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皇太极道:“可放了赵率教并没有好处, 还不如杀了他,以壮军心!”


 金国人都是嗜血嗜杀戮的, 不管怎么说, 赵率教大小算个官儿, 当初在锦州城墙上骂骂咧咧的, 还挺威风的。


 “若是放了他, 如今是没什么好处, 但以后好处却是极大。”多铎道:“比如, 会让明廷皇帝起疑心。”


 他真的很想奉劝皇太极和八旗将士少读点《三国演义》,再不济换成《孙子兵法》也是好的,毕竟金国打仗的路数实在太过于单一,别说袁崇焕一猜一个准,有的时候连他都能猜个□□不离十。


 也幸好八旗将士身体素质好,能打, 要不然历史上就没清朝这回事了。


 皇太极一琢磨,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东西, 若他们无缘无故放了赵率教,定会有人起疑心。


 赵率教从来与金国没来往, 倒是袁崇焕比多铎来往密切,今儿又刚见了面, 如此一来, 定会有人怀疑是袁崇焕求到多铎跟前,所以他们才放了人。


 只是,凭什么啊!


 皇太极越想越高兴, 直接下令送信回锦州,要代善放了赵率教,不得损伤赵率教分毫。


 其实多铎这个时候心里也挺不是个滋味的,他挺不喜欢算计来算计去的,只是没办法,他得早日将袁崇焕救出火海,他都是一片好心啊!


 他更是在心底偷偷的想,若是袁崇焕想明白了,肯定是要骂他三天三夜的!


 不过他也正好叫袁崇焕早点见识见识明廷那些人的嘴脸,要是明廷皇帝相信袁崇焕,不管袁崇焕做什么都会相信他的。


 怀着自己不过是想早日将袁崇焕从水生火热中拯救出来的想法,多铎一点都没觉得自己狡诈,根式觉得自己与皇太极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可是,他突然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皇太极似乎在谋划什么。


 这还是他听苏和泰说的,说接连着这几日皇太极的营帐里都有人,夜半时分还有宵夜送进去,这些人肯定是在谈事!


 多铎想也不想,皇太极这是在计划着怎么攻打宁远城了。


 锦州如今已经被他们攻占下来,昨日皇太极就已经送信去了锦州,锦州只留代善的儿子岳托和几千将士驻扎,其余将士即日赶往宁远城。


 皇太极这还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


 既然皇太极一心求死,多铎也不好再说什么。


 如此等了两三日,赵率教也平安回去了,多铎也再次见到了多尔衮。


 兄弟再次相见,多尔衮早就听说多铎立了大功,他比谁都高兴,拍着多铎的肩头道:“好小子,从前真的是我小瞧了你!”


 济尔哈朗和阿敏等人也过来恭贺他。


 身在军营就是这么现实,军功高于一切,你有本事了,别人才会敬重你,看得起你,阿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多铎只觉得自己的腰杆挺得更直了,穿越至今,他还没被这么多人夸过,顿时倒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私底下他更是对着多尔衮说:“哥,我觉得自己像是做梦似的,这几天我有的时候就在想,万一我猜错了怎么办,那岂不是白白让这些将士去送死?我真觉得当将军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这种掏心窝子的话,他也就会与多尔衮说说。


 多尔衮见他这才短短几日,就黑了不少,言语行事之间比从前懂事很多,更是欣慰,“我倒是觉得你在铁山被毛文龙抓了一次,就懂事不少,这次跟着皇太极过来,又长大了些,照着这趋势下去,只怕过不了多久你就能独当一面了!”


 其实打仗本就是计策更为重要,冲锋陷阵,那不是将军该做的事情。


 多铎笑了笑,想着真到了那一日……自己应该还是挺威风的。


 只是多铎没笑多久,几位贝勒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休息一会儿,又被皇太极喊到营帐去了。


 舆图依旧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宁远城这个地方还被他用红笔圈了出来。


 其实人人都知道,宁远城乃是辽东最重要的位置,可想要攻下他,并不容易。


 和多铎想的一样,皇太极依旧想战,甚至连计划都想好了,好像也不太对,他根本就没计划可言,说白了,就是强攻。


 他这一番话完了,如往常一样道:“……大家可有什么想法或者更好的意见?”


 平时还会有人说上两句,可如今,大家是很有默契的都沉默了。


 皇太极又问了一遍。


 阿敏这才开口道:“当初父汗在世时就是强攻宁远城,因此才丢了性命,不到一年的时间,明廷不仅添了红衣大炮,又是添了关宁铁骑、还有什么三眼火铳,我怕我们没多少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