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三九二章 豪华配置;王牌逃生路(第2页)

 有组织方面的、有人事方面的、有武器方面的。

 组织方面比较关键的问题是中级军官普遍水平一般,团、旅级将领因为种种因素而表现较差,反应迟钝、决策犹豫。

 相对来说,明军步兵分队的表现就要好很多,士官和下级军官都挺不错,班、排、连、营级战斗情况往往都能处在优势地位。

 高级军官也还行,至少周某人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一流的中尉、二流的中将、三流的中校。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由是明军的军官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断层。

 下级军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高中学业结束后报名考入武备学院,经过专业学习后结业成为少尉或中尉;二是服役多年的士官,有机会选入军官修习班,完成学习后成为候补军官,通常是准尉,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正式授衔少尉。

 所以,士官和下级军官的军事素质基本都是良好扎实的。

 而再往上就有些不合理了,一名军官步步升至中校、上校后,竟不需要、或者说不强制要求完整的培养学习旅团级部队的指挥学。

 绝大多数人仅仅是去修习班粗浅学习几个月而已,甚至可以想象到他们当中一定有些人只打卡签到了而已!

 但是迈过了中级军官这道坎以后,准将、少将就得去参谋大学深造了,总体较为严格,所以经过学习,高级军官们至少是拥有合格的指挥学技能的。

 周长风穿越前曾任过一段时间的合成营参谋,本身就具备足够的技能,之后还溜去西班牙实战磨砺了整整一场战役。

 这样的经历是当世之唯一,唯有天才战术家能够比拟,而百万明军之中又能有多少个天才被发掘出来了呢?

 另一方面,中校、上校这个级别是那些没本事、纯粹凭关系的大明勋贵子弟能够混到的最高军衔了。

 再往上,如果没两把刷子那绝不可能当将军,当今大概没人敢给这样的纨绔子弟担保。

 在之前马来亚战役的西线,那位在遭到空袭以后就丢下辎重队仓惶临阵脱逃的后勤部队中校就是典型例子。

 他也是运气好,邱培生都已经命令将之缉拿等候发落了,枪毙与否就是一句话的事。得亏明军攻势顺利,没有出现劣势,否则肯定逃不脱一个杀头问罪的下场。

 针对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兵部在多次商谈讨论以后初步确定了补救措施。

 眼下大战未起,总体安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让那些中校、上校们抓紧时间赶工补课!

 5月26日清晨6:19,阿拉斯。

 持续了大半天的暴雨终于停歇了,空气中充斥着清新的气息。

 原野间的士兵尸体、坦克残骸所散发的血腥味和焦糊味也都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

 十几名英军士兵正以搜索队形穿过一片残骸区,这儿分布着九辆ii号和iii号坦克的残骸,泥地上散落着各种残片和零部件。

 “那些德国佬还会来吗?”

 “他们已经失败了,我想应该不会再回来了。”

 “我不这么认为,他们也许还会再尝试一次。”

 德军第21摩步师仓促赶来阻击的行动没能成功,倾盆暴雨妨碍了空军支援,所以实施反击的英军得以大部完整的参战。

 现在,阿拉斯已经落入了英军控制,作为先头部队的德军第4装甲师和第21摩步师就这样被与科布伦茨集团军群大部队分割开来。

 英军第1装甲师、第6步兵师、第15苏格兰步兵师奉命竭尽全力迟滞德军大部队的行动。

 现在,四十万英法联军和残余的荷兰、比利时军队正在向西撤退,庞大的队伍绵延长达数十公里。

 因为阿拉斯之战的变故,陷入敌阵的德军先头部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原地固守,这也使得英法联军无需经由加莱或敦刻尔克撤退。

 在编号410的iii号c型坦克的残骸中,约翰尼斯-鲍尔特上士感觉自己仿佛做了一个无厘头的梦,现在意识终于恢复了。

 紧接着他就感觉到了袭来的疼痛和寒冷的感觉,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发生了什么。

 当时他们赶来实施反击,然而那些法国坦克实在是太坚固了,37㎜穿甲弹打上去就像箭射到了盔甲上弹飞。

 之后,他的座车也被一辆索玛s35坦克开炮命中,那发47㎜穿甲弹没有悬念的击穿了iii号c型的装甲,杀死了驾驶员和无线电操作手。

 他、炮长、装填手都身负重伤,当场陷入昏迷,只是后二人终究没能挺过来。

 约翰尼斯感觉浑身湿漉漉的,也不知是雨水还是血,而且因为失血导致体感寒冷。他翻了许久,好不容易找到了急救包,包扎了最显眼的几处创口,其余的一些小伤就没工夫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能听到外边那些英国士兵说话的声音,透过车长指挥塔周围的观察窗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投降还是逃跑?

 约翰尼斯犹豫了一会,忽然看到百米开外有个骑摩托车的士兵正朝这边来,看上去是个传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