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四〇八章 世界局势;中场休息结束了(第2页)

 事后,雷诺政府虽然表达了强烈抗议,但仅在本土一隅之地苟延残喘的他们又能做出什么实质性反对手段呢?

 英国人在背后捅刀子的这一举措使得第三共和国的效忠者们更为失望,人心士气已经涣散到了极点。

 在东欧,俄罗斯的广袤土地上,红蓝大战、黑灰同台陪衬的局面仍在进行中。

 红鹰军团和一些与之配合的俄军部队在7月2日发动了对圣彼得堡的进攻,忠于沙皇的帝俄军队进行了坚决的抵抗,然而其有组织的防御在13日被粉碎,零星抵抗一直持续到20日。

 沙皇和帝俄贵族们早在红鹰军团迫近圣彼得堡时就出逃了,他们撤往了仍在控制中的摩尔曼斯克,然后登上了战舰,与舰队一同经由北冰洋航线前往英国。

 德国人向俄国人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军事援助,超过500部.e.b短波电台、400门le.fh26型105㎜榴弹炮、120门sfh34型150㎜榴弹炮、660门pak35型37㎜反坦克炮,以及数以万计的大量炮弹。

 陆续有219辆ii号坦克、iii号坦克、tnh轻型坦克援助到位,另外还有一些捷克人提供的零部件代用品使得俄国人把56辆缺乏关键设备的t-26轻型坦克组装完成。

 从八月中旬开始,积蓄了一定力量以后的▇▇▇部队(红)开始便开始策划大规模进攻,希望一举突破国民共和军的防线,进而攻占莫斯科。

 红鹰军团并未掺和进这场攻势中,他们在接受兵员补充和休整以后,便乘坐火车一路往南而去。

 察里津从沙俄内乱刚开始没多久就被起义部队控制了,但从这往南的境况就不再乐观——那里是复杂的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军阀势力也在混战中。

 但相应的,英国方面也十分担心巴库油田会落入德社的控制,正琢磨着该怎么将红鹰军团拒止于高加索以北。

 在大洋洲,因为宗主国自身难保,无力保护澳洲,所以澳大利亚和美国签订了《美澳航运及侨民安全协议》。

 伦敦老爷们虽然对此大为不满,但奈何大英帝国现在确实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只能捏着鼻子任了。

 这个协议虽然乍听上去和军事没有联系,可实际上却是正儿八经的独立保障——当澳洲存在威胁时,允许美国派兵前来驻军,并可以利用澳洲的全部基础设施和港口。

 除了两个月前到达的第41步兵师以外,第8步兵师也已乘船启程,目前还在忙忙大洋上漂泊着。

 同时,与之前预计的无异,美国人将另一个新组建的步兵师派去了夏威夷,驻防瓦胡岛的兵力已逾两万五千人。

 在战间期,美军使用的是二旅四团的方块师,编制庞大而臃肿,单单一个师的兵力就有二万余人。

 考虑到实战需求,且为了便于战略部署,陆军部下达了试行的指导条令,对准备部署去海外的步兵师进行编制更改,也就是如今世界范围内更为流行的三角师。

 本部——师部、机械化侦察连、宪兵连、信号连;

 勤务支援单位——后勤营、医疗营、炊事队、军事邮局;

 战斗支援单位——重型榴弹炮营一个、中型榴弹炮营三个、反坦克营、防空营、工兵营;

 战斗单位——三个步兵团。

 这样一个试行编制的三角师共有军官630人、士兵人。武器装备总计有12门155㎜榴弹炮、36门105㎜榴弹炮、68门37㎜反坦克炮,各型机动车辆则多达1447辆。

 除了美国人跨越太平洋派来的援军以外,澳大利亚人自己也在全力扩充兵力,整军备战。

 悉尼、墨尔本等地大大小小的工厂接下了远超生产能力的庞大订单,即使加班加点也无法满足爆炸性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