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达哲笑着道谢, 可还是带着嬷嬷转身朝宫外走去。


 多铎只觉得她看起来有点怪怪的,可他到底与达哲不熟, 很多事情也不好多问, 只要那满下去打听打听最近宫里头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满这人做事十分靠谱, 不出半日就打听来了不少消息, 说是代善新纳了个小妾, 莽古尔泰的福晋身体不大好, 只怕快不行了, 还有苏和泰最近老实了很多……零零碎碎,说了很多有的没的。


 多铎给他倒了杯水,觉得这孩子有点死心眼,提点了他一句,“我问的是清宁宫里头的事情,达哲格格的事情。”


 这个……那满就觉得有点为难了, 转身又下去打听。


 等着多铎从镶白旗军营回来了, 他也才回来, 带回来了很多消息。


 原来是达哲这些日子行事骄纵,已经替代了多铎成为宫中新一代的小霸王, 男子嚣张霸道些旁人会说他调皮,可姑娘家的……名声就有些不好听了。


 有人说达哲压根不拿自己当外人, 整日惹得大福晋生气, 偏偏大福晋粘上这烫手的山芋是怎么都丢不掉,也难怪她模样出众,连莽尔古泰都瞧不上她。


 那满一个男人, 听闻这话也觉得有点过分了,低声感叹一句,“……我听人说达哲格格是大福晋最小的妹妹,大福晋还想将她留着嫁在盛京,可就她这名声,想要找个好人家也是难了。”


 他一贯不爱说这些的,如今也忍不住感叹了几句。


 多铎知道这是达哲故意闹出来的一些事,只怕在达哲心里压根都没打算嫁人。


 想着今日这么大雪,这么冷的天,她听闻皇太极来了,还专程避出去,也觉得这小姑娘还是怪可怜的。


 这世道,女人永远比男人要可怜。


 感叹归感叹,可都多铎也帮不了达哲什么,只在第二日要那满过去一趟,说等着正月十二时邀了达哲一起去他新院子瞧瞧。


 这新院子就讲究一个人气,人多,热闹。


 接下来的几日多铎就忙着整顿军营,出去小打小闹了一场,镶白旗的将士们都知道了自己和剩下七旗的差距在哪里,也幸好他们没什么大动作,要不然就他们这身板,这实力,他们不死谁死?


 人只有在有了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奋发向上。


 多铎见了,很是欣慰,他白天训练,晚上看书,若遇上不懂的问题,则放心大胆的去找多积礼,过得十分充实。


 将近年关,人人都忙。


 皇太极也忙,在与群臣商议下,决定改年号为天聪,更是商议将八旗多余的土地还给老百姓,只有民心稳固,他们才能所向披靡,要不然,在外屡战屡胜,却是后院失火,又有什么意义?


 就单单冲着这一件事,就足以证明皇太极是个很聪明果断的人,多铎与多尔衮谈论起这件事来的时候,多尔衮冷哼一声,算是默认了。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多铎万万没想到临近除夕,阿敏却送来了一封信。


 朝鲜被阿敏率兵打的是落花流水,想要和谈,对于金国开出的几个条件也无话可说,可唯有一点却不大满意,那就是永远不与明廷来往。


 其实皇太极这样做是有自己的思量的,朝鲜虽小,却也是一块肥肉,若有朝一日倒向明廷,攻击边境,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桩麻烦事儿,还不如签下契约,永绝后患。


 其实吧,契约这东西也不是十分靠谱,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何况是朝鲜国王,出尔反尔实在是说不过去。


 可如今朝鲜根本不愿意给这个承诺,到底是什么心思那就是一目了然了。


 所以,好端端的除夕宴,就变成了一群男人的讨论会,多铎这个平定铁山有功的小男人也在其中。


 莽古尔泰的思路一向是直接了断――打,打的朝鲜求爷爷告奶奶,连自己都保不住了,就不信他们还敢说三道四。


 这莽古尔泰的意见,皇太极一般就是听听而已,当不得真,转而看向代善。


 代善是大贝勒之首,也是当中年纪最大的,捋着胡子道:“这事儿打也成,不打也成,得看大汗如何决断。”


 得,他说话一向如此,说了等于没说,最擅长的就是打哈哈。


 阿敏还在打仗,三位大贝勒缺一位,皇太极便点了他弟弟济尔哈朗的名字,问他的意见。


 济尔哈朗沉吟道:“我和莽古尔泰想的一样,还是打吧,朝鲜地方虽小,却是富庶得很,我看也不必和谈,直接攻下一了百了。”


 他们都是爽快人,想着和明廷和谈,一封信来要半个月,一封信过去也得半个月,来来回回几封信下来,几个月的时间就没了,却是什么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谈出来,浪费大家的时间,浪费大家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