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812章 请君出巢


  而从马士英以及何腾蛟所面临的压力来看,基本上也是可以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目前大乾王朝和明王朝的实力对比,其实已经是发生了变化。

  经过了数年的持续战争,救民军在实力上,其实已经是超越了南方前线的明军各部。

  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三兵团加起来,拥有六个步兵师、六个混成团、四个重炮营等主力部队,总兵力都是超过了十四万人。如果再把湖南和江西两地的五个补充旅算上的话,那么就是十六万兵力。

  然而对面的明军呢,他们的总兵力自然是更多的,算上卫所兵和临时征召的青壮,恐怕都超过五十万,但是能打的,其实远远没有这么多。

  马士英所部十万人,何腾蛟麾下的大约有十五万人。

  双方在主力部队的兵力上,其差距已经是没有去年这么大了。

  然而明军即便是还占据了兵力优势,但是在人员素质以及装备上的差距却是比较大,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野战炮等重型火炮,对面的明军顶多也就只有大乾的三分之一左右。

  当然了,明军的的碗口炮、佛郎机炮等散弹炮的数量众多,是超过了大乾救民军陆军的散弹炮数量的。

  双方的这些差距,也就造成了双方战斗力的差距比较大,而这,也就抵消了明军的兵力优势。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明军也不会一直都是只能被动防守,而不敢主动发起进攻了。

  马士英按兵不动,何腾蛟也就只能靠自己了。

  下了决心的他也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姿态率军南下,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南下!

  而这个情况,不用多久就是被大乾救民军陆军的侦骑所得知,然后飞马报给了第五步兵师的陈二黑。

  得知何腾蛟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后,而且还是朝着自己的宣城而来的时候,陈二黑就是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了。

  一方面是加速巩固宣城的城防,一方面也是派出了快马报告给陈先赟。

  在快马的拼死追赶下,陈先赟很快就是得知了何腾蛟率军南下的消息,当即就是对李岩道:“你看,他们不就是出来了嘛!”

  “走,我们掉头北上,我们就在宣城和何腾蛟决一死战!”陈先赟说这话的时候,却是已经没有了以往的那种风轻云淡,而是少有的露出了慎重之色。

  他这二十多天的谋划,各种行动不就是为了把何腾蛟给逼出金陵城嘛,现在他终于是出来了,但是何腾蛟率领十万大军南下了,接下来一场决战不可避免。

  而这种决战,双方的什么计策都是没有了用处,比拼的就是谁的兵力多,比的是谁的火炮更多,比的是双方的真正战斗力。

  毕竟在这种双方惨重兵力达到十万多人的战略大决战了,任何的阴谋诡计都将会在大军的碾压下成为粉末!

  陈先赟虚晃一枪,没有去杭州而是率军返回宣城了,何腾蛟现在自然是不知道,不过估计过几天也是会知道的,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了。

  何腾蛟既然带着十万大军南下,就是没有想过空手回去!

  此去,要么重创甚至歼灭伪乾贼军第二兵团主力,要么是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这一战,将会直接决定江南这个繁华之地的归属!

  甚至都会直接影响后后续乾明争霸的局势!

  而这一切,不管是身在扬州的楚行,还是在紫禁城的崇祯皇帝,都是不知道的。

  虽然说双方前线的将领都会频繁向后方传回消息,但是这些消息却是会延后的,从江南到扬州、紫禁城,没有个七八天功夫甚至更久,根本就到不了。

  现在的楚行甚至都还不知道大军已经是拿下宣城,更加不知道陈先赟已经是正在杭州城外虚晃一枪。

  崇祯皇帝同样也是不知道,江南局势已经是面临着最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刚刚收到何腾蛟在十天之前发往京师的折子,折子上何腾蛟还是信心满满的说:

  虽然贼军连番进军徽州府和宁国府等地,但是贼军连续奔袭数百里,已经是强弩之末,等贼军来到金陵城下的时候,他就会率领大军死死的纠缠住贼军主力,然后让安庆守军南下截断贼军的补给线。

  到时候,大捷可期!

  但是双方的最高层,都是没有想到,短短数天之内,江南局势的变化就是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而带来这种变化的人,正是陈先赟!

  他通过一连串的战术变化,以奔袭杭州威胁何腾蛟率军出城南下决战!

  而这,几乎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何腾蛟明明知南下凶险无比,但是却不得不南下!

  十月份的最后几天,双方的大军都是在进行高速的机动。

  而且双方的运动方向又是出现了改变,十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三十日,陈先赟通过快马传令陈二黑,让他放弃宣城然后继续东进抢占建平。

  而他自己,也是带着大军北上广德。

  十一月四日,明军的少数骑兵部队抵达宣城,发现宣城已经空无一人,当即飞速报告给已经在溧阳的何腾蛟大军。

  而何腾蛟迅速的意识到,贼军可能想要汇合,当即就是率军继续从溧阳出发!

  十一月六日,何腾蛟的前锋骑兵发现贼军已经占据建平,而且攻占此地的贼军,就是他们之前的目标贼军第五步兵师,随即何腾蛟的大军前往建平。

  而不用多久,何腾蛟的侦骑也是发现了从广德北上的贼军第二兵团主力,而此时,他已经是来不及先围攻建平贼军了。

  是继续围攻建平还是说直接摆开阵势,然后迎战敌军主力,又或者是退回溧阳?

  何腾蛟麾下的将领们争吵了足足小半日,争论来争论去,分歧重大,但是他们的争议却是没有丝毫影响到何腾蛟的决定!

  因为何腾蛟早就已经决定想要直接率军继续南下,不去围攻建平,更不撤退,直接就是和贼军的主力决战!

  继续攻打建平,恐怕就会掉入贼军的前后夹攻的陷进里。

  此外他们大军现在的士气还算不错,而且将士们也都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但是如果现在还没有见到伪乾贼军呢,就是灰溜溜的逃回溧阳,士气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失。

  而更重要的是,人家伪乾贼军又不傻,现在自己撤退了,人家后头一路追赶的话,这撤退一个搞不好就会变成大溃败!

  所以撤退,也不在何腾蛟的考虑范围之内!

  当初从金陵城率军出城,他就知道这一战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风险极大的,而现在的情况虽然和当初的预料有所偏差,但是也是八九不离十,还是要打一场而已!

  所以他最后是力压众将,决定就在建平城外摆开阵势,和伪乾贼军决一死战!

  此战如胜,那么一切都好说,但是如果战败,那么何腾蛟就会派人把提前写好的奏折送到紫禁城去。

  这份折子的字数很多,但是其他的话都是废话,何腾蛟真正想说的只有两个字:议和!

  建平城外数里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已经荒凉了许久。

  此时却因为来来往往的明军将士喧闹起来。

  两天前,明军抵达此地,然后就是占据了这座据传已经荒废了半日的寺庙,何腾蛟的大本营,暂时就设在此地。

  何腾蛟带着大军之所以来这里,那是以为伪乾贼军已经占据了建平,同时在城内以及城外都是部署了大军,再往前数里的话,那基本都能直接到城下了,他的大军远道而来,自然是不可能傻乎乎的直接跑到城下,然后派出个大将和伪乾贼军的大将单挑。

  因为那样的话,估计迎接何腾蛟的是无数的炮弹!

  所以何腾蛟就在此地让十万大军停下,然后扎营休整,大战将近,他需要让将士们吃饱喝足了,同时也是需要做好各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