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四〇四章 中国人的佳作;格局打开、及时撒手

在对照着阅读说明书和使用手册以后,负责试射的几人很快就弄清楚了火箭推进榴弹发射器的使用方法。

 为弹头装好引信,再将整发弹药插入发射器,把瞄准具底座上放倒的对折照门和表尺给扳正,大拇指拨开握把边上的保险……

 “这看上去不难操作,好,准备发射。”

 首位试射者是一名武器局的技术中士,随着他喊出“achtung”的示警,一道火光便从发射器后端涌现!

 喷焰的吹拂让四周尘土飞扬,榴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向了五十米开外的那辆r35坦克。

 “轰!”刺眼的闪光之后便只剩下深灰色的硝烟渐渐散去。

 在附近等候的人随后凑了过去,找到命中处以后用油性笔在那画了个圈。

 接下来,又进行了多发射击,正面、侧面、更远些、更近些。

 总共发射十发,命中九发,哑弹三发。

 随后,武器局的评估小组便围住了坦克,开始记录实际侵彻效果。

 “大致可以看到弹头的飞行轨迹,它的速度不快,或许只有几十米每秒。”丹克尔少校回想了刚刚目睹的场景,如是说道。

 格拉赫博士点了点头,“所以这不是动能弹头,我想它应该是使用了聚能效应的化学弹头。”

 有人开始使用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对命中处的穿孔进行精确测量,也有人打开舱盖拿着手电筒钻进了坦克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