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尚德 作品

456 人才的真正意义(第2页)

  要是订亲的那天顾老师看到你明明俩舅,只来了一个。

  人家会怎么想?”

  “安排好了就是安排好了。”老大说道:

  “既然你儿子大包大揽,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就行。

  给二仓订亲该怎么进行怎么进行。

  俺二舅那事别再提了。

  忘了那回事吧!

  这几天够你忙的了。

  还得张罗给二仓订亲,还得安排俺姥爷他们搬过来。

  尥蹶子干吧小老太太!”

  这话获得了母亲的照屁股一脚:“说谁尥蹶子呢,没大没小!”

  到了十六那天,大仓安排了人和车,去磨石峪把姥爷和大舅一家全部搬到梁家河来。

  母亲他们提前把二叔那边的房子收拾好,等着接待。

  大仓是没时间帮姥爷他们搬家,他一早就开车去了县城,参加县里挑头召开的职业学校筹备大会。

  筹备大会在县招待所礼堂召开。

  来自全县上千名具有一定名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休老教师,被邀请来参加大会。

  其实这次大会的目的,是要在这些老教师当中,精挑细选出一部分教学精英,返聘他们来给梁进仓的职业学校发光发热。

  梁老板个人出资,要办职业学校,县里的领导们肯定要来捧场。

  县长亲自主持会议。

  然后梁老板发言。

  梁老板发言的主题很鲜明,就是围绕“职业”二字展开。

  他首先阐明,自己办学校,目的不是为了赢利。

  但也绝对算不上公益事业。

  自己办这个职业学校,往大了说,是要查缺补漏地为国家培养职业人才。

  往小了说,是为自己接下来的事业培养人才。

  “为什么要说查缺补漏呢?”梁进仓说道:

  “是因为咱们学校接下来的招生对象,都是落榜生。

  现在咱们的高考制度,还是一考定终身。

  那么多的落榜生,真的就不是人才了吗?

  我不这么认为。

  书上对于人才的解释是:在某一方面有本事的人。

  大家注意这个,某一方面。

  也就是指的是各个方面。

  但是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偏狭地把人才理解为,考上大学的人。

  考上了,就是人才。

  落榜了,就不是人才。

  其实,考上大学,只能说明这个人在学习文化方面很有本事。

  也就是说,会成为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可是,很有文化的人就一定比文化浅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吗?

  那是不一定的。

  同样,学习能力强的人,他的创造能力就一定强吗?

  这事不但是不一定,有时候往往还会在一个人身上呈反比例。

  学习能力强,却没有创造能力。

  就说考大学这事吧,不一定人人适合考大学。

  虽然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但我们人类的特点注定了,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学问。

  而且适合做学问的人,占比还很低。

  同理可得,我们做事,创业,为社会做贡献,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文化越高越好。

  对于很多职业来说,反而是文化越高,越干不好了,比方说书呆子往往动手能力很差。

  这就导致了有一部分人,文凭越高,居然越是废物。

  而有的人,就是因为没考上学,没有得到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的机会,从而白白浪费本该发挥的专长。

  这就是我要个人出资,办一个职业学校的目的。

  就是要从那些落榜生当中,根据他们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因材施教。

  让他们成为在某一个方面有才能或有本事的人。

  也就是成为,人才。

  这些咱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管是进入社会为国家做贡献,还是在我们自己的企业里干。

  都能发挥出他们在特定方面表现出来的才能。

  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

  这是给那些落榜学子的一个机会,也是给国家和社会,给我本人的企业,一个机会。”

  梁老板这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让台下这些退休老教师们听得热血沸腾。

  在他的讲话过程中,一次次的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梁老板继续说道:

  “这次请你们这些位德高望重,具有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的老教师的目的。

  就是希望依靠你们这些老前辈的火眼金睛。

  来发现那些在某一方面具有潜力的落榜生。

  也许他们考试成绩并不好,学习文化课的能力很差。

  但是如果有的动手能力很强。

  有的创造能力很强。

  等等等等吧,只要在某一方面具有潜力,就有成为人才的可能。

  能不能从每年大批的落榜生当中,筛选出在未来的人生成绩不输高学历人才的人才。

  可就全仰仗在座各位前辈了!”

  这番话,让老教师们再次热血沸腾。

  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不得不承认,梁老板讲的这些,其实就是道理浅显的大实话。

  可是,在此前的那些日子里,绝大多数的老教师就是陷入了一种偏狭的思想境界当中。

  认为考上大学的就是人才。

  落榜的就不是人才。

  今天在这里听了梁老板的讲话,让大家真正清晰地,重新定义了对人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