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作品

第四五八章 装母三号改六方案;被俘获的后果(第2页)

 周长风不知道的是,这位官至大明海军准将的技术军官在原定历史上亦具备相当地位――中现代造船业奠基人之一。

 大明在一年前完工交付的紫微垣级装甲航母出自他的手笔。

 现在他主持设计的改进型装甲航母方案三号改六是标准排水量2.7万吨,球鼻艏。

 飞行甲板出于防滑和阳光照射的隔热考虑,上边铺有一层48柚木甲板,下边则为96厚的强力甲板。

 实际上这个强力甲板的设计更复杂一些,它细分为两层――表层是16厚的甲型装甲钢,内层是80厚的乙型结构钢。

 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寄希望用表层的高硬度装甲钢磕碎来袭航弹的头部,削弱其侵彻能力。

 另外,初始设计中的甲板下方的16低碳钢内衬层已被删除。

 因为甲板装甲过于沉重,舷侧装甲不得不有所取舍,仅有80厚;机库甲板装甲则为20.8厚。

 该方案的机库设计和双层封闭式的紫微垣级不一样,仅为单层以降低重心,舰艏为增强耐波性选择了封闭式。

 正常情况下,该设计方案的载机量相当有限,极限只有60架而已。

 不过,掳获列克星敦号之后的考察让大明海军收获颇丰――美国人居然在甲板上系留那么多飞机?而且还在机库里把备用舰载机用钢缆悬吊着?

 通过加大甲板系留密度和机库悬吊备用舰载机,该方案大致能达到70~72架。

 虽然无法和极限搭载上百架的埃塞克斯级相提并论,但对于装甲航母来说已经算良好成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