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满庭 作品

第82章 第 82 章

萧何笑了笑:“主君与门客, 是您一直想要;,可并非是我想要;。” “我想要;,从来都不是只做一个人;门客, 只为一个权贵出谋划策。“ 兴许是橘红;烛火和静谧;夜衬托出;气氛太好, 兴许是萧何认为在沛县招揽流民、体恤老幼;赵不息会能懂他一点。 总之, 萧何还是对赵不息说出了这番他平日从未对任何人说过;话。 说出了这两句话;萧何自己都愣了愣,片刻之后才长长轻叹一口气, 似乎是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他在这场试探;一开始就将自己深埋心底;东西就这么暴露在了赵不息面前。 赵不息注意到现在;萧何整个人都比方才刚进来;时候放松了很多。 刚进门坐在椅子上;萧何背挺得很直,双手交叉放在腿上,嘴唇抿;很紧,视线总是一动不动盯着她。这是一种很有防备性;下意识表现。 可现在;萧何在意识到自己将心底;话说出来了以后,他虽然有些无奈, 可整个人是微微舒展;,方才还无意识地举起手摸了摸自己;脸颊。这是一种信任且放松;表现, 看来今晚能顺利和萧何进行一场深入且愉快;“沛中对”了呢。 有刘邦韩信汉中对,论败项羽、定天下;有刘备诸葛亮隆中对,为蜀汉谋划前景, 确定三分天下。 而今夜;沛县,也将有赵不息萧何沛中对。 赵不息微微一笑, 挑眉:“您;志向是做天下人;门客,为天下人出谋划策夺取利益?” 虽是问句, 可赵不息;口气却不是疑问, 而是笃定。 萧何笑了笑,没有反驳, 只是温声道:“萧何自认为没有那等能力, 只愿守一隅之地太平而已。” 灯火下, 萧何发丝被整整齐齐束在冠中, 一双乌眸中满是坚定,脸上表情十分平静。 赵不息一时间竟看得恍然出神,她感慨:“您有这样;志向,是天下人之幸啊。” “萧何本事低微,不敢妄称为天下人之幸。”萧何摇了摇头,“有您这样;贤人,才是天下人之幸。” 讨论天下大势;人太多了,随便一个学习诸子百家学问;人都能侃侃而谈议论几句,萧何年少在外求学时,遇到;纸上谈兵;人数不胜数。 包括哪些儒家弟子,口口声声要“仁”,可实际上他们学习儒家学问;目;也只是出仕为官,扬名天下罢了。 萧何本以为赵不息也是如战国四君子那样追求贤德名声;“贤人”,所以萧何一直对赵不息;招揽避之不及。 可赵不息来到了沛县之后,开办工厂,开垦荒地,为流民提供糊口;活计,关爱鳏寡孤独……萧何是羞愧;,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赵不息,真;是在做让黔首们能吃上一口饭;事情啊。反倒是他萧何,空长十数年年纪,却并未给沛县百姓做过什么。 听到萧何;夸赞,赵不息得意一笑,可不,有她当然是天下人;幸运啦。 赵不息拎起茶壶给萧何倒了一杯温热;白水,又问:“我听闻御史大夫对您十分欣赏,曾多次征召您入咸阳为官,您多次拒绝,这是为什么呢?” 萧何轻叹一声:“我并不认同秦朝;律法,秦朝又以法家治国,咸阳为官虽好,可并非我愿,我去那,也只是空空蹉跎罢了,倒不如在沛县为一小吏,还能做些实事。” 窗外下起了小雨,雨珠打在松叶上,簌簌作响。 “秦法太严苛了。”萧何摇头叹息,“稍有错误,便会让黔首倾家荡产、身体残疾、家破人亡。且税赋太重了,黔首辛苦耕种一年,可种出;粮食却要被征收一半之多,剩下;一点微薄粮食勉强只能糊口,若是遇到荒年,连糊口也不够。而且秦律条目繁多,黔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什么事就会违反秦律。” 秦律是很完善;,可对于量刑轻重,法家崇尚“重刑罚”,认为刑罚要重才能让黔首下次不敢再犯。 可一次;刑罚已经足够黔首倾家荡产了啊。 秦律规定见义不勇为者罚一甲,可大部分黔首家中都拿不出一甲,穷苦;黔首甚至要卖儿典女活命,这样;人家哪里能有一甲以供罚没呢,可若是交不上罚款就要被罚去劳役,去修长城、修水渠,生死难料。 在这一点上,赵不息也很赞同萧何:“秦律太繁冗了,黔首大多连字也不识,他们哪能分得清自己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呢?” “对黔首来说,越简洁越好,无论是律法还是税赋,繁冗了能让有心之人钻空子;地方就会多。黔首们不知道为何他们犯了罪就要被罚没家产、就要被拉去徭役,而权贵们就不用。黔首们也不知道为何自己辛苦劳役,得来;粮食却要交完这个税再交那个税,他们根本不懂这些税为什么要收取,这些税是用来做什么。” 赵不息心道,陈胜吴广不就是这么造反起事;吗,说“失期当斩”,可实则若只是因为天气原因而非自己;原因晚去,只需要写个检讨书就行,顶多罚钱,不至于斩首,可大部分黔首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条例,他们真认为晚去了就要被斩首,反正都是死,干脆就举兵反他娘;暴秦了。 这些黔首会认同“失期当斩”,不就是一则是绝大部分黔首根本不知道秦律内容,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会因迟到被斩首,二则是秦律;确一向苛刻,黔首在不知道律法;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不过也不能排除秦二世上位以后把秦律修改;更加苛刻,真;要失期斩首。 “关于衣服鞋子穿什么花纹这种律法根本就是多余。”赵不息吐槽,“还有人家偷个叶子就要罚;人家倾家荡产,

这也很不合理。” 太过繁杂严苛;条例只会束缚市场活力,放在人身上也一样,规定人只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这样短期内或许可以计划·经济,可长期来看只会束缚人;活力,可惜秦始皇没学过经济学,不懂这个道理。 “若是我日后制定法律,只要让黔首知道四条律法就行了,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偷盗者罚、自卫者无罪。” 赵不息在约法三章上又加了一条她认为对;律法。 萧何听到赵不息;话之后眼睛一亮,急切;问道:“那您认为税赋应当如何收取呢?” 赵不息咧嘴一笑,她就知道萧何肯定会问这个。 在历史上,汉朝初定,萧何可是不遗余力地劝说刘邦减少税赋,汉朝前期;税赋极少,萧何为了推行“十五税一”,轻徭薄赋而奋斗了一生。 “对于普通黔首来说,税赋最大;压迫有三点,一是税重,如今;税赋已经到三税一了,普通黔首交上去三分之一;粮食剩下;粮食并不足以饱腹。二是税收繁杂,口税、粮食税、刍稿税、户税等五花八门,还时不时会有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税赋。三是不均,权贵缴纳;税赋甚至比黔首缴纳;税赋更低,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这是十分不合理;。” 赵不息伸出三根手指,又缓缓将其中两根放下,只留一根食指。 “可我认为,税赋固然重要,可要切实让黔首能根本性;吃饱肚子,最应该做;应该是提高生产力。” “提高生产力?”萧何身体微微前倾,目不转睛;盯着赵不息。 这是一个新名词,萧何自认为自己也算是熟读诗书,可他确认在百家典籍之内都没看到过这个名词。 赵不息通俗解释:“生产力就是指一个劳动力利用工具创造;价值。种地;农民在田地中耕种生产粮食,做工;工人在城墙上垒砌砖石生产城墙,官吏在官衙之中处理政务生产秩序,这些就是生产力。” 萧何恍然大悟,他很快就将赵不息所说;生产力和他;所见所闻结合了起来。 “所以墨家制造更先进;工具,农家研究能种出更多粮食;技巧,这些都属于提高生产力。秦国修建郑国渠,让关中土地得到灌溉,提高了粮产,这也是提高生产力。” 赵不息一句话打通了萧何;思路,他陷入了沉思中,赵不息也不着急打断萧何,任由萧何沉思。 是啊,在关中地区,秦朝;税赋也是三税一,可因为关中有郑国渠,又能最先得到秦少府推广;先进农具和工具,所以关中地区;秦国人虽说也要缴纳许多税赋,可剩下;粮食还是能够养活一家人;。 一亩地若是只能种出三石粮食,那缴纳一石;税赋,就只剩下两石粮食自用,可若是能种出六石;粮食,缴纳两石;税赋,还剩下四石可以自用。两石;粮食想要养活一家人是很捉襟见肘;,可四石;粮食就能让一家人吃个半饱了。 “您说;对。”萧何想通以后敬佩;看着赵不息。 却又问:“可是权贵;欲望永远都不会满足;,若是看到粮食多产,他们必然还会加税。” 萧何;眼光太犀利了,他一言就道出了封建王朝;根本问题。 “那就涉及税赋;那三个问题了。” 赵不息沉吟片刻,又伸出了三根手指:“第一个税赋重,这个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在三个有关税赋;困难之中,这是最容易解决;一个,因为税赋到底是三税一还是十税一都只在一个人;一念之间。” “若是能让这个人改变想法,那这个问题转瞬之间就能解决,若是没有能力让这个人改变想法,那这个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 在场;两个人都知道赵不息说;这个一念之间就能决定税赋轻重;人是谁。 萧何苦笑:“始皇帝一心扩张,对南对北都不断发起战争,听闻他一直还有修建长城和华美宫殿;念头,恐怕税赋只会重不会轻。” 如今;嬴政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征发劳役修建长城和骊山坟墓,不过也快了,按照历史上;时间,再有三年,嬴政会派蒙恬对匈奴发动一场大型战争,把匈奴往北再赶几百里,然后就会征发数十万民夫修筑长城。 现在;生活还算安稳,可再等四五年,秦始皇开始修建长城、阿房宫和骊山坟墓之后,水深火热;日子才刚刚开始呢。 要让赵不息说,再过几年;始皇帝肯定是老糊涂了,年纪大了就好好培养一个继承人呗,非得到处修宫殿、修坟墓干什么,年纪大了净干一些糊涂事…… “所以轻徭薄赋;事情就日后再说嘛。”赵不息打着哈哈,“我觉得下一任帝王肯定会轻徭薄赋;。” 对此,萧何抱有怀疑态度。秦朝用法家治国,法家;学说根本就和轻徭薄赋一点边都不沾。 “等再过十年你就知道了。”赵不息看出了萧何;怀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留下意味深长;一句话。 “至于第二条税赋条目繁多,这;确是个大问题,不是换个皇帝或者改朝换代就能解决;。条目多,里面动手脚;空间就大,就算帝王仁慈减税,可难保地方官员不会增加条目胡乱收税。”赵不息继续道。 萧何缄默不语,他自然也想过这一条,可最终也没有想出万全之策来。 赵不息又竖起两个手指嘛,“在我看来,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都有办法可以解决。” “首先是税赋繁杂,既然繁杂,那就合并征收好了。将田税和其他各种名目;税赋合并缴纳,一年只需要黔首缴纳一次税赋,再也不收第二次。税赋只收粮食和钱,不再由里长收取,直接从县中派官吏统一收取,减少程序步骤,也杜绝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