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页)

 不光是莽古尔泰,三位大贝勒之中,阿敏也是持同样意见,代善倒是没发表意见,相当于弃权。


 除去被软禁的阿济格,还有三位小贝勒,一位是阿敏的亲弟弟济尔哈朗,还有的则是多尔衮与多铎了。


 皇太极看下他们三人,“你们是如何想的?”


 女真族人行军打仗,那是无二话可言,一个个皆是打仗布局的一把好手,谋略方面可能就略差一点。


 他正好也想探一探几位贝勒的本事,看谁人能为自己所用。


 济尔哈朗自然是与哥哥阿敏是一条战线的。


 皇太极的目光又落在了多尔衮面上。


 多尔衮别过头去,并不想看到皇太极,“依我所看,明朝派来使臣前来吊唁,自是要见的。”


 他这话音还没落下,莽古尔泰就嗤声道:“你个小毛娃娃懂什么?你可别忘了父汗是怎么死的!”


 “可是大贝勒别忘了,我们金国并不是那等蛮夷小国,得有气度和气量,若是二话不说直接拒了明朝,甚至杀了明朝派来的使臣,那我们与那些野蛮的部落有什么区别?”这一点上,多铎是和哥哥多尔衮想到一起去了。


 说着,他也不理会莽古尔泰,看向皇太极,“上次父汗大败明朝,明朝的红衣大炮威力极大是一方面,与行军谋略也有一定关系,正好我们也能借着这个机会学习一二……”


 他这话越说,莽古尔泰就越生气,“你这小毛娃娃比你哥哥还不如,怎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皇太极扫了他一眼,“今日本就是探讨一二,各抒己见罢了。”


 说着,他看向多铎,面带赞叹,“多铎,继续说下去!”


 多铎道:“我听闻那日明朝出战的将士叫做袁崇焕,我要是大汗,不仅答应明朝前来吊唁的请求,还邀请袁崇焕前来,与他切磋一二。”


 “众所周知,明朝如今不过是强弩之末,当日若不是袁崇焕为明朝主帅,只怕父汗也不会身受重伤……我倒是挺想看看这人有什么过人之处的。”


 皇太极听闻这话只哈哈大笑,“多铎,多尔衮啊,你们真是不枉费父汗在世时那般疼爱你们。”


 说着,他更是面向众人,扬声道:“我觉得多尔衮与多铎所言甚是,故步自封终不是长久之计,况且父汗遗言,明朝根基虽已腐烂不堪,却仍是参天大树,短时间内想要动他并不可能,若能借着这个机会与明朝谈和,未尝不是一桩美事!”


 他这话一出,自是反对声不绝于耳。


 毕竟从前金国与明朝从未有过和谈的先例,在明朝看来,所谓的金国就是以努尔哈赤的强盗团伙,而于金国看来,不管于明朝也好,还是与其他部落也罢,打就完事了,和谈没啥用。


 皇太极自继承汗位以来,与三位大贝勒一向合作顺利,第一次出现矛盾却是在他的继位大典上。


 这一次,他也是难得的决绝,顾不得其余几位贝勒的反对,直接将此事敲定。


 所以,到了最后,这场大典却是不欢而散。


 回去的路上,多铎与多尔衮走在人群末尾,还听到莽古尔泰那高昂愤恨的声音,“……那两个小毛娃娃不懂事也就算了,皇太极都四十几岁的人,怎么还这么糊涂?当初说好的三大贝勒与他一同理政,这才几天,说过的话都喂到狗肚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