打来的电话,声称有人应雇了,问他什么时候准备见面确认。

 事不宜迟,既然时间尚早,那就立刻马上吧。

 一个多小时后,听到叩门声响起,周长风便跟夏筱诗一起来到了前院,打开了门。

 “请问这是周家么?我是来应雇的……”

 不足一米六的小个子,身形偏瘦,肤色略黑,脸蛋圆圆的,眼睛很大。虽然容貌并不出众,但却看着非常顺眼,这位姑娘给周、夏二人的第一印象相当好。

 但是,姑娘的口音实在是有点……怪。

 “没错。”周长风并未表现出其它神色,只是颔首道:“进来谈吧。”

 “是……”

 “你今年几岁了?”

 “唔…十九,下个月就二十了。”

 林溪的出身让周某人颇为惊讶和好奇,自己家竟然来了个敢于大胆闯荡的兰芳姑娘?

 “兰芳”全称为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的前因后果无须多言,纵然没有明清易代,可依旧会有无数下南洋的华人。

 西元1777年,兰芳于婆罗洲西部的坤甸成立,这儿盛产黄金。此后,周围部落、宗族纷纷响应,陆续加入。在势头最盛的时候,兰芳的势力范围几乎囊括了整个婆罗洲。

 兰芳的历任大统领都相当重视发展生产,改良耕种、扩展矿业、建造路桥等等。军事制度也别具特色,属于全民皆兵,除少量常备军之外,全国的青壮年都要接受军事训练。

 在文化教育上,其当初也遵循着传统文化,讲经授课,乃至专门从大明雇佣大儒前来教学。

 历史上清朝对于兰芳这么个由“天朝弃民”自发建立的小国并不感冒,为了免遭荷兰人的吞并,兰芳假称自己已是清朝藩属,这才唬住了虎视眈眈的荷兰人的攻击。

 后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清末颓败,荷兰人随即入侵兰芳,清朝对此不闻不问,占据武器装备优势的荷兰人自然取得了成功。

 但如今的不同之处在于,大明在遭遇起先的危机以后并未一蹶不振,垂涎已久的荷兰人虽然也尝试了对兰芳的吞并行动,但却以失败告终。

 当时收到求援的大明朝廷也有诸多分歧,有认为不宜掺和的、有认为应明面呵止的、有认为应公然发兵的、有认为应暗中援助的。

 最终,皇帝下旨命令南洋水师举行了一次阅舰式,又暗中援助了几批军械。面对大明的架势,以及顽强抵抗的兰芳军民上下,荷兰人不得不放弃了吞并计划,但兰芳领土也大为缩水,仅余婆罗洲西部的一小块。

 今日的朝廷对兰芳有着明确的定位,把它视作大明影响力和军事力量投射的桥头堡。

 由于稀有金属资源丰富,同时贸易较为发达,兰芳的财政很是宽裕,又因为曾经无限接近灭国之危,所以对于国防力量的建设极为重视。

 兰芳大统制国拥有国防军和民防军两大武装力量系统,前者分为陆海空三军,后者仅有陆上力量。

 陆军有2个步兵师、5个步兵旅、1个战车团、2个野战重炮团、1个高射炮团,共计八万余人;空军有三百余架各型战机;海军有1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5艘小型潜艇,均购自大明或法国,此外还有上百艘扫雷艇、布雷艇、猎潜艇、鱼雷艇,近海防御力量不俗。

 民防军为第二梯队的武装力量,用于配合国防军遂行防御任务,装备、训练皆要落后许多。

 当然,全民皆兵的传统也延续至今,而且因为思想文化进步的缘故,这一传统更上一层楼——女性虽不用服兵役,但亦要接受例如医护之类的其它技能培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一年兵役制下,兰芳全国青壮年均接受过军事训练,有过从军服役的经历。更为夸张的是,无论男女,任何大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都必须额外参与候补军官培训,毕业即为国防军预备役少尉;高中生则不强制,自愿参与候补士官培训,根据成绩授予预备役下士或中士军衔。

 除此之外,在港口与城镇交通要道的周围,形形色色的半永久工事和永备工事随处可见。

 可以说这种近乎病态的举措让兰芳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刺猬”,英国人也好、美国人也罢,围绕兰芳制定军事计划时都十分的伤脑筋。

 “……总之就是这样了,我今后很可能长期不在家,夫人有孕在身,今后生活多少会不方便,你只要照顾好她就行了。”

 “嗯,先生,我都清楚了。”

 周长风对于林溪的各个方面都很满意,行为举止、容貌、学识、性格皆契合自己家的需求。

 至于口音,个把月就能扭转个七七八八了。

 或许是因为对于兰芳的兴趣,夏筱诗和林溪详谈甚欢,乃至兴冲冲地商量今后要去那儿旅游,看看当年下南洋的人们是如何披荆斩棘在海外建立起这样一个别具特色的小邦的。

 所以这究竟是不是三分钟热度?

 次日,确定了一些细节以后,他们便准备签约了。

 周某人的日子过得很是惬意自在,但有些人却不一样,与地位、权力一同到来的重担让人无比操心受累。

 也是在同一天,一架客机从高桥机场稳稳升空,在调转航向以后朝着东瀛列岛方向徐徐飞去。

 机上搭乘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太子朱立锲。

 透过机舱旁的圆窗,可见机翼内侧引擎的螺旋桨在高速旋转,下边的事物愈来愈小,最后完全被洁白的云层所掩盖。

 与客机平行的,还有左右两边各三架战斗机,整体呈倒v字队形。

 “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自昨日起就在加紧筹备觐见了,殿下大可放心。”一名侍从连忙拱手回道。

 朱立锲又多叮嘱了一句,“这是莫大的象征,一点差错都不能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