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行星科学(第2页)

  另一部分则需要解决我们上去后要做什么?!

  行星科学研究的主要就是后者,上去干嘛!

  董教授缓缓开口道:“月球上不存在蓝星上出现的大气层对某些电磁波谱段的吸收,月球天文台可以实现全波段观测,这使天文学家能够获得更清晰视野!”

  “另外,月球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观测平台!”

  “月震放出的能量,远比蓝星上平均地震能量小上一亿倍,月震产生的月面移动约十亿分之一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的强稳定性,对于光学干涉仪是极为有利的,因为要求可见光光学望远镜‘联网’两个基元望远镜之间的距离精度,就要在零点几光波波长之内,即大约一千万分之一米。”董教授兴奋解释道。

  “月球几乎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平台!足够我们蓝星人类在上面建立庞大的天线阵!华夏的天文学将会大大获益。”

  “再加上月球上的引力场的微弱,减轻了仪器结构强度和制造的困难,而且对仪器的操作和控制也变得更为容易。”

  “最为重要的是,月球背面的部分地区的温度约为70开,适合大多天文测量仪器所要求的低温环境。”

  看到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董教授的声音稍微宏大了一些,“更别说,月球背面异常详细的星空视野,打开研究宇宙的新窗口。”

  “月球上建设天文台,其分辨率将可能超过当前地面的光学仪器的数万倍,甚至10万倍以上。”

  “月球天文台还将打开一扇可探测极低射电频率的宇宙的新窗口,甚至可能通过引力波和中微子的难以捉摸的中性粒子的研究,借此,华夏国可以开辟出天文学的一些新分支!”

  董教授的声音越来越激动。

  仿佛就是要告诉众人,月球背面要建天文台啊,必须要啊,而且还要是建立庞大的天线阵。

  李灏等航天局的领导们也是越听越加心痒难耐,即便他们已经听过一回,此前只是听听就算了,根本没那个条件啊。

  谁曾想,这两年华夏的航天事业发展的如此迅猛,一会儿就是空天飞机,没多久又是星际飞船,甚至完成了连续三次载人登月!

  今日更是赶上了月球背面探索任务,这件事情就成为可能。

  “张院士,肖院士,你们看这件事的可行性如何?”李灏局长问向了现场最有权威的两人,尤其是最为年轻的院士肖毅。

  当下华夏最炙手可热的天才院士,载人登月的成功,几乎一大半的功劳都在他的身上。

  李灏的发问,也让现场众人的目光投向了肖毅和张长翼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