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四一六章 火力还不够!虚眩行动(第2页)

    【配图】

    周长风对于大明海军的行动不感兴趣,己方不论是质还是量都拥有碾压性优势,键盘上撒把米让鸡啄键盘都能赢……

    咳咳!反正只要别真的闭着眼睛乱打就行了。

    他更关心的还是登陆行动,如何才能以最小代价攻占达尔文和莫尔兹比?

    巴布亚新几内亚岛是南太平洋最大的岛屿,东部半岛东邻美澳两国的交通运输线,南接澳大利亚。

    如果想要大举进攻澳大利亚东部,那么巴布亚半岛就是一座桥头堡,具有极高的意义,双方在战略上都对之坚定的决心。

    对于进攻方来说,这座岛屿必须拿下;对于防守方来说,这座岛屿亦是保卫本土的前哨基地。

    而巴布亚半岛的核心是位于其东南部的港城莫尔兹比——除此之外的其它地方大多是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地形十分复杂,遍布丛林和山峦,还存在大量山谷、沟壑、溪流、沼泽。岛屿中部是东西走向的山脉,高耸的欧文-斯坦利岭平均海拔有三千米之高。

    更要命的是,当地的天气也变化无常,一会儿晴朗,一会儿又时而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周长风只知道历史上围绕莫尔兹比发生过一次战役,但不清楚细节。或许是因为规模偏小,而且没什么亮点可言,所以不够著名。

    这就是巴布亚半岛战役——战争初期最艰难的一场战役。

    他问道:“我这些天在思考要不要加一个辅助行动,从海上登陆莫尔兹比的同时,是否可以相对应的从陆上夹击?”

    一名上校高参回答道:“如果在半岛北部登陆的话,可以尝试翻越欧文斯坦利山脉。”

    “我调阅了很多资料,但是都不够详实。”周长风有些无奈地说:“澳军在莫尔兹比的布防还是很严密的,说实话我有点担心登陆损失会非常大。”

    “我知道有条路可以通行。”这时候有位年长的德裔老者开口了,“在半岛东北部登陆上岸,那儿有条名叫‘科科达’的羊肠小路,可以穿越山脉直达莫尔兹比。”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我不建议考虑那个鬼地方,那里狭窄而坎坷,遍布蚊虫瘴气。”

    这位老者姓名冗长,取其关键则为奥古斯特-穆勒-祖-绍尔布伦(August-muller-zu-sauerbrunn),他是正儿八经的帝德旧贵族,祖上封地在绍尔布伦这个地方。

    他当年急急忙忙拖家带口来大明的缘故主要在于无所不用其极的和德社作对,已经到了完全撕破脸的地步,所以他想跑得越远越好。

    英法俄似乎都太近了,于是便来到了大陆的另一端——狠归狠,怕死也是真的怕死。

    总之,奥古斯特曾经在帝德殖民地新几内亚任职过一段时间,他喜欢探险——因为除了探险以外也无事可做。这也是为什么他对巴布亚、所罗门等地颇为了解的缘故。

    “确实很困难。”周长风思索了几秒,开口道:“不过这只是用来策应的,搅乱敌军的决心和部署。”

    奥古斯特松了口气,“我还以为你有什么疯狂的想法,那等同于自杀。”

    “诸位,鉴于在丛林地域翻山越岭的作战条件极为特殊,我觉得不妨专门抽调一些广西部队……如果可以的话再搭配一些安南部队,一共一千多人就差不多了。”周长风如是阐述道。

    “也就是各一个营?嗯……”程翰沉吟了几秒,“不错,参谋处同周待诏商洽一下,拟个方略草案出来,尔后再告知安南那边。”

    在场的陆海空三军将领们都无所谓,这种不影响总体部署的小变动就随便咯。

    “这下就体现了地大物博人多的好处了,什么地形气候都能找到差不多的。”周长风对奥古斯特笑道。

    后者总是一副板着脸的样子,闻言就回道:“我对安南王家陆军的战斗力持怀疑态度。”

    【配图:历史上的相似战例】

    当大明的战争机器在为即将到来的庞大战役做着开动前的最后预热时,合众国联邦政府的打算落空了。

    中大西洋海岭附近,趁着美军驱逐舰耗尽补给、正准备和即将到来的另一支巡逻舰队轮换的时候,弗朗茨号在胡贝特少将的精湛指挥下成功逃脱。

    她一头扎进了狂风呼啸、波涛汹涌的飓风海域,尾随而来的美军辛辛那提号轻型巡洋舰和几艘驱逐舰被迫停止了追逐,只能望“风”兴叹。

    而在冰岛雷克雅未克,特奥多尔号战列巡洋舰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获悉被击伤的特奥多尔号遁逃到了雷克雅未克,皇家海军闻风而动,以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为首的舰队封锁了这座港城的外海。

    对于冰岛人来说这无疑是让他们担惊受怕的日子,欧洲的战火居然烧到了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

    在起先的时候,海因里希上校还希望能够抓紧时间抢修战舰,然后趁着英国人尚未反应过来离港开溜。

    然而冰岛人压根不敢打破中立,拒绝了德国人希望造船厂帮助修理的请求,而仅凭特奥多尔号自身的损管人员又无法实施对萤火虫号撞出来的巨大破洞的修理。

    几个小时前,英军舰队已经下达了最后通牒,如果不投降那么会在十二小时后展开进攻。

    海因里希上校知道根本不可能冲出英军的严密封锁,强行突围的下场就是船毁人亡。

    所以仅剩的选择就是自沉军舰,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伟大祖国的军舰落入敌人的手中,那才是永远无法洗刷的耻辱。

    柏林方面的指示也同样是自沉,并同样向全舰官兵授予勋章,理由是弗朗茨号单舰重创hx船队的荣耀也有特奥多尔号的一部分。

    9月14日下午13:17,特奥多尔号重新升起了一面工人海军军旗。水兵们在轮机舱、主炮炮闩、弹药库等关键部位安放了炸药,然后全员离舰。

    半个小时后,悠然自得的英军军官们在享受着下午茶……

    猝然!“轰隆”的巨响从远处传来,迸发出耀眼的闪光。

    许多人被吓了一跳,温热的红茶洒了一身,接着就看见那夹杂着烈焰的蘑菇云直冲云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