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沫沫 作品

第160章 太初八年 新春拜贺(第2页)

被他重点夸奖的几个重臣,以他们的强大心性,此时也不免有些激动。

他们实力再强,也都是大夏的臣子,心中有着抹不开的君臣大义,作为君主的王景,几句话就能让他们心神摇动。

「太初八年,即将来临,朕希望在新的一年,诸位和朕依旧同心协力,让大夏更加强大……」

王景最后说了一句祝愿。

天境无上强者,在太初八年必然出现,到时候天下局势肯定会有所动荡。

王景这是先给群臣提了个醒。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

殿内群臣齐声下拜。

十二月二十七日。

刚刚过了中午,本来有些冷的天气,被金陵城各处街道的热闹喧哗一衬托,顿时冷气消失,整个城池变得暖和许多。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军队的兵卒在先后得到战场取胜的赏赐和过年的赏赐后,带着大量的鸡鸭猪肉回家,可以预想,今年过年他们肯定能过一个好年。

街道上的百姓、商人,士子,有的在趁着过年热闹时多卖点东西,有

的在购买年货。

在官府驿馆所在的街道,有几座酒楼十分的热闹。

这些天住到驿馆的势力之主,以及诸侯使者,都喜欢在酒楼中叫一壶酒,一边喝酒一边搜集消息。

他们想要知道的不是什么军国机密,而是金陵城内和大夏的一些寻常情况。

聪明人能从这些寻常消息中,见微知著,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酒楼中,两个男子正在靠窗的一个位置饮酒说话。

正说话的时候,其中一个男子看到一辆马车在两个官吏的带领下,进入了远处的驿馆,这辆马车后面插着一杆绣着蛤蟆的旗帜。

「两广之地的诸侯又来一个!」

「大夏的威名远播,相隔数万里都有诸侯前来朝贡……」

酒楼中,有来自两广之地的诸侯使者,认出了这杆旗帜的所代表的势力,新来的诸侯,只是被这些人随口说了几句,就不再关注。

毕竟这些天来金陵的诸侯使者太多了,已经见怪不怪。

这些诸侯使者,还有江西之地的势力之主,在亲自体会到金陵的繁盛和强大后,内心深处已经放弃了和大夏别苗头的念头。

都在想着如何加入大夏。

怎么样才能在大夏王朝担任官吏,继续享受富贵。不少势力之主心中暗暗决定,只要夏主能册封他们一个三等子,或者一等将军的爵位,他们就愿意放弃手中的兵马,当一个大夏子民。

「大哥,你已经来金陵好几天了,亲眼看到大夏的情况,难道还没有下定决心?」

靠近窗台的两人,在喝酒的时候,把附近声音都收入耳中。

片刻后,其中坐在左侧的俊秀青年终于忍耐不住,问道。

这俊秀青年便是陈玉成。

他口中的大哥,便是坐在他对面的男子,身份则是太平军的翼王石达开。

石达开看起来并不魁梧,但双眸恍如寒星,气息如钢,有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坚韧。

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没有立刻回答。

他目光在金陵的街道上扫过,耳朵听着街道上百姓带着笑容的话音,还有那些巷子中欢笑雀跃的男女孩童……

「你说的不错,大夏的确强大,夏主的治政手段也高妙无比,金陵能有今日,明主贤臣缺一不可!以后大夏必然能成为南方霸主!」

石达开叹道。

他并不是死脑筋的老顽固,如果真是老顽固,那他根本就不会跟着大夏使者来金陵。也不会和陈玉成说这么多。

他能看出来,大江以南已经是大夏的地盘,太平军早已没有任何希望。

想要给太平军的兄弟姐妹找一个好下场,那就只有归附大夏一条路。

大夏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能正常的娶妻生子,不受剥削,这在石达开眼中便是地上天国,是当初太平军也没有做到的事情。

所以,石达开没有什么不甘。

他直到现在也没有开口答应归附,只是出于谨慎之心,想多了解一下王景而已。

至于拖延那么久才答应归附,会不会导致给他的待遇下降……石达开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大哥这么说,是答应了?」

陈玉成感受到对方的语气,立刻问道。

「事关太平军兄弟姐妹的未来,我怎么可能不答应?对了,皇帝答应赏赐的钱财宝物,你都拿去分给弟兄们吧!」

石达开说道。

陈玉成一脸的喜色,无论石达开说什么,他都一口答应。

石达开答应归附,那他们这个太平军的小团体,总算有些主心骨了。

李开

芳是大夏王朝的老资格,但能力有极限,随着大夏王朝的日渐强大,他在大夏军中的地位,却会不断的下降。

现在他都快退居二线了。

陈玉成的能力和潜力高一点,但极限也就是人境武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因为降将的身份,短期内不会受到重用。

唯有石达开,潜力很高,自身的能力也极强,未来有机会可以更进一步踏入地境。

有石达开支撑,他们太平军一系的人,就算有了依靠和未来。

太初七年的最后几天,很快过去。

当当当当!

伴随着清越的钟鸣声。清越的钟声响彻四方,整个金陵似乎都能听到,方圆几百里的城池在这一刻,变得异常寂静。

当钟声停下,嗖嗖嗖的烟花冲天而起。火树银花,不外如是。

傍晚的夜幕,被漫天的烟花衬托的明亮如白日,整个城池都在庆贺新年的来临。

太初八年,终于到了。

新年第一天。

皇宫宫门大开,一队队身穿金甲的护卫在皇宫内外站直,众宫女在皇宫的一些大殿上挂上了红灯笼以及各色的飘带。

那些赶来朝拜的势力之主,诸侯使者,跟在大夏文武群臣,鱼贯而入,进入皇宫。

此行此景,颇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影子。

当然,大夏王朝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盛唐,但威望、威名还是差了一点。前来朝拜的诸侯,也不是一国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