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六百五十七章 买命钱


  红娘子的内心非常彷徨,他知道适才自己下达的命令有些不妥,但却狠不下心来,让磐石旅以这种近乎于屠城的方式作战。

  要知道这陈州城中,起码有三成的穷苦百姓,是白莲教的信众。

  楚行和李岩一同折返,但却未曾忘记寻找红娘子,最终在溃兵之中救回了红娘子,而且红娘子希望继续从军。

  李岩多番劝谏无果,最后只能认命。

  而鉴于红娘子在山东的影响力,楚行肯定也不能小气,直接给了红娘子他山东西线副总指挥的头衔,由他统帅磐石旅和白莲教教众,并且派出精兵强将辅佐她。

  同时还给她定下了三条训练,第一保证全军的安全,第二最低限度是河南的兵马不能进入大乾的领土,第三可以进攻,但是不能进攻的太深。

  起初,红娘子还是颇为谨慎的。

  就吩咐磐石旅在归德府境内清缴零星的抵抗,同时压迫河南的左良玉,可左良玉得到了洪承畴的调令,大松一口气,连夜后撤,让出了大片防区。

  眼见明军大踏步后退,红娘子很兴奋,玉手一挥:攻!

  这下磐石旅撒欢了,一分为三,三路出击,声势颇壮。

  白莲教的力量也发挥到了极致,分为两路兵马上下扰动,逼迫朝廷兵马不断后退。

  正当红娘子、李承先和磐石旅诸将以为可以席卷河南,还在为楚行划下的线而烦恼,想着该怎么进谏,让这条线松动一下的时候,当面之敌有了明显变化。

  陈州就是个明显的例子,明明城里的守军不算多,但加上民勇,竟然也阻拦了磐石旅精锐部队两天的进攻。

  而且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是,明军的抵抗意志出奇的强烈,即便是被攻破了城墙,也没出现之前兵败如山倒的情况,而是依托城内的建筑,进行顽强的巷战抵抗,迫得红娘子怜悯之心大起,竟然停了攻势。

  磐石旅其他两路兵马的遭遇大致如此,但指挥这两路的李承先心肠很硬,一面用凌厉炮火瓦解抵抗,一面将一路杀掉的明廷官将的人头又挂了旗杆,恐吓当面守军。

  宣言顽抗者都将人头不保,软硬兼施,这才拿下了项城、沈丘、鹿邑、拓城。

  感觉到前路朝廷的抵抗越来越顽强,李承先也停在了太康以东。

  磐石旅入河南后,所遭遇的抵抗,多来自当地民勇,这让红娘子很是诧异。

  抓来俘虏一问,才知总督洪承畴已经传谕河南州县,许其自组民勇,自造军械,守城拒贼。

  明廷这一表态,州县民间的力量就被地方官利用了个十足十,不再是之前望风即溃的情形。

  “还好这些民勇只是散在州县,就为守城,若是被明廷督抚组织起来,怕不立时多出数十万大军。”

  罗虎在弇山之战虽然负伤,但是却被抢救回来,而且因为其在弇山之战,以及后续的表现极其亮眼,被任命为磐石旅参谋长。

  此时少年郎表情十分感慨,他本不赞同攻陈州,因为之前攻下的各县都并不安稳,需要花大力气打理人心。

  陈州以西更是西华,西华出了很多军将和官员,乡绅仕宦的势力极重,他们组织起来,可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为何明廷不将这些民勇组织起来?”

  红娘子不太懂政治,只觉得崇祯老儿很笨,面对这么笨的敌人,她很庆幸。

  “该是害怕吧,毕竟民勇不是官兵,若是受了我们的蛊惑,几十万大军变得不可靠,那麻烦可就更大了。上古牧野之战,秦时关中之战,倒戈之军的害处,更甚当面之敌,在下觉得,明廷敢让州县自组民勇,已是下了大决心。”

  罗虎说得通透,红娘子泛着玉眸,还是没太明白。

  但她明白了一件事,就这么硬生生打下去,绝不是办法。

  不说自家损伤剧增,乡民无辜也死难甚重,她相信李岩也不愿见到这样的景象,因为河南也算是李岩的家乡。

  所以她想再试试劝降,实在不行,干脆从陈州撤出来,罗虎也赞同。

  磐石旅诸将敬畏红娘子,却不愿从付出了上百条人命的陈州城里退出,他们不敢当面直言,一面执行围困城中之敌的命令,一面联络白莲教的绿姑,希望她能给红娘子提提意见。

  绿姑跟红娘子乃是义结金兰的交情,甚至还多次救过红娘子的命。

  她的话,红娘子听得进去。

  “这不仅是枪炮之战,更是人心之战,姐姐……大王在扬州府谋划的该就是此事,但在此之前,陈州最好能拿下,左良玉正在重新聚集河南兵马,有了陈州,我们就有了一条坚固的前沿防线。”

  绿姑很快便赶了过来,对她们白莲教来说,陈州必须拿下,这样他们白莲教才能解救更多的白莲教教众,也更加方便白莲教串联,与大乾救民军一起瓦解明廷未来的攻势,也能更有效的遮蔽后方。

  “李岩就直说我是妇人之仁,不适合带兵吧。但既然现在我还是主帅,就得由我担责,若是陈州决意不降,我还是想放弃。等大王料理出了人心之战的头绪,再来收陈州也不迟。”

  红娘子知道自己是感情用事,但她迈不过心头那道坎,依旧有她的坚持。

  “我估计大王正在头疼另一件事,暂时还顾不到大乾之外的人心,给磐石旅划下西进界线,也是有此考虑。”

  绿姑还在劝说,虽然这一次大乾并不是集结主要兵力进攻河南,但是毕竟中原地带,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若是不能取得陈州,防线就无法形成互相拱卫的态势。

  而且现在大军已经打入城里,就这么放弃,着实有些可惜。

  “另外之事?”

  红娘子有些担忧的。

  同时也越发觉得,当初没有在沂蒙大山坚持,而是选择退避到底是有多么的明知。

  她光承担这一路的军事,就觉心头沉重,晚上觉都睡不好。

  现在想想,他的男人李岩,以及大乾国主楚行,要担负着千万人的未来,真的搞不懂,他们这些男人的心脏,到底有多么的坚韧,才能坚持下来。

  “跟乡绅要钱啊,跟商人要钱,我听说大乾的各路将军,以后的心思,都是放在怎么跟大王要银子,要队伍待遇这件事情上,而大王更是将心思放在怎么为大乾朝廷搞到更多钱的事情上。就我那姐夫,每天少不了为国主出谋划策。”

  “人家伪明现在都笑话咱们大乾,说咱们改不了土匪习气,把朝堂改成了山寨,把臣民当成了两脚羊。”

  绿姑开着玩笑,大乾国主回扬州府也有一段时间了,他们白莲教的活动经费早就明朗了。

  不过他们白莲教是属于为朝廷获取真金白银,最后由朝廷重新分配的,在朝堂上虽然见不得光,但是却也比较硬气。

  不过即便是再硬气,最后能分到多少钱,还要看楚行具体收入如何。

  打仗就要面对无辜死难,治政就得如吝财掌柜,军政两面凑在一起,都不是让人舒心之事,红娘子更觉难受,造反一事,果然不是她所想的那么简单,就靠一腔慷慨热血。

  但红娘子不是虎头蛇尾之人,她从来都有始有终,知道绿姑和诸将都反对退出陈州,她准备沉下心思,好生劝抚众人。

  这矛盾还没浮出水面,劝降似乎有了效果,困守陈州城内一隅的残敌派来了使者,被侍卫引入大帐,看清了来者面目,红娘子脑子嗡地一下麻了。

  高玉亮?

  她昔日的救命恩人?

  自己年少无知,差点成亲的对象!

  一个因为自己用弹弓射瞎了朝廷命官,还曾经为他不惜身价,四处奔走,最后无可奈何,悍然劫狱的男人。

  “两军交战,妇孺受累,大王就算拿下陈州,可一城白地,于大王也无好处。听闻大王仁义,我等商绅商议,欲汇捐钱粮,慰恤大王大军,求得大王退兵。”

  高玉亮进得大帐,不敢抬头直视帐中正座的蓝衣军将,俯首道出来意。

  大乾军劝降,城里民人商绅已是想降了,陈州知州一干文武官员还压着众人要负隅顽抗,两边争执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