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T桃桃 作品

第一百四十章 过明路(第2页)

  为了不错漏一丝一毫,每个关联村落的大致情况也会有所提及。

  在单绍看来,二道河村能够给人留下点印象的并不是犯点“小错”的里正,比起那几样大罪,实在是不够看。

  而是提了几句的许有田。

  不知将军对此人是否还留有印象。

  当年领兵驰援这里领帅旗的是大公子,彼时才十六岁的将军只以骠骑将军身份初入战场,曾背着大公子点兵点将带人去探敌方粮草情况。

  单绍陪同在侧,当时那支小分队里就有许有田。

  此时,霍允谦经单绍提及也有了印象。

  霍允谦记得那位叫许有田的领头小兵,会根据太阳星星辨别方向。

  攀爬崖壁时,撇揽绳活一扔一个准,像极经验丰富的老兵,一个转体大撇,绳头就像流星锤般飞得又远又准,且会打平结八字结单套结,打得比他还快还好。

  他记得队伍里有人显摆讲,征兵路上桥面断裂要渡船,船只坏掉也是靠许有田封舱堵漏,许有田靠这些技能救过不少人。还说别看许有田官小,那是被征兵役来投军的身份略显尴尬,许有田才来不久就已经有自己的“有田军”,几十人的规模,大家服许有田。

  之后他们一队人伏击摸营挖陷阱,被发现近身搏击钻进原始森林摆脱追踪,那个叫许有田更是表现抢眼。

  提出的箱型法把敌军在丛林里玩如股掌之中。

  要说相对不那么出色就是骑术,应是出身限制从不接触马匹。

  而正是因为这些,当时他回到营帐就向主帅燕将军提出,这场战役结束后,他要将许有田以及“有田军”带走。

  那时他打算,战役结束还要抽掉一些霍家新兵连同“有田军”一起扔给许有田训练,让他拉起一支新队伍。

  可惜的是,后听说,此人战亡。

  倒是几十人的“有田军”在战役结束后,甭管是不是农夫和兵役都随他离开,投了霍家军。

  霍允谦想起这些往事,直到如今还甚为可惜。

  伯乐和千里马都不常有。

  “他是怎么死的?”齐聚文学

  单绍一听就知道将军对许有田有很深印象:

  “就是死于那场九皇子到了前线私开城门迎敌,立功心切,险些破城。

  当初九皇子调动不了燕老将军和大公子手下正规兵将,您那时正回朝催送军粮,九皇子只能拉起那些服兵役的士兵凑足两万人迎敌。

  而那些人,十之去九,过半数尸体没收敛回来,或被马匹踏成泥或是凑不成完整。身份不好确认,当年主将燕老将军又受今上旨意顾及九皇子脸面,听闻直到两三年前阵亡名单才张贴出来。”

  九皇子是淑妃之子,淑妃当年盛宠一时。

  霍允谦怒极反笑,是啊,也是那蠢儿让他大哥失去右腿。那场战役虽守住城门却打得极惨。他查私盐就是想为兄长报仇,只是没想到从九皇子又查到平日不显山不漏水的七皇子身上。

  “许有田的丧葬银给了吗?”

  朝廷规定,如士兵阵亡,要给三年全额军饷,也就是36石大米。随后再月给三到六斗粮食两年。如果有子弟承袭士兵位置,则只给丧葬银。

  单绍一顿道:“无,并不是有人贪墨,而是朝廷下令暂缓。年头一久,更没了说法。”

  十安听傻了,他家少爷和二道河还有这缘故。

  那位许阿婆是许有田的娘吗?难怪。

  且拖欠又是什么意思?

  十安心想:他们霍家军士兵阵亡可是有抚恤银的,没听说朝廷敢下令拖欠,合着给不给赔银也要势利眼?

  霍允谦没心思再看舆图。

  他站在岩洞的洞庭里,身旁只有一张桌一个床榻。

  他再次对自己发问:这就是他效忠的朝廷,他霍家三代数十位男儿,代代不是死于马革裹尸就是像他大哥那般伤重再上不得战马。这般还要被各方猜忌,今上是在利用霍家对百姓的心。

  还有光吗?

  战亡兵将不给发抚恤银告慰家属,今上却有余银在不久前宣布,要不惜耗费数十万两白银盖道观。

  如若不是病弱的太子苦求直至晕倒在大殿人事不省,以及朝上还有一部分老臣不惜撞死谏言,今上还要在今年举行大选让各地秀女进京。

  宦官作乱,到时恐是不止官员适龄女儿,还会扰到民间去选。

  就这,死谏,道观仍要盖,选修只是延后两三年。

  霍允谦脸色很不好看。

  “将军,关于许有田还有一事。”

  “说。”

  单绍告知暗卫传来的密报,二道河村在紧锣密鼓道边建房。听十安讲这次出门又为采买,想必应是当年受过许有田恩惠的哪位霍家兵士,提前给了内部消息要互市。

  毕竟将军府修葺初始,那时对外还没有定下人选,他们就派去不少自己人混入工匠中修建互市道路。

  单绍是好意,想趁霍允谦记起许有田的种种,正为此人可惜时,将这事儿过明路。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