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果然, 和多铎想的一样,皇太极听闻这话笑了笑, 问道:“这是为何”


 多铎只觉得皇太极这人吧, 实在是太假了, 当初他陪着袁崇焕时, 皇太极借着保护袁将军和他的名义, 给他派了十来个护卫, 他不相信, 他与袁崇焕说的话,皇太极会不知道?


 还有他和袁崇焕之间来往的信笺,他不相信皇太极没看过。


 这个人啊,不仅假的很,而且还很沉得住气。


 可多铎也不能说他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他怕皇太极以为他魔怔了, 只道:“是我梦到的。”


 见皇太极一脸“你是不是在玩我”的表情, 多铎忙道:“是父汗托梦给我的, 说今年咱们金国和明廷有旱情,明年更是会大旱, 大汗,你可别信, 父汗告诫我们一定要相信他。”


 皇太极这人虽不咋样, 却还是挺孝顺的,当初父汗努尔哈赤病重时,皇太极衣不解带伺候了好几个月。


 虽然, 他的孝顺辛苦可能是另有目的。


 皇太极知道多铎与父汗努尔哈赤之间的感情有多好,这么多儿子中,只有自己这个弟弟骑在父汗背上、嘴里嚷嚷着马儿快跑,当时的父汗都已经年过四十,看的他们一众兄弟是目瞪口呆。


 他忍不住笑道:“多铎,梦是当不得真的。”


 之前他知晓多铎和袁崇焕的谈话后,一直苦思冥想,想不通多铎为何要说这些话,从前的多铎不着调,可如今的多铎变了许多,沉了不少,若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说出这些话的。


 特别是听闻镶白旗上下已经开始储存粮食后,他更是觉得此事不简单。


 “父汗从前最喜欢我,他不托梦给我还能托梦给谁?况且,父汗说什么不好,为什么单单与我说这件事?可见是有原因的。”多铎实在是想不出其他理由来,只能将父汗努尔哈赤搬了出来,想着这个时代的人迷信,多少能将他的话听进去些。


 谁知道皇太极根本不是寻常人,摇摇头道:“多铎,梦是不能当真的,而且你梦到父汗可能是你思念父汗的缘故,你梦到父汗告诉你明年大旱,说不准是你在军营之中没有吃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已!”


 好吧!


 真的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多铎道:“既然大汗这样说,我就无话可说了,那我可把话说在前头,若今年真的出事了,大汗可别让我们镶白旗将粮食分出来。”


 “若有人想打我粮食的主意,我可是要来大汗跟前告状的,到时候还得请大汗替我做主。”


 这话实在是孩子气,皇太极笑着答应了,“这事你就放心好了。”


 多铎这才如释重负,却还是不死心的嘀咕了一句――如今风调雨顺,粮食的价钱便宜,趁机多囤一点也没什么坏处,谁知道以后是个什么情况?


 他并不乐意便宜皇太极,却害怕太多将士吃苦受罪。


 皇太极本是没将他的话放在心上的,可后来却是越想越觉得多铎最后一句话是有些道理的,他们与明廷的一战是在所难免,如今粮食便宜,多囤些,好像没什么坏处。


 特别是他派人下去查了查,镶白旗军营像是不要钱似的囤粮食,就连正白旗军营也开始囤粮食,只下令要人囤些粮食起来。


 其实啊,多尔衮也没相信多铎那套说辞的。


 可多铎对他还是有办法的,每日在多尔衮屁股后面像唐僧似的念叨,念的多尔衮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后来实在忍无可忍,这才买了点粮食存着。


 谁知道多铎对他存着的那点粮食很是不满意,便擅自做主“借”了钱给多尔衮,亲自安排人帮多尔衮买了粮食送到军营去,后来又死皮赖脸的要多尔衮还钱……


 吓得多尔衮如今一见到他转身就走。


 殊不知皇太极都开始囤粮之后,不少人也开始囤粮,只觉得盛京城这一个个是怎么了,开始是两白旗囤粮食,如今又来了一个皇太极……


 像代善这种喜欢自作聪明的,只想着多铎如今颇受皇太极看重,是不是皇太极与多铎透漏了什么,要不然两白旗哪里会这般?


 思及此,代善啊济尔哈朗啊也都是开始了。


 莽古尔泰向来不甘人后,见着盛京没了粮食,金国没了粮食,便从明廷境内采买了粮食回来。


 对于这些事儿,多铎是不大清楚的,也不怎么关心,他白天要在军营操练,晚上偶尔还被皇太极喊到宫里开会,时时刻刻关注着阿敏在朝鲜的动向。


 阿敏这一仗打的朝鲜连动也不能动。


 莽古尔泰是洋洋自得,连着夸赞了阿敏好几次,直说阿敏聪明,颇有父汗努尔哈赤的风范。


 如今多铎听闻这话面上已经是面目表情,见得多了,也就不见怪了。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偷偷扫了皇太极一眼,得,皇太极面上和他神色是差不多的,面无表情。


 不过想想也知道,皇太极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距离金国成为文明大国又远了一步。


 渐渐地,多铎也学着多尔衮一样每天每天不说话,不说别的,书房每天晚上都提供了夜宵,专门侍奉皇太极的小厨房做的饭菜味道肯定是不差的,所以每天晚上多铎隐隐还是有点期待的。


 比如今天晚上送来的就是烤羊羔子和牛乳粥,再配上几碟子酱菜,味道十分不错。


 多铎连吃了两碗牛乳粥。


 一般来说,商量完事情之后才会吃夜宵,所以说众人放松了不少,莽古尔泰更是心情大好,“……之前我就听说朝鲜美人儿多,一看的确是如此,听说宫里的美人儿更多,这朝鲜皇帝做别的不行,却是搜罗美女的一把好手,生出来的女儿也都是一等一的美人儿,我看咱们不如弄几个过来。”


 其实他并不喜欢那等年幼的小姑娘,身子干巴巴的,又没滋味,躺在床上像死鱼一样,还不如朝鲜的那些妃子。


 只是啊,架不住皇太极前些日子发话了,废黜收继婚这习俗,要尊礼重道,这朝鲜皇帝还在了,明晃晃抢人家妃子,好像不大厚道。


 皇太极装作没听到似的,没接话。


 难道这就能打消莽古尔泰的积极性吗?并不能,他想着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冷声打趣道:“多铎,你如今还没尝过女人滋味吧?不如让大汗给你弄几个朝鲜美人儿来?”


 他这话音刚落下,多尔衮就扬声道:“莽古尔泰,你这是什么意思?”


 只要不涉及到弟弟和故去的额娘,他的脾气一向是挺好的。


 莽古尔泰是怕好战的,这些日子一想到阿敏在打仗,他留在这里每天不知道瞎折腾些什么,心里就来气,巴不得同人吵一架,不,打一架最好了。


 如今他只选了多铎这两个软柿子来捏,“哦,我忘了,别说你弟弟,你也没尝过女人滋味,怎么,着急了?大不了让大汗多送几个美女来,你们兄弟俩儿都能得几个。”


 多尔衮脸色微微变了。


 多铎却是按住他的手,笑眯眯道:“多谢你了,你的好意我们兄弟俩儿心领了,不过上次与大汗讨论过孝礼之道后,我和多尔衮替父汗和额娘守孝三年,三年之后再考虑娶妻的事情。”


 他也琢磨出和莽古尔泰这种人的相处之道来,他没事儿就想招惹招惹自己,要是自己反应很大,岂不是正合他意?所以啊,不要有反应,一次两次的,莽古尔泰觉得没意思,自然不会自讨没趣。


 莽尔古泰嗤笑一声,“我看你们兄弟两人能坚持几日。”


 将士在外拼命无非求财求女人,不好女人,人活一辈子有什么意思?


 “那你就等着看好了,若是我们兄弟三年之内碰了女人,我把脑袋给你当皮球!”多铎也是丝毫不怯,这话不仅是对莽古尔泰说的,更是对皇太极说的,要他看看自己的诚意。


 果然,皇太极听闻这话只把他的话打断,说什么时间不早了,要她们早些回去歇着。


 多铎吃饱了喝足了,决心也表了,回去之后就歇下了。


 皇太极却是翻来覆去久久没有睡意。


 他烦心的事情实在太多。


 一旁的大福晋也是睁着眼睛,睡不着觉。


 今日她又接到蒙古娘家的来信,说达哲已来了多日,该回去了。


 自己最小的妹妹若回去会面临什么,她都知道,蒙古也好,还是金国也罢,女人的地位都是很低的,哪怕她是金国大福晋,也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如今能救达哲的唯有皇太极。


 大福晋今日一直等着皇太极过来,原本是想开口的,可见着皇太极脸色不佳,便又犹豫了。


 如今想了又想,她柔声开口:“大汗可是有什么心事?我瞧着你一直睡不着。”


 皇太极侧身,道:“吵着你了?”


 大福晋笑了笑,索性起身命人将屋内的灯都点亮,夫妻两人靠在床上说起话来。


 皇太极道:“……也不知是怎么了,这些日子一直睡不着,像是换季的缘故,等明日昭大夫过来瞧瞧。”


 自他继承汗位之后,的确是老了不少,头上都有了白发。


 夫妻两人索性躺在床上说起闲话来。


 在大福晋的印象中,他们好像还从未这般过。


 从前娶她的时候,皇太极已有正室,却为她腾位置,寻了豪格和青格生母的错处,这些年,纵然皇太极嘴上不说,不代表他心里没有芥蒂。


 与其说两人是夫妻,不如更像是伙伴,互相扶持,互相成就。


 也正是因为哪怕她多年无所出,最后只生下个女儿,她的位置依旧没有动摇。


 从始至终她都知道,皇太极看重的不仅仅是她这个人,更是她背后的蒙古,所以啊,从一开始她就不会奢求太多。


 她更是寻了个合适的时机开口,“……今日我接到蒙古的来信,想要将达哲接回去,达哲当初本就是走投无路,所以这才来的盛京,若是回去了,岂不是死路一条?”


 “大汗,如今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这个妹妹,你救救她吧!”


 皇太极只觉得这事儿有点棘手,其实今日不光是大福晋接到了蒙古的来信,他也接到了,怕的就是他们不放人。


 他转头就把这件事忘了。


 如今他想了想道:“你是嫁出去的姑娘,达哲的事情上你也不好说太多的,况且从前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将达哲留在你身边,只是达哲这名声……你也知道,贝勒勋贵瞧不上她,寻常人家,别说你了,我都瞧不上。”


 在他看来,将达哲嫁给莽古尔泰为侧福晋,已是十分抬举达哲了。


 大福晋不是不知道他那点心思,可如今有求于皇太极,她也不好说这些,“可达哲是我最小的妹妹,若要她小小年纪就嫁人,嫁的还是那样的人,我怎么能放心?”


 “大汗,我十五岁嫁给你为侧福晋,这么多年来恪守本分,从未开口求过你,如今就只有这么一个请求了。”


 皇太极沉默了。


 大福晋的确是个尽职尽责的妻子,抚育子女,孝顺老人,前几年父汗努尔哈赤看重与蒙古的关系,她更是亲自说服她的父汗,让自己十二岁的侄女玉儿嫁给他为侧福晋。


 见皇太极还在犹豫,大福晋只光着脚下床,跪在皇太极跟前,“大汗,若是你不答应,我就长跪不起。”


 夫妻多年,她太了解皇太极的性子,如今只能孤注一掷了。


 皇太极看着她,神色看不出喜悲来,“你可知道为了达哲,你与我闹了多少次别扭?”


 说着,他更是长长叹了口气,“起来吧,我答应你了。”


 他不高兴了。


 大福晋也看出来了,实际上她也很清楚皇太极如今刚继承汗位,正是与蒙古打好关系的关键时候,若此时开罪蒙古,对皇太极来说并不算是好事。


 接下来夫妻两人是一夜无话。


 多铎这一夜却是睡得极踏实,还做了个美梦,梦到今年夏天金国也好还是明廷也好,都没有旱情发生。


 他多希望这个梦是真的。


 可他也知道,这个梦不可能成真,此次旱情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让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多铎不放心,去军营之前还专程去镶白旗粮仓看了看,见粮食储备的很充足,这才放心。


 接下来的一日,多铎都在军营里。


 过了几日,多铎却听到一个消息,大福晋病了。


 如今是初春,乍暖还寒,稍有不注意,人就会染上风寒,多铎听闻消息,连忙进宫给大福晋请安。


 虽说皇太极这人不怎么样,但大福晋还是挺好的,上次见他新院子“寒酸”,送了不少好东西,还送来两盒子金锭子,比代善出手大方多了。


 多铎虽觉得不好意思,但……还是厚着脸皮收下了,接着将这些金锭子都换成了粮食存着。


 等多铎熟门熟路进了清宁宫,没想到内间里有个陌生的女子正在大福晋跟前侍奉汤药。


 金国勋贵男子都是可以娶四房妻子的,多铎虽知道皇太极身边并没有多少女人,可眼前这个还是十分陌生,像是从前没见过。


 不过这个女子瞧着倒是十分好看,眼睛大大的,一笑嘴角便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最明媚动人的时候,多铎见了都忍不住多瞧了两眼,暗暗想着宫里有这样的美人儿,自己怎么印象?


 待多铎请安后,大福晋笑着介绍:“这个是我的侄女玉儿。”


 哦!


 玉儿!


 一说这名字,多铎就有了印象,历史上的玉儿是以后的孝庄皇太后,很厉害的一个人,之前的玉儿是科尔沁草原上的最耀眼的明珠,去年嫁给了皇太极,如今是金国的侧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