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从前多铎总是劝多尔衮,当初皇太极拿出来的密诏乃是出自父汗努尔哈赤之手,可今日看来,似乎不是这么简单。


 还真的是有点意思!


 他看的清楚,皇太极的位置并不稳固,想要培养自己的人,昨晚自己那句话,让皇太极想培养自己,却不确定自己是否衷心。


 有的时候,多铎觉得这些人也挺厉害的。


 比如说他的哥哥中就曾有人为了讨好父汗努尔哈赤杀了自己的儿子,皇太极为了讨好努尔哈赤将豪格的生母贬为侍妾……说好听的这些人是为了成大事不拘小节,可要是说不好听,这些人简直是毫无人性。


 多积礼见着多铎发呆,问道:“十五舅怎么了?”


 “没事儿。”多铎挤出几分笑容来。


 因为白天要赶路,并没有时间教学,所以多铎与多积礼商量每日晚上学习一个时辰,现如今寒冬腊月的,白天短夜里长,学习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


 跟着多积礼学了两日,多铎懂了很多,在他们看来,读书写字只要略懂一些就好,最重要的就是打仗,特别是残暴的褚英,从前在金国可是“战神”,多积礼师从褚英,懂得也是挺多的。


 比如说这次他们打仗用的就是声东击西,比如说趁火打劫,声东击西……多积礼从几岁的时候就跟着褚英,他并不懂得太多文字性的描述,却是把一桩桩褚英过往的胜仗编成故事讲给多铎听。


 多铎听的是赞叹不已,只觉得自己生的太晚了,没能见到自己这位大哥,实在是可惜啊!


 不过打仗最重要的还是实力,论将士身体素质,还是团结性,这都是明廷和朝鲜无法企及的高度。


 如此多铎每天是白天赶路晚上学习,时间倒也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八旗分离的时候。


 明廷与朝鲜察觉了他们的动向,明廷更是派出朝中大将驻扎铁山。


 这就有点意思,铁山位于辽东与朝鲜的枢纽处,交通要道,易守难攻,他们选在这个地方,显然是不愿意为朝鲜折损太多兵力。


 皇太极分离之前看着三个弟弟,忍不住交代又交代:“……铁山这个地方并不像你们想象中那么好攻打,易守难攻,此次明廷派出的又是毛文龙,此人乃是明廷的一名大将,你们务必要小心。”


 济尔哈朗如今是三旗主帅,满腔热血,颇有信心,“大汗放心,我等一定凯旋归来。”


 阿敏却是十分担心,打仗这种事不是闹着玩的,济尔哈朗作为主帅,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到时候皇太极可不会善罢甘休。


 昨晚他请命去征战铁山,皇太极并没有答应,仍旧是那句话――给这三个小贝勒历练历练。


 皇太极拍拍济尔哈朗的肩,带着人浩浩荡荡走了。


 接下来就只剩下济尔哈朗与多铎、多尔衮三人,看着乌压压的将士,多铎萌生出责任感来,这场仗只能胜。


 多铎和多尔衮不好每日再通吃同住,颇有一种搞小团体的感觉,只能不情愿将济尔哈朗也拉拢进来。


 男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狂妄自大,特别是封建社会这些有权有势的男人,就更狂妄,更自大了。


 眼瞅着逼近铁山,济尔哈朗武断专横,直说要硬攻――我们正与明廷和谈,明廷此次援助朝鲜,据探子来报,只怕并没有多少人,我们三旗加起来一万多人,难不成连一个铁山都攻不下来?


 他仗着自己跟在阿敏身边打过几次仗,觉得自己和哥哥阿敏一样,挺厉害的,根本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多铎与多尔衮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是颇为不赞同。


 多尔衮从前也是跟在努尔哈赤身边打过仗的,并且小小年纪就显露出军事天分来,可这天分落在旁人眼中,就搀了些水分,觉得是努尔哈赤为了抬举儿子,故意说的。


 多尔衮率先开口,“不能硬打,我虽说硬碰硬,我们并不是没有胜算,可就算是真的打赢了,只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明廷之所以这次没派多少援兵过来,估计就是想等着我们元气大伤,一举将我们拿下。”


 他们几个都知道,这些日子皇太极与明廷还在和谈,可谈来谈去,都没个结果。


 多铎点点头,忙接了上去,“我也是这样觉得,况且明廷有红衣大炮,万一他们将红衣大炮也带来了,我们去岂不是送死?”


 “我看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最好能减少将士的损伤。”


 他在镶白旗军营中呆的时间长了,原先那一个个名字就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家里有妻儿老小等着,要是这些人有去无回,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伤心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