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基地展望(第2页)

  “明年我们腾龙飞船将会重点调研此事,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先在地球完成月球基地的模拟生存测试。”

  肖毅看向张长翼院士道:“我们需要帮助。”

  张长翼院士看向白夏励院士,点头道:“没问题,不论是要人还是要资源,我们保证给你安排好!”

  “这件事情对于华夏的发展意义重大,小肖,你这次和他一同进京吧,参加过几天的院士颁证仪式,同时和高层领导汇报此事。”白夏励院士笑道。

  肖毅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道:“那没问题,白老师,这件事情还得拜托您来推动了。”

  月球基地的展示,随着众人讨论中结束了,但是前往生物部科研楼后面的生态圈参观,则是吸引了众人的兴趣。

  “小肖啊,你们的生物部搞得有声有色啊,这个生态科研区比起国内的几大基地的设备要先进许多啊!”

  白夏励院士走在巨大的玻璃圆顶包裹的生态科研区中,颇为感慨。

  长安地处西北,此刻户外的温度已经是零下几度,但是他们身处的玻璃圆顶科研区中,温度依旧维持在20度左右。

  肖毅指着一旁的齐景龙博士道:“白老师,可不是我的功劳啊,这完全是齐博士他们团队精心设计的生态园区啊!”

  齐景龙博士等人则是欲言又止,这个生态园区,如果没有肖毅的支持,他们根本无法做到如今的程度。

  不光是能源保证有着转化效率极高的后裔电池作为支撑,甚至生态区中有着几块女娲核电池作为基地的备用能源供应。

  整个功能区中的生态循环系统,包括智能系统,都是由肖毅提供的。

  几乎可以说,整个生态基地的构建,肖毅的功劳占据了一大半。

  看到肖毅将功劳都推到了他们的身上,齐景龙博士等人心中十分感动。

  来到月壤培养基地,众多航天工程师和专家们则是两然发直,他们航天集团对于月壤的研究也十分深入,但是至今还没解决在月壤中种植的技术难题。

  没想到却被远航科技公司率先完成了技术的攻克。

  只见月壤中几颗秧苗长得绿油油的,和常规土壤中所见差别不大。

  “这些月壤是我们上次赠予贵公司的那几十公斤?”曹磊疑惑问道。

  齐景龙博士摇了摇头道:“这种月壤是我们根据真实月壤成分,模拟出来的高仿月壤。”

  “真正的月壤都在那呢!”齐博士指着一个培养箱中的几个秧苗道。

  “这几十公斤月壤被我们分割成了几十份,利用了不同的技术,我们都实现了月壤中培养土豆、水稻、小麦等植物。”

  齐博士有信心道:“只要月球上有着足够的水分,我们有信心通过我们的技术,在月球基地完成生态循环,满足基地的蔬菜和粮食的供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