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双标


  王燕梅满脸笑容道:“肯定招待,你们能来帮忙,没道理让你们饿着肚子回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话。

  下午又来了好些人帮忙,甚至还有外村的人,戴着草帽扛着自己家里的锄头,牵着老黄牛就来了。

  有些人家里有耕地机的,也直接开了过来。

  不过,来帮忙的基本都是认识的,许富强都能喊得上名字。

  大多都是些中年人和老年人。

  这个时候村里的年轻人很少,要等过年那会儿才能看到回乡年轻人的影子。

  十里八乡的,还有些沾亲带故。

  这么大一个山,还好提前做好了规划,这时候人手多反倒是个好事。

  除杂草,翻土根,挖沟开渠弄排水灌溉系统,修路……样样都需要人。

  那八十亩的平地能用机器翻,效率很快。

  有个爷爷牵着黄牛,也要帮忙犁地。

  虽然现在逐渐用机器代替牛耕,但许轻知还是给划分了一小片地。

  老头子高兴的乐了,冲那几个开始劝他牵着牛走的人说:“我这把老骨头咋就不能犁地哩,咋就不能犁?”

  许轻知嘴角一勾,笑了。

  村里好多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就是不肯服老,而且常年劳作,身子骨硬朗的很。

  有时候不让他们干活还难受,就不乐意在家里待着。

  许轻知不卖菜的时候,就没有看群里消息,还是王燕梅接到三姨婆的电话来问,轻知咋不在群里吭声哩,大家伙都在找她。

  王燕梅这才来告诉许轻知这件事。

  许轻知躺在躺椅上,打开群,看到是为了大米。

  她计划好了的,这些后面肯定不能卖了,除了自己家要吃,家里还有这么多的鸡鸭猪要养呢。

  王燕梅问她:“咋样?轻知,咱们家还剩这么多稻子,可以捡成米哩,反正也吃不完。”

  “妈,不卖,后山还那么多鸡鸭呢。”许轻知说。

  鸡肉鸭肉吃起来多香呀,而且她用灵泉水灌溉过的稻子,喂给鸡鸭吃,鸡鸭窜窜长个儿,就连鸡蛋的品质都比一开始提高了不少。

  王燕梅打着主意:“我听你三姨婆说,群里好些人出的价格都高嘞,竟然大米都肯两百块一斤。”

  倒抽了口气,王燕梅压低了声音继续道:“轻知,这一包百来斤的稻子卖去米厂才给一百二一包,咱们要不把自家的米卖出去,再收别人的过来喂给鸡鸭好了,现在鸡鸭光是养着,没收入,亏本的买卖哩。这样子,咱还能赚一些。”

  “妈,不行的。”许轻知拒绝了。

  她种菜养鸡鸭,就是为了改善口味,调理身体,哪儿能为了赚钱本末倒置了。

  许富强站在一旁满脸愁容,“轻知,咱现在可是光出不回啊,这开山到处都是成本,你手里那些钱恐怕都得砸进去建设咯,后头可怎么搞?”

  许轻知明白爸妈是担心钱的问题。

  就好像有些人做买卖一样,起先拿好东西养好了口碑,后头就开始好坏一半的卖,这世道多的是为了赚钱连良心都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