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义(第2页)

    “真人怎知?”栾廷玉难免感到惊骇。

    “哈哈,说穿了倒也没什么,不瞒栾兄弟我并不是道士而是江湖中人。”杜昱说道。

    “江湖中人!不知真人名号?”栾廷玉问道。

    杜昱捻须微笑,说道:“不知栾教师可曾听过九纹龙史进。”

    “有所耳闻,听说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高徒,莫非兄弟便是?”栾廷玉说道。

    “正是在下。”杜昱说道。

    栾廷玉有些不敢相信,问道:“可兄弟是怎么卜算得如此之准,又是如何凭空消失的?”

    “算得准是因为我拜师二仙山罗真人,凭空消失之术是在下奇遇得到的一门道法罢了。”杜昱忽悠道。

    罗真人本事大,有什么不合理的就往老道身上推,反正老道经常云游,也不会有人去证实。

    “难怪,原来是真人高徒。史兄,莫非那孙立真是小人打算害我不成?”栾廷玉说道。

    杜昱点点头,说道:“不然呢,你可知道他因为解珍、解宝两兄弟劫了大牢反出登州?”

    “此事当真?可孙立对我说是总兵府调他去郓州守城,我见过那文书印鉴似乎不假……。”栾廷玉说道。

    杜昱一愣,不过很快便反应过来,心中暗道这萧让和金大坚怕是没逃过命运的安排,终究被人赚上梁山。

    于是说道:“栾教师,你可曾听闻济州城中有两位奇人,一人名为圣手书生萧让,一人名为玉臂匠金大坚?他们二人一人惯会模仿笔迹,一人会篆刻印鉴做假又有何难。”

    栾廷玉听后冷汗直冒久久不语,沉默片刻才说道:“史兄,你我素昧平生为何要出言救我。”

    “不瞒栾兄弟,我也有一处山寨正缺你这样的人才相助。当然也是因为不想栾兄弟这样的大才未等施展便黯然陨落,这才冒险来此想劝兄弟来投我。”杜昱说道。

    “史兄,你……,我……。”栾廷玉心中感慨万千,不知从何说起。

    相识多年的师弟要拿自己的人头邀功,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却要伸手相助,人生的际遇真是无法说清。

    “栾兄弟,你一身本事在祝家庄做个教头有什么前途,我少华山现在有大寨两座、小寨九座、麾下超过精兵不下两万。我等欲图大事,兄弟何不加入搏上一搏。”杜昱说道。

    栾廷玉听后心中大骇,他没想到江湖上名气不大的九纹龙在暗中有等手笔的布局,而且言谈之中竟有造反之意。

    “史兄弟是想……?”栾廷玉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杜昱点点头,低声说道:“赵氏无德致使贪官污吏横行天下动荡,我想取而代之有何不可?栾兄弟这样一身本事的人真的甘心窝在乡野间做个教头了此残生么?”

    栾廷玉心中更乱,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决断。

    “栾兄弟,你在祝家庄多年,不会以为祝家父子是什么好东西吧。他们一样拦路劫掠杀人越货,和梁山泊有什么区别?”杜昱说道。

    “就算同样被朝廷大军剿灭,山贼土匪和造反之人还不一样,造反还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哈哈哈,栾兄弟觉得呢?”他压低声音说道。

    栾廷玉回想这些年在祝家庄中的种种事情,觉得是这个道理,一狠心一咬牙说道:“史兄冒险前来救我无以为报,我愿意投到哥哥麾下效力。”

    “好,我就知道兄弟是识时务的人。”杜昱说道。

    栾廷玉想了想说道:“史兄弟,可我不能现在就跟你走,祝家庄上的事情还没完,我至少要处理了孙立这件事后再来找哥哥。”

    “为祝家父子值得么?”杜昱问道。

    “做人当知恩图报,不管怎么说祝家父子在我落魄的时候帮过我,将孙立这个内奸处理掉,替他们再挡一次梁山泊,也算是对得起他们了。”栾廷玉说道。

    杜昱听后点点头,这样的人才配称一个‘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