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进颍州


  楚行也算是战场老手了,这些年不断的战争,从叶文豪开始到击败孙元化,甚至于前些时日的长江防线之战,加之身边有一种赞画、参谋的谋划,让楚行逐渐对战争有了属于自己的领悟。

  这或许便是楚行的性格导致的,他觉得干一行爱一行,总该钻研出些道理来。

  毕竟造反是个技术活,玩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整天被凌迟逼迫着,就算是个废物,也总该有些货在肚子里的。

  总不能学西蜀夹子刘二少,年少时与赵云并肩作战,七进七出曹营,老了却只能给孔明打辅助,大喊放权放权。

  在楚行看来,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态,其本身具有盖然性(有可能但又不是必然的性质)、相对性、动态性、经验性等诸多特性,是各种政治军事团体,为了获取利己的和平而发动的暴力行动。

  在这里,要再提一嘴战争大佬克劳斯维茨,他提出了摩擦这个词。

  所谓摩擦是指,因事故、技术、错误、恐惧、仇恨等带来的不可预料性,唯有靠智力、经验尽可能予以克服。

  太祖也指出,战争是“活”的对抗,具有更多的不确实性和偶然性。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战争是非结构化和非线性的,各要素之间基本没有因果关系。

  为什么要说那么一堆技术性词汇呢?

  因为当楚行从上述特性来分析战争,从整体局势上拿大乾与大明做对此,他发现了一个毋庸置疑的结果,那就是大乾在伪明面前,连个屁都不算。

  或者说,以目前大乾的力量来看,大明一只手便能轻松碾死大乾。

  说的通俗易懂一些,那就是楚行现在做什么,都有可能是无用功,甚至将自己彻底卷入深渊之中。

  不过,总归要做些什么的。

  伟人有一句话说的太对了,战略上重视敌人,战术上藐视敌人。

  战争拼的是整体的国力不假,要面对诸多特性也不假,但是怎么在有限的战场上,不断放大己方的优势,消磨敌方的有生力量,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当然,这种规模的国战,肯定是需要一场声势浩大的主力之间的对决,来决定胜负。

  之前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最后的奋力一击做的铺垫罢了。

  楚行反思,目前来看,自己还是有希望的。

  这里,在转换一下视角,来到陈二牛这里。

  楚行之所以在当时为难一下陈二牛,就是要看看他的决心,如果说他连必胜的信念都没有,连超越陈先赟的勇气都没有,他根本没有必要去山东这一遭,还不如留在自己手里,关键时刻当王牌一样打出去。

  但陈二牛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便经受住了楚行的考验。

  这一次,他连夜北上,前往山东。

  这次他将接受秦去疾名义上的领导,毕竟秦去疾才是山东巡抚,但是他却又是大乾第一位军团长,是名副其实的最高级别的军事主官,甚至其地位,是高于支援山东的刘青山的。

  从实权上来讲,他能控制上的兵马也是极其有限的,甚至秦去疾为了其他区域的安全,肯定是要调动大量部队于青州、登州、莱州驻防的。

  至于所谓的第六兵团,只是个凑数的名号,真正可战之力,也就是楚行分给他那人数少的可怜的虎贲旅精锐,而且楚行还说的非常明确,输了就可以直接离开人世间了。

  但是陈二牛的级别和殊荣,却已经在陈先赟之上,是大乾目前军方的第一人了。

  仅仅是通过一个级别,就能看出,随着山东的战事的重要性不断升级,按照大乾国主以往的尿性,只要陈二牛稳住了,自他以下,所有的军事主官都会得到前所未有的赏赐。

  而这也是他们的机会,陈二牛的出现,也向所有人表明了一个信号。

  这一次,大乾不分年老,年少,按功勋算,按能力算,是大乾自立国以来,少有的平等的机遇。

  不过,这也意味着山东战场上的战事会打的非常辛苦,不然大乾不会连续打破属于自己的规矩,这般的提高优待,这般的给武将放权。

  当然了,楚行这个国主,都要去最前线去与敌人拼命了,他们做臣子的,自然也有属于自己的觉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陈二牛已经出发,处于第一兵团的刘青山的调令也已经送达,楚行也没有必要耽搁,而是接受了李岩等人的战略,继续西进,去实践所谓的分土必争的战略,途中路过伪明的中都凤阳,楚行还特意去了一趟。

  而这里其实也代表着一个极其强烈的政治信号,因为凤阳是大明的中都。

  如果说,此时崇祯已经凉了,或者说楚行也姓朱,此时他都可以在这里强宣,说一句我乃是天下正统,而且孤要进皇帝为了。

  不过作为一国之主的楚行,正大光明的进入凤阳,而且还去凤阳皇陵溜达溜达,对于伪明来说,在政治上,确实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虽然凤阳府相对于我们来说,目前有些偏远,但是中都的综合地位依然存在,是我们战场的物资中转站,是眼下我大乾仅次于扬州府和青州府城的城池,孤的行在会设于此地。”

  这日下午,楚行身着戎装,在五千虎贲军的护卫下,度过池河,抵达凤阳城下,在巡视完凤阳之后,不由的想到了什么,便开口说道:“我们的水师终究是弱了一些,若是伪明组建一支水师,顺淮河而下,岂不是可以偷袭凤阳府?”

  “王上!”暂理楚行随行的参谋司同僚的李岩打马向前,主动解释道:“之前大都督府对于此事有所计较,之前咱们在长江防线,伪明的水师就意图支援长江防线,但是在咱们的水雷面前,一点办法都没有,宛若笑话一般,而且经过何汝斌将军的训练,我大乾的水师也非吴下阿蒙,不过……”

  “不过,你是觉得水师之所以一直没有动静,是要在关键时刻给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楚行若有所思,“确实如此啊,大明的水师这么强,却与我们大乾的争锋之战中,从未有过亮眼的表现,一击不得,也就逃了,孤觉得没有这么简单,若是能攻克凤阳府,接下来……”

  “是有这番考虑的,但是未必是凤阳,也许是其他地方,甚至有可能是山东,扬州,都有可能。”李岩倒不怕吓着楚行,冷静的讨论着,“不过,无论如何,凤阳府城的防卫,必须做到细致。”

  楚行点了点头,却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看向了战马前,站立的一文一武。

  此二人分别唤为,万元亨,万元吉,大乾官场戏称贰万元户,亦或是万元兄弟户。

  起初,楚行也以为这二人是兄弟,还在朝会上闹出过玩笑。

  后来才知道,二人并没有什么联系,这万元亨乃是凤阳推官之子,其父早就投奔了大乾,是大乾救民会中的一员,在攻破凤阳之战中,父子二人暗中与大乾军队配合,立下不小的军功,之后还组建了当地的治安军,并且在剿灭匪盗的过程中,也有不错的成绩,便负责驻扎凤阳。

  当然,万元亨之父在凤阳之战中负了重伤,没多久就去世了,楚行也给予了相应的赏赐与哀荣。

  而万元吉,此人也不简单,他虽然是文官出身,却极其精通武事,曾经在伪明出仕,担任推官,剿匪之功不小,但是没办法,在大明的朝堂得罪谁都可以,但是千万不能得罪东林,他在天启、崇祯二朝都得罪东林党,觉得这是一群蝇营狗苟的小人,得到无休止的打压,最后更是直接发配到了扬州府。

  当然,这种很扯淡的操作,便宜了大乾。

  万元吉直接参加了大乾的科举,而且高中进士。

  是大乾进士之中,少数的德才兼备之士,直接外放剿匪,打的凤阳府散乱的溃兵和贼寇生活不能自理,便是刘云龙都在奏折之中称赞,说此人若不是进士郎,当有兵团长之才。

  楚行知人善用,让其担任凤阳知府。

  这份工作万元吉做的也非常不错,快速恢复生产,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戴,按照大乾的体制来看,用不了多久,便可以进入中枢了。

  “你们兄弟二人辛苦了。”楚行故意打趣说道。

  其实二人在明朝混的都比较辛苦,后来投奔大乾这才算是有了做些事情的机会,反而变得不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