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四一五章 这个铀矿数据是假的吧?中国通(第2页)

 在那之前,正大光明的运几船回来,以后保管让英国人后悔不迭。

 除此之外,对于参与金乌计划的学者们所受的催促和压力,周长风也如实告知了皇帝。

 “没有这样的说法,我尚且还耐心等着,莫非他们比我还急吗?”朱泠婧也不客气,不咸不淡地说道:“今后研发会只作为资源统筹部门,协调人力物力。这等事情不需要某些人指手画脚,实际进展和成果直接上呈御前。”

 说完她随手拿了份空白册子,提笔写了两行字,最后拿起印玺敲了个鲜红的方章。

 看嘛,这才对,专业部门最好还是不要牵扯进非技术官僚。

 “好好好,陛下何其英明果决,臣就先走了。”

 心满意足的周长风旋即告退,快步离开了昭仁殿。

 末日奇迹武器的坎坷虽然没解决,但翻越坎坷的阻力却少了几重,接下来应该就只需要耐心等待最终的成果了。

 因为最近忙于公事,周长风往往只能隔几天抽出一点时间去陆战一旅的驻地转悠两圈。

 现在随着主要参战部队都在向三亚、广州、福州集结,陆战一旅也到了即将开拔的日子。

 对于已经亲身经历过战争的士兵来说,战斗的残酷是许多人不堪回首的恐怖往事,畏惧再度上阵是很常见的情况。

 而那些一声不吭的士兵,往往都已麻木,眼神空洞如同丧失灵魂的战斗机器似的。

 不过陆战一旅驻地的氛围还算轻松,撰写书信、剪头理发、聚餐闲聊、打牌吸烟……倒也可以反映出这是一支久经沙场的部队。

 说好听些是从容不迫的职业军队,说难听些是一帮经验丰富的老兵油子。

 溜达了一圈以后,周长风叉着腰笑道:“我寻思战情简报都下发到班排了,还这么淡定啊。”

 详尽且准确的情报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大都督府参谋处和兵部往往会联合撰写、印发一些小册子,方便将士了解敌军底细。

 陆战一旅负责与澳洲兵团执行入侵澳大利亚的计划,陆战二旅作为围攻菲律宾的急先锋;其余几个陆战旅则在杭州和达鼓待命,可能会用于进攻密克罗尼西亚的特鲁克群岛。

 因此,陆战一旅收到的是诸如《澳洲地形地貌略说》、《澳洲城镇略说》、《美澳联军实情要览》之类的小册子。

 考虑到澳大利亚那片神奇的大陆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有毒昆虫,明军医护单位也专门讨论研究该怎么更好的应对它们。

 平心而论,周长风都没有官兵们这么乐观轻松。

 或许是迄今的一系列战斗都大胜而归让大家在心理上充满了高度的自信,希望到时候不要因为掉以轻心而吃苦头吧。

 来到旅部所在地后,赵寒枫例行公事地向周某人汇报主要情报。

 “目前来看美军步兵师的编制还是算比较大的,齐装满员可达一万五千人,师级炮兵配置颇为强大。”

 “已知的美四十一师和美八师在兵器上与我军没有显着差异,步兵分队之火力还有所不及,装备大多是旧式。”

 “美八师现由约瑟夫-史迪威担任,其人毕业于西点军校,参加过欧战,三个月前晋升准将衔……”

 啊哈?这个名字……又遇上历史名人了?

 有些好奇的周长风追问道:“还有这个师长的情报没?怎么刚晋升准将就调任当师长了?”

 “是。”赵寒枫点点头,短暂思索组织了一下言辞,“此人曾于至昌二十六年来大明任职公使馆武官,共在任五年,之后又于至昌三十四年再任一年。我军平定日本时,美国军事观察小组便由他统领。”

 朱立铄“啧”了一声,“这人倒是对咱们了解不少啊,怪不得。”

 “确实,他对我国国情很了解,美国人管他叫中国通,这大抵就是美国上层指示他调任师长的缘故。”赵寒枫如是说道。

 约瑟夫-史迪威在今年年初调任第4师第8旅旅长,然而只过了半年多就奉命调任刚刚重建的第8步兵师师长。

 这时姚良川提醒道:“近二十年美国与我国朝相仿,未曾经历战火磨砺,不过据德人所评价的,不论怎样都不能小瞧其战力。”

 欧战一些德军军官在日记中记录了他们对英法美三军作战的评价,美军士兵至少在士气上得到了德国人的肯定。

 「每一条战壕都有美国人在抵抗,他们哪怕被围也在坚持战斗,我们只抓到了六个战俘,其他的人都被击毙。」

 「美国人使用一切武器坚持战斗到死。在近战中他们阴险狡诈,是最危险的敌人……突击队官兵认为对付美国人需要动用大量的炸药和喷火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于澳军,其士气和战斗力在英联邦军队中是一流,也许是因为他们有基因天赋加持?

 “士兵们的自信和轻视很难通过咱们劝诫和提醒来改变的,但军官不一样,所有军官都必须要慎重对待敌情,我把话放在这,因为轻敌而导致损失的任何军官绝不轻饶。记住,此消彼长,我们是在远征敌人的本土。”

 “是。”旅部的众军官一齐抱拳行礼。

 至于美军武器装备的情况,因为战争准不够充分的缘故,联邦政府下令一口气重建了那么多步兵师,自然无法保证都能装备到新型武器。

 首先,海军陆战队是最低优先级的,可以不考虑。

 其次是陆军,一方面以欧洲为假想作战地域,一方面又要应付亚太地区的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