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大联盟 作品

第七十四章 火器(下)(第2页)

    黑火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kno3+s+7C=k2s+k2Co3+2n2+3Co2+3Co

    但是这也只是理论上的,实际黑火药因为材料纯度的原因导致其反应极为复杂。

    也有可能观察到其他反应,所以根据配料纯度的区别,其配比也是有细微差别的。

    这就需要针对每批原料进行详细实验,唯一确定的是与现代工业标准配比相差不大。

    但工业化之前是没有精确的最佳配比的,因为硝和碳都很容易有杂质,配方并不具有广泛适用性。

    唯一相同的是原理相同,总结起来就是硝酸钾分解释放出氧气,使木炭和硫磺迅速燃烧。

    瞬间迅速生成热量和二氧化碳等,在有限的空间里面,体积持续增大,造成压力,形成爆炸。

    相应的如果硫磺配比增加到70%,火药就可以用来爆炸开矿,但不适合推动弹丸;

    如果木炭配比增加,火药就倾向于和缓燃烧。

    黑火药的颗粒化也有简单制备方法,基本方法是先研磨木炭,再加入硫磺混合,将这些混合物放入另外容器中,加入硝酸钾。

    加水使含水量变成4.5%-6.5%,用木棒磨好,将成品用棉布包裹起来,用铁板夹住挤压,以增加比重密度,然后粉碎至所需粒度,用60度以下的暖风慢慢吹干,以使其含水量降低至1%以下,这种工艺不仅安全,而且有利于硝溶液渗入木炭多孔结构,比起粉末黑火药燃烧效率高2倍。

    而炮架的改进主要遵循一点,就是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尽量减重,去除一切不适用的装饰品,用最简约的设计,可以将炮架、牵引车与弹药车连接在一起共同用骡马拉运。

    每门炮都装备肩绳,就是用于拖拽的绳索,可以缠绕在士兵肩带上,这样就能相对更轻松的将火炮拖拽至合适阵位。

    使用机械杠杆使仰角调节更容易,螺丝调节的高度升降器使瞄控更加迅捷与精确。

    在行军时,分离式炮尾被紧固在一起,上面架着弹药箱。

    在作战时,弹药箱将被放在前车上,方便取用。

    用一条较长的绳索将炮架与前车连在一起。在急需移动火炮的时候,直接拖拽前车就可以让火炮也跟随移动,不必再将火炮套设回前车再移动了。

    将轮轴的材质改用更为坚固的铁质,而不是更容易变形的木质。轮子尺寸被加大,同时结构变得更坚固。挽具有了木制的洞孔,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有皮具和绳索,所以更加牢固和容易操作。

    骡马队改为2匹一队的排列法,可以极大的降低了行军途中炮兵辎重部队的队列长度。

    还有一点极为重要的就是统一度量衡,所有的部件尺寸规则化原则。目的是使炮架,牵引车与弹药车上的任何一个部件都具备互换性。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炮击技术,现在明代流行的矩度与铳规,刘泽却并不太清楚详情,只知道所谓铳规,就是可用来量炮管的仰角,炮手可用铳规测量火炮的射程和测量火炮应该装填的火药量。

    不过铳规虽然可用来量炮管的仰角,但在操作时必须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到炮口处测量,因此后来又改进发明了可放在炮管末端使用的测炮象限仪。

    炮术家们认为所需装填的火药应该有一个理想值,最恰当的状况是在火药完全燃烧的瞬间,刚好将炮弹推至管口,这就是基本原理。

    刘泽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与孙墨、韦家辉两位刚上任的装备部负责人探讨了装备的各种问题,见还是囫囵吞枣的半懂不懂,刘泽索性就住在了卫城中,边组织训练边和技术人员探讨方案。

    并将城内外所有匠人全部征募入伍,再派出队伍中部分年轻人共同组成装备部下属的火器科、刀枪科、盔甲服装科、车辆载具科、杂项科。

    完善种种规则,并与军队一样对所有人开展扫盲运动与民众会宣传工作。

    没日没夜的忙碌几天后,午后在课堂中给下属上课的时候,突然有之前派出的探哨回来复命。

    二哥一日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