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T桃桃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三章 送你一朵小红花


  许田芯趴在墙上,墙头上又有堆积的雪,又要注意别被参差不齐扎土里的竹签扎到手,好在竹签已经多年没人给换过新,这才没有刮坏衣裳。

  她正发出吭哧吭哧笨拙的声音,一手紧紧扒住墙,两脚蹬墙面都要呈九十度角了,一边伸手接过关二秃高举到头顶的筐。

  筐是用秋天路边长的笤帚条编的。

  每年春天,北方田野路边会长出来一簇簇特有的笤条,它们会开淡紫色的小花。秋天落叶后,百姓们才会采回去编筐。

  这几日,关二秃没少编筐。

  关二秃给许昭昭熬药时会编,坐在灶坑前烧火蒸馒头时会编,给客人上完药等待时,一边打哈欠一边编。

  而此时最普通不过的小编筐里,装有七个白面大饽饽。

  每个饽饽上都有红枣。

  一副对联。

  七张窗纸。

  用玉米叶包的浆糊粉。

  还有一包手掌大小的粗盐粒,粗的不能再粗的那种,和红色渔盐无关。

  以及一条二斤猪肉。

  许田芯将小筐用绳索顺进去前,特意把用麻绳系的猪肉拿了出来。她怕对方看不到年礼再被耗子啃了,所以用麻绳一端单独挂在竹签上,肥肉相间的猪肉冲墙里面摆放。

  然后才干最后一件事。

  从腰间解下她的小弹弓,这弹弓还是美壮给田芯做的打猎简易版。

  田芯姐姐要想在村里称王称霸,一手弹弓必须打得出神入化。

  事实证明,扎针都能扎得那么准,许田芯是有些天赋在身的,难怪会被小朋友们崇拜。

  许田芯拉开弓,用泥巴做的弹丸嗖的一下就嘣到人家门框上。

  撤!

  关二秃一边叹气整这些花花事儿干啥,放里面敲敲门就走多好,一边背着田芯的空书包率先跑开。

  这个不讲义气的,也不说接一下田芯儿。

  俩人气喘吁吁藏在墙后面。

  没一会儿就听到院子里响起小男孩惊喜的声音:“爷爷,爷,你快看!”

  我的天呐。

  这家人和从前的关二秃家很相像,都是没有中间这代人。

  这家中间这辈儿壮劳力,大儿子被强征兵没回来。

  大儿媳妇在生第二个孩子难产咽气。

  老爷子还有一个幼子,从十四岁开始就为拉拔他大哥家的两个孩子而活,一直猛劲儿给人做工干活。

  幼子在四年前深冬进城找活干时,被人发现已经滑倒掉进沟里冻死在路边。那年雪特别大,死前十八岁,一直没成家。

  目下,只剩下一个祖辈爷爷在拉拔两个孙儿。

  老人家早已看不清事物。

  他正颤巍巍摸着筐里的年礼,摸出了对联。

  而随着摸,也摸出了盐巴。

  老人家一边哆嗦着用手指沾沾盐粒子尝尝,一边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涌出眼泪,且越流越多,到最后老泪纵横。

  “爷……”大孙用粗糙的小手给他擦眼泪。

  小孙还捧着冻硬的猪肉,本想说这是肉,不信您摸摸有油,让爷笑起来。结果看到爷在哭,立即变得踌躇不安起来。

  大孙儿说:“爷,别哭,眼睛该更瞧不见了。您说这是哪个好心人给的?要是能猜出来,待年后我去了好人家,到那家就好好干活挣赏钱,挣完拿回家。到时也给好心人买一份礼。”

  老爷子心想:傻子,伢婆子没看上你这个大的,牵线那人说想买走的是你弟弟。

  而且哪里还能回家看看,被买走会卖得很远。

  “不卖了,不留名的人都帮忙,爷不卖命根子了!”老人家突然一把抱住两个孙儿嚎啕大哭起来。

  土墙后面,关二秃蹲在那里,听到这话忍不住咧开嘴笑,对的,别卖娃。

  能过去的,再坚持两年啊老爷子。

  只要坚持住,新一代的两个壮劳力就会成长起来。

  他曾经也差些挺不住,但看眼外孙虎撑又咬牙坚持下来。

  就像他写给这家写的对联那般:

  去年不好今年好,今年不好明年好。

  当时许田芯看到这副对联迟疑地问道:“别告诉我,横批是活着就好。”

  关二秃道:“哪能呢,横批是,早晚会好。”

  关二秃和许田芯笑着结伴回去。

  关二秃还对许田芯抱抱拳道:“功德无量啊,徒儿。这家人还以为是他两个儿子在世时结的善缘。”

  许田芯先拍拍手套上的雪,然后才对关二秃正儿八经行个万福礼,笑眯眯说道:“向师父学习。这样最好,两个小子长大后,会以他们爹和叔叔为荣。”

  俩人说完就笑得像个傻子似的去找刘靖栋和大鸟。

  刘靖栋正看得一愣愣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大鸟卖货嘴巴好厉害,他要记下来写诗:

  “过大年,迎新春,瓜子必须来二斤。好嘞,大娘,您看秤高高的。您也要啊?好嘞。”

  “豆腐,还有冻豆腐。奶奶,您别讲价,一点儿晃没有,买贵往后再见大孙,您揍我一顿。而且我们一天要赶三个村落,每个村至多停留大半个时辰就要走了。”

  “小姐姐们你们好,是不是想看看有没有自己想买的?请看,当当当当,五彩发带它来了,散着扎起来都很好。”

  大鸟看到许田芯走过来,一只胳膊挂满五彩斑斓的发带条,一边小手一指,不信请看他那个爱尿遁但不得不承认很带劲儿的姐姐:

  “散着戴文雅,扎起来骑牛割稻子都潇洒,不耽误干活不拽拽,发带结实很扛戴……”

  刘靖栋接话:“人都没了,它还在。”

  大鸟急忙道:“不是不是,俺叔的意思是让你们多选几条戴,一年到头了,哪有姑娘家不爱俏的,想要变更好,头上发带少不了。”

  姑娘们看着刘靖栋羞涩地捂嘴笑。

  可见,他们四人组合不用去镇里不用去赶集,一站下能购齐的小商队,还是很受边远村落欢迎的。

  毕竟枣红色的牛车啊,赶车的人里有少见的姑娘家,大姑娘小媳妇们没少稀奇地看许田芯。

  而领头的叔叔虽说不咋会卖货,但却是稀罕人的长相,一看就是高富帅。

  再加上,村里正听说是二道河来的不仅不敢找茬收过路费,而且很高兴地对四人说:“我前些日去治所,有缘见过刘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