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三一一章 你来给我拎行李!全俄吃鸡大赛(第2页)

 “是!”

 “少吊儿郎当的,别把自己当大爷,这样前倨而后恭,丢人不?尴尬不?”

 “您所言极是。”

 “放好行李,到旅部报道去。”

 “是。”

 黄仲文绝对担得上“特立独行”这个成语,他的颜值与智慧成正比,投笔从戎纯粹是兴趣使然。

 他在福州念文理中学时,宿舍的蟑螂泛滥成灾,不得不定期大规模灭蟑,当时使用的是灭蟑烟片,就是硬币大小的圆药片,点燃以后会发出大量浓烟,弥漫整个房间,从而杀死屋内的蟑螂。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喜欢上了这种感觉,最终就读军校成为了一名主修化学防护专业的特种单位军官。

 给敌方带去死亡之雾、护佑己方免于毒剂伤害。

 夏秋两季,黄仲文奉命参与了一个秘密考察队,以平民身份为掩护前往南洋,对多个地区的水文、气象、地形进行调查;而他的任务就是评估各种毒剂的效果与适用程度。

 这项考察工作早就有了,但是按照规矩,每五年得更新一次数据。

 又过了大半刻钟,日上三竿,京师海军处机动装备官署的人员将最后一批尚未交付的摩托化装备开来了。

 数十辆车子排成了长龙,自驻地大门处鱼贯而入。

 海军的面子不可谓不大,而且还十分有钱。

 为了给自己亲儿子似的陆战队配上各种好东西,海军方面干脆裁减了一艘驱逐舰的订单,用这省下来的一千万圆给三个陆战旅添购了不少装备。

 “……五十辆全到了,备件一应俱全,交割吧。”

 五十辆迅雷十八型越野车加入了陆战一旅的序列,周长风记得自己当时冒险深入灾区时驾驶的就是它。

 虽然同为迅捷公司的产品,但不同于常见的迅雷十六型,它属于重型越野车,性能放眼世界也堪称一流,然而成本与采购价都很高。

 外形硬朗,棱角分明,尺寸偏大,全重由十六型的1220㎏增至1600㎏,动力也从45匹马力汽油机换成了65匹马力的。

 陆军前年只舍得订购了一百辆,去年又订购了一百辆,实在是大方不起来;而海军这次一口气就下了二百辆的订单。

 随着一位迟到了几个月之久的军官报道就任,以及最后一批摩托化装备到位,陆战一旅终于齐装满员了。

 周长风本想着召开一次全体军官会议,商议接下来该去哪儿驻训一段时间,进行登陆行动的实战演习。

 然而他的打算被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打断了。

 “真的假的?这是什么鬼情况?”

 空战大胜而归的捷报倒并不能使大家惊奇了,可沙俄西部明斯克与里加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明斯克不必赘述,里加则是拉脱维亚地区的最大城市。

 昨日早间,明斯克发生大规模游行与罢工,午间,里加也出现了相同情况。

 不仅规模十分之浩大,而且大量沙俄警察拒绝履行职责,其中一些“顽固”家伙为了维持秩序而向民众开枪,然而造成的伤亡却点燃了民众的愤怒情绪,致使情况愈发恶化。

 晚间,当地一些警局被占领,为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沙俄当局不得不命令周围驻军前往镇压。

 然而当地的沙俄军队行至半途也止步不前,对圣彼得堡的命令置若罔闻,仅有少量单位执行了命令,乃至使用机枪向人群射击。

 但很快,他们也遭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海攻击,愤怒的民众将被击毙的士兵和军官用绳子吊在街道上。

 情况正在迅速失控,当地的秩序正在崩溃!

 周长风不禁深呼吸了一口气,目视远方深思了好一会。

 第二届全俄吃鸡大赛开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稍作犹豫以后,他离开了驻地,乘车直奔紫禁城方向而去。

 他先去了一趟大都督府,轻车熟路的在情报处领取了才将归纳完毕的情报文件,然后一目十行的浏览了一遍。

 等获悉了最新进展,他这才核验身份、进入皇宫。

 当他到场的时候,方述均、苏依依二人也在,而朱泠婧则伫立在地图前,目不转睛地盯着欧洲方向。

 方述均微微侧身,小声说道:“陛下已经召集内阁开会议事了,现在非比寻常,必须来一场御前会议。”

 周长风点点头,然后向前走了几步。

 前边的朱泠婧缓缓回过身,她的面色有些面色古怪——兼有凝重与窃喜,显得颇为奇特。

 “陛下,最新情况,第二十一步兵师依然拒绝执行命令,从圣彼得堡起飞前去督促的官员被他们软禁了。”周长风如是说道。

 “属实么?”朱泠婧问。

 “督府情报处的消息,来源是明斯克当地的线人,应该八九不离十。”

 “如此就好。那…其余兵马可有调动?”

 “有,但是周围的军队都被严令不得自行出动,只有部署于圣彼得堡的近卫军正在抽调部队上火车。”

 “哦?这样一来,事情越发有趣了。”朱泠婧难得露出了玩味的笑意,她看了一眼窗外,然后悠悠道:“风助火势,如果德人机灵些,很快就要吹口气了。”

 周长风踌躇着问道:“陛下,咱们动不动?”

 朱泠婧抬眸瞟了他一眼,不咸不淡地回:“有什么好动的?稳坐钓鱼台,不动。”

 事情发展到现在的局面不是一天两天的缘故,欧战后的糟糕情况和不妥当的结局本就为沙俄埋下了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

 经济改革只不过在表面上延缓了俄罗斯帝国的崩溃罢了,而那些资产阶级即使保守的希望和沙皇共存,但他们迟早会意识到,如果沙皇与皇族不复存在,天并不会塌下来。

 就现在来看,如果沙俄因此陷入混乱,对于德社而言可谓是天赐良机,这意味着他们短时间不必再担心东边的安危了。

 那些斯拉夫人自顾不暇,英法两国暂时失去了一个稳定的盟友,也该趁此良机与这两个狼狈为奸的帝国主义猪猡做个了断了!

 这时候,一名侍从缓步而来,躬身拱手请示道:“陛下,内阁与军部诸位大员全都到了,您看现在动身么?”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