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六百五十五章 周凤翔进言


  “尔等狂悖之徒,享受着明皇的恩宠,竟然说出这等无君无父之言!我岂能饶恕尔等!”

  这一声怒吼,满腔热血,惊得张家玉等人都下意识的一缩脑袋!

  差一点双腿一软,就跪在地上。

  没办法,大家进入新环境没有多久。

  说实话,还没从伪明那强悍的官威之中走出来,那种高高在上,如一地主宰的权威,只是一嗓子,便让他们吓得魂飞天外了。

  众人头一低,乌纱帽后的翅膀一晃,再见身上区别于明廷官员的常服,众人这才醒悟过来,此时已经非彼时,他们不再是明廷的官员,而是大乾的官员了。

  他们竟然在大乾的地盘上,差一点被一个狂徒,一嗓子,吓得跪在地上。

  自然当场大怒。

  “哪里来的狂生!来呀……”

  陈明遇赶紧招呼,再醒悟自己这是在扬州府,而不是在老家,身边可没有官差。

  “人来!人不来?本官亲自动……嗝……动手!”

  这个酒气冲天的书生顺手一扯,从腰间抽出宝剑,眼见就要一宝剑砍翻一桌酒菜,陈明遇跟着几个人钳臂搂腰,将这家伙拖开。

  “竟然还在幻想伪明!叫来巡警,好好关这家伙几日!”

  见着书生,穿着明廷的服饰,嘴里喊着大明!大明!一看就是那种心念旧朝的狂徒。

  陈明遇乐了,不必他们动手,这书生自有苦头吃。

  “等等,这这不是方允昌家的吗?他家不是没事了吗?怎么还在扬州府闹腾?”

  张家玉认识这个年轻人,乃是方允昌的子侄辈。

  原来长江防线之战,方家并未彻底陨落,方家有子侄投靠的大乾,成为大乾的将领,楚行也感念方允昌为国尽忠而死,并未过分为难方家。

  而且方家的官员,多有官声,比如眼前此子的父亲方允明,便是为官多年的县主簿,在地方上素有贤名。在大乾兴大军,狂飙突进的时候,他不仅仅没有反抗,还组织百姓积极配合。

  后来大乾还招揽过方允明,楚行甚至亲自写了一封信,大乾佩服方允昌为国赴死的勇气,不曾有什么其他罪过,大乾不至于怪罪方家,希望方允明出山,为大乾效力。

  可方允明以忠臣自居,虽不愿为明殉死,却也不愿投效大乾新朝,大乾王府也没为难,任其自去。

  “诸位莫为难,他是发酒疯而已,在下向诸位大人赔礼……”

  另一个年轻人奔了进来,扶住这方允明之子方文朔,一个劲地朝众人赔罪,他倒是一身儒衫方巾,就是动作还不伶俐,似乎有伤在身。

  “仪伯兄?”

  “拱辰?”

  接着对面的年轻人和张家玉都认出了对方。

  “周凤翔,崇祯元年庶吉士,南京国子司业,大乾第三兵团首席思想教官,弇山战场,率领骑兵硬悍左良玉和吴三桂的猛人!”

  张家玉向同僚介绍着这人,一听不仅是张家玉旧识,还是个大乾第三兵团的猛人,众人肃然起敬,便不再计较醉酒耍酒疯的方文朔。

  “他爹受大乾感召,愿意配合大乾,缺被愚蠢的乡党和同窗不断戳脊梁骨,忧愤成疾,如今就在扬州军医院养病,他也心中忧愤,整日便在这酒肆里借酒消愁,今日喝多了,听到诸位之言,便径直跑过来,我拦都拦不住。”

  嘱咐伙计送方文朔去静房休息后,张家玉邀周凤翔入桌,这周凤翔之前便是第三兵团首席思想教官,在战场上跟吴三桂硬拼,虽然立下的不俗的功勋,但是其事后,私藏伪明败将,为大乾的情报部门发现。

  功过相抵,现已经成了白身。

  事情大家都知晓,但是与武将团体的愤怒不同,文官团体多少能理解一些,这件事情虽然做得不对,但是却符合人情。

  若是有朝一日,大乾不行了,谁不希望明廷的官员搭救自己一把呢?

  况且大乾国主也并未对此事,过分认责,也当是存了再次启用周凤翔的心思。

  说起来,周凤翔作为思想教官,却做出私藏嫌犯的事情,如今被大乾的官场厌恶,楚行虽然心念其才华,却也只能命他居家反思。

  此举,一来是保护他,二来周凤翔虽然为大乾做事,也算是尽心尽力,但本人整日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的状态,这样下去,人容易崩溃,楚行此举,也是让其自己反思反思,自我开解一番。

  而周凤翔虽然钦佩大乾的仁义,也认可其大乾理念,也明白大乾在一天,便有数不尽的百姓,活命于仁善之国,但终究是明臣,整日里被昔日就有骂佞臣,心中也着实难过。

  便想着趁这段时间,大王开恩,好好休息一番。

  反正虽然自己是白身,但是福利待遇都不算差,而且朝廷还为他担负着治疗伤病的费用。

  不过也正是在扬州军医院调养的时间,认识了方文朔。

  “仪伯兄身居高位,却能弃暗投明,而且能在战场上杀出我等文人的威风,着实让我等崇敬啊。”

  众人来到扬州府之前,都看过军报,知道第二兵团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便是关键时刻,这位文人书生的文职,竟然敢率兵对着吴三桂发起反冲锋,心中尊敬,便纷纷过来见礼。至于周凤翔私藏逃犯之事,却纷纷闭口不提。

  周凤翔苦笑不已,如果不是家族的拖累,他怎么会加入大乾呢?

  若不是清名所累,为千夫所指,又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呢?

  周凤翔觉得,若是有人能为大乾所唱,弘扬大乾善政,让更多人明白大乾的仁善之处,大乾的日子定会蒸蒸日上。

  不然凭借着眼前这帮子心黑的家伙,大乾如何走向更远。没错,在周凤翔看来,眼前这些人都是些小吏,并不是真正有才华的人,大乾国主使用他们,也是无奈之举。

  他觉得,大乾在舆论这一块,做的有些差了。

  但对着这几桌大乾新贵,却又不好细说,只好把话题扯到方文朔身上。

  “我看他是矫情,若是大乾王府径直找他去当官,他多半就没什么愁怨了。”

  陈明遇对这种书生可没什么好感,开口就刺到那方文朔的心骨里。

  “方才在下听闻,新朝要改制?”

  周凤翔很尴尬,以他的了解,陈明遇无心之语,却是多少点中了方文朔的心事。

  方文朔之父方允明失土未殉节,官名已经受污。

  日后回到明廷治下,不仅父亲再没官做,自己也要受牵连,仕途已然无望。

  但要效力新朝,方文朔又很是不甘,他不过是个秀才,现在这大乾一国,秀才已经不是什么珍稀动物,去投效也不过当个刀笔小吏。

  失了前路,自然只好借酒浇愁。

  周凤翔却不一样,他并未犯下什么大错,其实处于一种类似于反省期的状态,大乾国主令他白身,也只是看他每日痛苦,怕他出事而已。

  这会听到这帮新朝县官在谈政务,周凤翔起了好奇心,想看看新朝施政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众人一一介绍。

  “此乃三千年未有之变政!我等还需细思,方能明白此策根底,知其善处。那些县乡旧吏,乡绅大族,若是想得歪了,一力抗阻,即便新朝势威,也要大耗口舌,更不知还会引起多少变乱。

  变政需先立言观风,如今连扬州府都没什么风声,各县更不知内里,诸位径直就这么回到县里,就为解说这一套善政,就不知要花多少力气。”

  周凤翔此言一出,张家玉等人都心中一抖,没错,这可是关键!还真是旁观着清。

  “大王英睿,此事应该已经想到了吧……”

  陈明遇嘀咕道,楚行大王的思路,他们要使劲嚼才能嚼得通透,可就是靠着这样的思路,短短几年,就从一个小破寨的寨主,变作立国裂土,正问鼎华夏正朔的枭雄,这种事,他怎么也该先想到了,或许已经有所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