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八百九十章 吾王仁德


  这个时候,美洲已经是被欧洲人发现了,并且建立了殖民地,北美洲还好一些,但是南美的话,基本上已经是成为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天下,即便是北美,广阔的墨西哥地区也是已经成为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

  但是在南边的澳洲大陆,却是还没有被人发现,是地球上,目前最后一块空白的处女地,而且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当地的土著并不多,一百万都不到,而且是游牧民族,并没有固定的居住地。

  这对于建立殖民地,然后把这片大陆彻底纳入本土范围是一件非常有利的因素。

  因此这片大陆,早已经是被楚行内定为大乾王朝的领土了。

  为了避免引起欧洲人的争夺,楚行打算悄悄进行,尤其是目前大乾海军的实力还是有些弱,还无法进行大规模殖民之前,他需要把澳洲进行保密,现在只是探索安全而隐秘的航线,然后建立殖民地并开始移民,等拥有一定实力之后,再进行公布。

  因此他传下密旨,让军情司南下寻找澳洲,探索安全的航线,并建立初步的殖民地,而后续,大乾将会继续派遣船只携带大量无地的农民以及各种被判处流放的罪犯南下澳洲进行殖民,把澳洲变成大乾王朝的真正领土。

  楚行对澳洲的定位,并不是殖民地,而是本土!

  澳洲,将会是大乾王朝用来解决人口过多,土地过少而造成的土地矛盾的终极解决方案,这一终极方案的范围也不止澳洲,还有南洋、北美、南美等地区。

  人多地少怎么办?自然是想办法抢更多的土地啊!

  是的,楚行从来都没有把解决土地兼并的希望放在内部的改革上,因为再怎么改革,土地还是那么多,而人口在和平时期里是会越来越多的,等人口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管你怎么改革,土地问题都会暴露出来,而且还是无解的。

  除非人口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重新恢复到人少地多的局面!

  这也是华夏数千年的一个死循环,王朝初期,经过战争后人口不多,土地多,所以是人少地多的局面,然后随着时间的过去,人口逐渐增加,人口数量和土地数量达到一个比较平衡的点后,人们可以吃饱饭,经济也比较好,这就是所谓的各种盛世了。

  盛世过后,人口持续增加,土地还是那个土地,然后各种问题就来了,战争往往就会爆发,如果王朝挺过去了,人口会顺利减少,然后继续恢复,就是各种中兴!

  中兴若干年后,人口又多了,土地问题再一次爆发,伴随而来的就是战争,而这就是王朝的末期了!

  等王朝撑不住后,轰的一声,王朝覆灭了,新的王朝将会成立,然后进行新的循环!

  数遍华夏数千年历史,基本逃不过这一个死循环!

  而这个死循环,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有限的土地养不活太多的人口!

  所以楚行给大乾王朝准备的解决土地问题的终极方案就是一个字:抢!

  土地不够,那就去抢!

  生产资源不够,抢啊!

  市场不够,抢啊!

  抢到了土地后进行大规模的移民,移民后效仿后世的美利坚,实施各类东进、西进、圈地运动,最终目标是让当地的华夏人口比例占据当地总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如果当地有一万个华夏人,那么当地的土著只能剩下一千个!

  如果当地只有一千个华夏人,那么当地的土著绝对不能超过一百个!

  军情司的王靖弇,就是肩负着南下寻找澳洲,并在找到澳洲后,初步开辟殖民据点的重任,为了保密,军情司方面甚至都不打算让大乾西洋公司参与进来。

  就当大乾西洋公司的船队南下西进的时候,金陵城,楚行也是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

  而这一次的改革浪潮,并不是商业,也不是工业,而是农业!

  虽然土地问题在内部不管怎么改革,最后都是瞎扯淡解决不了,但是楚行现在要做的却是暂时性的缓解土地问题的爆发。

  要知道大乾王朝的崛起过程中,实际上人口并没有大规模的减少,和很多王朝新建立的时候,人口很少,土地过多不一样,大乾王朝的崛起过程中,因为战争并没有来回拉锯,大乾王朝都是稳扎稳打,而且通过连续的多场决战从而击垮了明王朝,而在占地某一片地区后,大乾王朝的统治力非常的强悍,也就没有导致各种战后的动乱。

  因此,虽然战争中有无辜民众死伤,但是整体上来说,人口并没有减少,而这也就让大乾王朝面临着和明王朝一样的问题:人多地少!

  对此,大乾王朝的初步办法就是统一农业税,以遏制大规模的土地兼并,同时把抄没的大量明王朝时期的宗室土地,士绅土地以租代购的方式,分发给大量的无地农民,并且大力扶持、鼓励开荒!

  通过这几个办法,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缓解了部分土地问题,但是,这依旧不够!

  人多地少的局面,绝大部分农民生活困苦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楚行打算继续深入化改革!

  而这一次改革,他是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当然了,并不是向海外移民,目前大乾王朝还没有这个实力,移民的目的地乃是国内其他尚未充分开发的地区。

  即便是现在的大乾王朝,通过了以租代购的模式,让一大批的无地农民成为了自耕农,但是无地的农民依旧众多,而说实话,目前该抄没的土地基本上也是抄没的差不多了,楚行总不可能说直接把众多的大地主一股脑抄没了,要知道,之前发对大乾王朝的地主基本都已经抄没了,而剩下的要么是支持大乾王朝的,要么是不反对,老老实实当地主的人。

  虽然说在君权高度集中的大乾,楚行只要说一句干掉天下所有大地主,下头的一群官员们会抢着去做,但是这却是没有必要,这样的话,百分百是会造成天下动荡的。

  后世的太平天国是怎么完蛋的,就是因为他杀地主士绅实在是太狠了,并不是采用打压一部分,拉拢一部分的策略,而是不分三七二十一,通通都干掉,让那些想要喜迎王师的士绅地主们都是不敢喜迎王师了。

  不想死,那自然是拼命抵抗啊!

  所以那个时候的士绅地主阶层,那几乎是出钱出力拼死抵抗,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最后把太平天国给活生生的耗死了,让满清鞑子捡了个大便宜!

  倘若当年太平天国对待地主的政策稍微缓和一些,哪怕是只杀掉九成,留下一成,那么结局都有可能得到改变,至少,满清王朝是极有可能被彻底干掉的。

  所以自从东镇庙时代开始,楚行基本上就是确定了对待士绅地主阶层的政策,那就是‘分化’,杀掉一部分,拉拢一部分。

  目前这个政策还是相当成功的,早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士绅地主阶层都是对大乾王朝喊打喊杀,一口一个伪乾,一口一个楚贼,但是现在,在大乾王朝的分化政策后,统治区内的士绅地主阶层很多都已经是把我大乾,国朝,朝廷,圣君,圣天子之类的称呼挂在嘴边了。

  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越来越多的士子来参加大乾王朝的科举。

  礼部那边预测,今年的各省秋试,参考的士子数量极有可能翻倍增加,尤其是直隶地区,参加科举的士子极有可能超过其他诸省的总数。

  而等到明年的会试,参加的士子也将会翻倍增加!

  如此诸多的现实情况,楚行是不可能杀光所有地主抄没他们的土地的,就算是占有了一万亩土地,但是只要他老老实实交税,不反抗大乾的统治,楚行也是不准备动他们。

  但是在一些人多地少的地区怎么办,在海外大规模殖民时代之前,楚行能够做的就是国内移民了。

  如今很多省份的人口其实非常少的,比如两广地区,加起来也就一千万人左右,湖广地区的人口也是不多,而上述地区,都是有着大量的地区可供开发,比如广西的好几个小平原,哪怕是到了后世那都是粮仓级别的地区,而广东的珠三角地区,同样是重要的农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