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四〇九章 我们在等什么?法罗-冰岛水道海战(第2页)

 不过也在某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为胡大统领遇刺的一系列变故,美国要比历史同期更偏右,民情舆论相当之激进。

 这无疑拉低了参战门槛,身为总统的富兰克林不用想方设法的说服那些国会议员了。

 一位众议院议员乃至毫无顾忌地在一场演讲中宣传起自己的主张:

 「我们有一年五千万吨的钢铁产量,我们一个月制造的汽车多于他们一年制造的,我们还在等什么?难道要等到全欧洲都笼罩在专制和监控的恐怖下吗?」

 随着时间来到九月,上层的意见已经逐渐统一——对德作战是必然,问题仅在于究竟应该何时参战。

 支持晚些参战的,理由是现在军队规模还不够大,仍需等待新一轮扩军完毕才有足够的兵力应付德国人的百万大军。

 支持早些参战的,理由是现在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还未失陷,假如再拖延下去,等德国人越过比利牛斯山脉进攻伊比利亚时就糟糕了。

 尽管政客们仍在吵得不可开交,但真正做实事的人却已经在竭尽所能的努力了。

 美国战争部宣布成立总司令部(generalheadquarters),撤销常备军和后备军,将之全部转隶至总司令部下;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和陆军战争学院停止授课,学员们被分散派往各个新成立的部队中。

 现在美军本就有15个步兵师,春夏之交时又再度扩军,如今共有12个新的步兵师正在整编和训练中,不过按照其训练效率,恐怕要到年底才能形成战斗力。

 在前几年,美国民众眼中的美军士兵是这样的形象——「一个个气喘吁吁的,穿着不合身的军装,歪歪斜斜地扛着老旧的步枪,在广大无边的地上没完没了地走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