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70章 额哲的办法


  当草原的骑兵前后冲上来了三个波次后,后方指挥战斗的一个蒙古中年壮汉将领就是皱起了眉头,此人放在草原上,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林丹汗长子,身为林丹汗的长子,他是林丹汗的天然继承人,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是跟着林丹汗南征北战,战争经验相当的丰富。

  林丹汗要派兵截断第九兵团主力部队的后勤补给线,如此重任能够交给谁?自然是交给他颇为信任的长子额哲。

  林丹汗让额哲率领其本部三千,此外又是从林丹汗的亲军里拔掉了两千嫡系,一共五千大军出征袭击救民军粮道。

  这五千骑兵,可不是什么旁系部落的炮灰骑兵,而是土默特部的嫡系骑兵,林丹汗用来掌控右翼三万户的主要武力之一。

  如此的嫡系骑兵,所配属的马匹以及武器,自然是相当不错的,也是林丹汗父子最为忠诚的力量,然后这种他麾下最为精锐的骑兵,前面的三个波次的冲锋里,竟然是十去其二!

  这仗不好打啊!

  当即只见他对身边的属下说了几句,然后他身后的亲兵就是吹响了号角,这是他们的撤兵信号!

  第四波冲上来的草原骑兵,听到号角后,都已经是冲到了将近百米的距离了,不过他们并没有继续往前,而是选择了直接转向撤离!

  冲锋之初疾驰如风,撤退的时候也是没有丝毫的停顿,由此可见额哲治军也是颇有一套的。

  第四波草原骑兵本土直接侧退,而在他们之前,三个波次的草原骑兵加起来将近千骑,但是倒在冲锋途中的蒙古骑兵至少已经是有两百之数!

  大量被打下马的蒙古骑兵并没有第一时间死去,而是躺在地上哀嚎着,他们的战马在战场上或是漫无目的奔跑,或者是原地停下来在主人的身边,看着主人在痛苦中哀嚎,然后逐渐死去。

  前后三波千骑冲锋,死伤却是达到了两百之数,伤亡率达到了百分之二十,这种伤亡数字即便是放在旁系的炮灰部落骑兵里,那也是一个相当恐怕的数字了,更不要说,这些骑兵都是土默特的精锐!

  如此大的战损比,即便是久经战阵的额哲,也是由不得皱起了眉头!

  上一次他率军作战,打出这么打战损比的时候,那还是年初和瓦剌人的大决战,但是当时他是率领三千本部骑兵,朝着瓦剌人的五千多骑兵发起了冲锋,不是这种骑射冲锋,而是真正的马刀冲锋,冲上去就是你一刀我一刀互砍的那种!

  最后,他的三千本部骑兵死伤达到五百多人,但是瓦剌人的五千骑兵却是被他打的直接崩溃,死伤过半!

  然而今天呢,这战斗远远谈不上壮烈,己方的三波骑兵冲上去,弯弓射箭,对面的大乾陆军也只是开枪开炮,交战所持续的时间其实非常的短暂,从下令进攻到下令撤退,前后持续的时间也就一刻钟左右。

  如果从第一波的骑兵进入到五百米距离,大乾陆军开始炮击开始算起,严格上来说,双方真正交战的时间顶多持续了一分多钟而已!

  然而在这一分钟里,己方骑兵就死伤了两百多。

  对面的大乾陆军死伤虽然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但是估计也就是两百多人,绝对不会超过三百人。

  也就是说,刚才的交锋里,双方的损失是半斤八两,差不多!

  但是,你要知道,大乾陆军死伤的只是步兵,随便一个青壮农夫训练了三个月都可以拉上战场的步兵啊!

  而蒙古人死伤的却是骑兵啊,而且还是涂抹·土默特部里经历了无数战斗才历练出来,每一个都堪称是精锐的骑兵啊!

  而且更关键是,额哲根本就看不到对面的大乾陆军有任何退却,阵型出现松动的迹象。

  面对这种情况,额哲只是略微皱眉下令撤退,而是没有当场情绪失控,那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看着第四波骑兵安然无恙的撤回来了,额哲并没有第一时间率领全部大军撤退,虽然刚才的一波进攻有点吃亏,但是还没有让他就此率军撤退的程度。

  毕竟对于五千大军而言,死伤两百,并不算什么,刚才选择让第四波骑兵取消进攻退回来,只是因为他发现了这么打下来不行。

  己方的骑射攻击,虽然也造成了对方的部分伤亡,但是他们却也是给自己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双方的伤亡保持在一比一,而这种战损比是额哲所无法接受的。

  他换一种战术,改变目前这种该死的状况。

  额哲选择了暂停进攻的时候,郝梦祥却是露出了笑容,刚才的这一场防御作战,他是非常满意的!

  用两百步兵换两百骑兵赚大了,如果今天有机会,他宁愿用手底下的一整个辎重团去换取对面的两三千骑兵!

  因为不管从那个角度来看,和对方拼消耗,而且是一比一交换这种事,对于大乾陆军来说都是占便宜的。

  可惜的是,估计对面的蒙古人不会给他这种机会了。

  “继续维持防守阵型,收治伤员!”郝梦祥知道,对面的蒙古人估计一时半会的是不会发动进攻了,不过己方却也是不能松懈。

  防御阵型还是需要维持的,不然的话,对面的骑兵冲过来再想要变阵可就来不及了。

  己方收治伤员的时候,顺手还把蒙古人遗留的部分马匹给收拢了过来,不多,只有十来匹而已,虽然死伤的蒙古骑兵不少,但是大部分的马匹都是跑开,或者干脆是死伤了。

  战场上,大乾陆军的枪炮可是不分是人还是马的,而是采取覆盖射击,理论上来说,马匹受到的伤害几率要比骑兵本身要高得多。

  收治了伤员后,郝梦祥让孙海涛那边派人,帮忙把伤员都是抬到运输辎重的四轮马车上,让军医们直接就地救治。

  不过怎么说了,能救的也就还有一些轻伤员了,那些重伤员的话,以目前的医疗条件基本是无能为力,只能是靠着他们硬坑,能够扛过去就能活下来,抗不过去的话,就只能成为阵亡人员里的一人了。

  和郝梦祥对于死伤将士基本无动于衷,甚至脑子里还想着有机会就继续拼消耗不一样,孙海涛看着伤员被陆续抬回来,心中却是有些感叹。

  刚才短短的几分钟交战里,就是死伤了两百多人,而这两百多人里,有不少人都是当场被箭支射中要害战死,还有部分人是重伤,剩下的百人左右则是四肢等非致命部分受伤。

  但是即便是那些受到轻伤的士兵,想要活下来也是不容易的,因为一不小心伤口就会感染,一旦感染了,到时候截肢什么的都是轻的,重者是会死亡的。

  为什么只是受到箭伤也会感染?

  因为箭支上的箭头可不是光滑洁净的,生锈的箭头一大堆,有些箭头甚至都有倒刺,而且箭头往往会浸泡屎尿这些,再不济也会临战之前把箭头插入泥土里,为的就是击中敌人后让敌人受到感染。

  当然了,箭伤对比子弹的伤口来说,那也是小巫见大巫了,铅弹的伤口可是相当恐怕的,铅弹击中人体后很容易发生翻滚,造成空腔效应,同时铅弹头比较软,很容易碎裂,因此击中人体后,铅弹往往是碎裂成很多块,同时铅弹击中人体后,也会把衣服上的织物一起带入体内。

  因此清理铅弹的伤口,那是非常麻烦的,别说十六世纪的医疗条件了,就算是放在现代医学来,清理铅弹的伤口也是想当麻烦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铅弹的致死率那么高的缘故!

  两百多蒙古骑兵里被铅弹直接命中的部分蒙古骑兵,不出意外的话大多都是活不下来的。

  相对比而言,大乾的伤兵们要幸运的多,只是也好的有限。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孙海涛很清楚这一点,当时真的看到上百名伤亡被抬回来,不断的发出哀嚎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的叹气,这些可都是大乾子民,陆军将士啊!

  不过,虽然有所叹气,但是他却是没有生出什么为什么要打仗,能不能不打仗之类的心思,他固然有恻隐之心,但是也只局限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