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三八四章 防弹背心和三联胸挂;铁道炮(第2页)

 2.理论射速在每分钟五百发左右。

 3.使用二十发弹匣。

 4.枪管寿命六千发,枪机寿命一万发。

 5.一百公尺距离半自动射击二十发,散布不超过二十五公厘;四百公尺距离时不超过八十五公厘。

 被挑中的设计便是颜新义在空闲时设计的,这是一种长行程活塞导气式自动原理的自动步枪,但使用的是不多见的卡铁偏转闭锁。

 这种闭锁方式比较中庸,没什么明显优点和缺点。

 相比之下,常见的枪机偏移闭锁则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主要缺点是受力不对称,会偏向一侧,导致射击精度降低。

 实际上,周长风认为其余落选的几个设计也都有可取之处,甚至更好些。

 然而军器局最终还是以多数票的结果选定了颜新义的设计,大概是出于战争期间求稳妥不求极致的心态吧。

 现在,摆在一行人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长木箱,里边是已经装箱完毕的试制三九式短自动步枪。

 熟悉的枪油气息扑面而来,周长风弯腰拿出了一支,反复端详了一下手中的步枪,然后伸手勾住枪栓往后一拉。

 “唰啦!”

 清脆好听,好听就是好枪!

 他专门去兵工厂后边的靶场试射了几个弹匣,立姿、跪姿、卧姿,乃至行进间射击,都统统体验了一遍。

 军器局在设计招标时规定使用二十发弹匣是有原因的。

 陆军认为长弹匣会增加卧姿瞄准时的火线高度,拒不接受三十发的长弹匣,他们甚至希望为每支枪单独配一个十发的短弹匣。

 空军认为长弹匣不便于伞兵使用,也许会加大勾缠住带子或伞绳的可能性,故而认为二十发弹匣最合适。

 不过他们归他们,反正海军这边基本上都是周某人说了算,所以依旧是使用三十发的长弹匣。

 “枪管里边镀铬了没?”

 “没。”王桓安摇了摇头,“用普通枪钢就能达标,自然没镀。”

 枪管镀铬可以显着提高寿命,这是一种比较奢侈的工艺,大明的铬矿比较少,只有高射机枪、重机枪会增加一道镀铬工序。

 铬矿丰富的俄国就不一样了,历史上连大量生产的波波沙冲锋枪都标配镀铬工艺。

 三九式短自动步枪暂时还只是实验性兵器,陆军和空军都仅下单了五百支,唯独是海军因为周某人的要求而下单了三千支。

 他跟严辰武打过了招呼,所以打算拿走其中的大头,也就是二千五百支。

 因为还只是小批量生产,所以这笔订单需要在三个月内分四批交付,比较慢。

 周某人计划为陆战一团的全部一线单位换装自动步枪,而陆战二团则要委屈一下,暂时只给一个步兵队和团属侦搜队换装。

 另外,旅属侦搜营也会全部换装,剩余的少量步枪存放在旅部留作备用替换。

 既然列装了发射中间威力弹药的自动步枪,与之对应的携行具自然也得更新换代,总不能还穿戴着栓动步枪或者冲锋枪的携行具吧?

 “不瞒您说,这玩意属实有些贵了,差不多都抵得上一支枪了。”

 说着,一名吏员打开了拎过来的木箱子,赫然可见其中静静躺着的一件看着就厚重的墨绿色大背心,旁边还叠着一个有三个小包的帆布装具。

 前者是防弹背心、后者是胸挂三联弹匣携行具。

 “工艺的确太繁琐了,哎,好归好,但肯定不好推广啊。”周长风如是感叹道。

 大明在去年就开始量产尼龙6-6,试制的防弹背心便是由尼龙6-6为主体而制造的——内里由八层尼龙纤维层压密实,外边包裹帆布以增加耐用性。

 防弹插板没什么悬念,只能在各种各样的钢板中做选择。

 陆军兵器格致研究院测试了三种类型的钢板——轧制均质钢板、表面渗碳硬化钢板、低碳钢板。

 研究小组本以为延展性好的低碳钢板在被子弹击中后可以通过形变来吸收冲击,但是实际测试效果不佳,需要3㎜厚度才能抵挡手枪弹。

 最终,还是表面渗碳硬化钢板胜出,它的表面布氏硬度超过500hb,在面对子弹这种质量相对不大的弹丸时效果很好,子弹在击中后很容易撞个四分五裂。

 负责试制的厂商暂时生产了两种规格的防弹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