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北极极冠(第2页)

  火星的极冠,气候更加恶劣,常年的温度在-70c到-139c之间波动。

  众人透过飞船,看向了北极极冠,皆是倒吸了口凉气。

  只见北极极冠的覆盖面积之大,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无法分清楚这下面的到底是冰?还是干冰?

  肖毅看着范围如此之广的北极极冠分布,心中不由高兴了起来,无论是冰还是干冰,多多益善啊,这对于华夏改造火星计划,尤为重要啊!

  此前,就有蓝星科学家观测到火星北极极冠的水冰、干冰,其厚度和范围,也会随着火星季节变化而变化。

  人类虽然观测到了北极冰盖的情况,但是依旧无法确定冰盖里“干冰”是怎样与火星大气里的二氧化碳之间的循环。

  甚至是不清楚一旦这些水冰、干冰全部气化后,会在远老的冰层下面发现什么?

  和刚刚发现巨型蠃鱼那样,出现更多的巨型生物?

  还是另一种更为古老的病毒?

  肖毅等人此行的目的,还不是为了将这些干冰、水冰气化,而是采集更多北极极冠中蕴含的二氧化碳数量。

  华夏科学院,在远航号飞船上,安装有几台浅层雷达装置,可以用于发射超强功率的无线电波到北极极冠表面,无线电波再被被反射回去,被天线接收。

  采集的数据,将会利用量子计算机,建立覆盖在火星两极的冰盖的三维视图!

  如此操作,可以帮助探险队了解冰盖下看不到的内部结构和这些冰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有了这些信息,计算机甚至能够模拟火星数百万年来气候变化的图景!

  这也是有了更为强大算力的量子计算机作为计算支撑,否则仅凭原来的银河号超级计算机等,根本无法做到。

  远航号飞船盘旋在极冠极低的高度,开始采集起整个极冠的无线电波数据。

  飞船上的几台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装置,紧锣密鼓开始工作起来。

  远航号将会停留在极冠数日,采集尽可能多的数据,以便于量子计算机给出的模型更为准确,计算的结果更为贴近事实!

  此外,肖毅还安排了几人专门监测北极极冠水冰、干冰的含量。

  李龙大校看着肖毅带队完成了工作部署,他不由来了兴趣道:“肖院士,我们是否执行北极极冠的探索任务?”

  说白了就是要不要下去逛一逛?

  肖毅笑道:“来都来了,怎么能不亲自看看这火星北极极冠是什么地方。”

  很快,半空飞行中的飞船舱门缓缓打开。

  五道机甲的身影出现在半空之中。

  火星之上,有了白虎机甲作为探险任务的装备,十分好用,深受李龙等人喜爱啊。

  肖毅带队,快速降落在了冰层之上。

  这里的冰层和陨石坑中看到的冰层还不一样,虽然也有数百米高的冰川存在,但是这里却是水冰、干冰混合在了一块。

  肖毅眉头微挑,看着白茫茫的世界,心中不由警惕起来:火星的极冠难道真的就是一片死寂之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