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四二〇章 老当益壮元封号;不设防城市(第2页)

 八打雁是当地首府,亦是一座有着现成码头设施的港城,与马尼拉有铁路和公路相连,相距只有约一百公里。

 积滞行动的主要设想就是这样一南一北迅速对进夹击,尽可能在马尼拉周围的平原上重创、歼灭美菲联军的有生力量。

 在那儿驻防的菲军立刻求援,他们连续遭到了两轮空袭,又被密集的舰队火力压制得进退两难,只能以微弱的火力攻击大举登陆的明军,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司令部中的人们只觉得脊背发凉——抗登陆作战以失败告终,那么等明军上岸完全展开以后还能挡得住吗?

 亚洲舰队的水面舰艇力量虽然蒙受了损失,但还是得以逃离菲律宾这个是非之地,他们将向东南方向撤往巴布亚和澳大利亚。

 远东航空队损失惨重,仅剩数十架战斗机可以升空作战,制空权已经大半落入明军之手;而剩下的二十余架轰炸机虽然威力不容小觑,但因为制空权逐渐丧失,它们的发挥空间也在减小。

 所以,现在唯独只能依靠地面部队来抵御明军的全面进攻。

 然而明军实际登陆吕宋岛不过一天,南北两地的菲军就已经处于全线崩溃、狼狈撤退的状态。

 好在预先布置于桥梁和道路上的炸药起到了作用,轰隆轰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坍塌的桥梁和毁坏的道路迫使从林加延湾上岸的陆战二旅放慢了推进速度。

 历史上,道格拉斯一开始还有迷之自信,认为美菲联军可以抵御日军的全面进攻,所以直到局势严峻时才在非常仓促与紧急的情况下才做出全军撤往巴丹半岛的决策的。

 而今则不一样,道格拉斯对明军进展之迅速存在心理预期,所以他很快就下令按照预先计划的那样开始向巴丹要塞区有序撤退。

 坏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棉兰老岛南部的重要港城达沃也遭到了明军的突袭。

 在血痹行动中大展身手、功勋卓着的伞兵部队不仅在大明民间被吹捧上了天,明军内部也越发迷信伞兵的威力。

 故而此次在制订积滞行动的时候,夺取达沃的急先锋之任就被交给了伞兵二团。

 在24架战斗机的护航下,47架三五式运输机拖拽着滑翔机,从苏拉威西出发,飞越苏拉威西海以后出现在了达沃上空。

 【配图】

 按照计划,一个营在机场北侧空旷地域实施伞降,另一个营则直接于机场跑道上实施强行机降。

 待伞兵部队控制了机场以后,驻防达沃的菲军必然战意动摇,等登陆部队迫近时一定会望风而逃!

 其实周某人觉得这是意义不大的花哨操作,菲军又不是澳军,明明用不着冒险进行空降作战来使之腹背受敌。

 而且他认为对达沃进行空降作战不太恰当——当地西、北、东都是复杂的山峦丘陵,而且守军还有一些装甲车。

 不过大明空军的表现欲格外强烈,信心满满的军部大佬们最后还是批准了这个多此一举的行动。

 行动在起初一帆风顺,与大家所预想的完全一致——明军神兵天降、菲军惊慌失措、机场一攻即下、残兵狼奔豕突……

 但随着城区的菲军大部队组织反击,形势却急转直下。

 美菲联军关注分析过明军之前对英荷两国殖民地的攻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经验教训。

 因为知道明军装备有一种未知的反坦克武器,所以发起反击的菲军并没有傻愣愣地将装甲车用于直接进攻,而是把它们布置在大约三百米的距离上当作机动火力点。

 菲军步兵则在火炮和这些装甲车的火力支援下,向明军伞兵刚刚夺下的机场进行轮番进攻。

 三七式火箭筒最大射程不过百米,如此一来便没了用武之地,伞兵二团官兵们只能使用寥寥几支三五式14.4㎜战防枪向装甲车还击。

 双方就此陷入激烈的争夺战,坐拥充足物资和兵力优势的菲军从早晨到午后都没有停歇过。

 炮火连绵不绝、进攻接连不断,明军伞兵被压制在仓促构建的机场阵地上进退两难。

 后续赶来增援的三营和团部则冒着炮火在坑坑洼洼的跑道上强行着陆,许多运输机刚一着陆就被击中起火,拖着滚滚黑烟冲向跑道尽头……

 按照计划,参战单位应在空降行动开始后六个小时遂行登陆行动。

 当伞兵部队陷入苦战时,登陆舰队终于出现在了达沃湾的海面上。

 但就在这时候,于达沃湾海域巡逻的重牙鲷号号潜艇从发现了这支舰队。

 只见海面上出现了一缕缕微弱的黑烟,随后不久便有一个个船影显现,这些运兵船、货轮、驱逐舰、轻型巡洋舰总共有三十多艘,天空中还不断有飞机编队飞过。

 “上尉、上尉,我们要准备攻击吗?”

 “当然。克拉克中尉,我们从270方向伏击他们,计算发射数据,准备鱼雷攻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艇长!”

 重牙鲷号以潜航状态缓缓移动到了合适的伏击阵位,这艘水下排水量2300吨的大型远洋潜艇随即做好了战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