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76章 陷入险境


  东胜城内的秦泷却是相当的惬意,经过数月苦战,他终于是在东胜城站稳了脚跟。

  为了在这里站稳脚跟,那可是相当不容易,耗费的物资无数,为了维持补给线,死伤的将士都超过万人了。

  但是,虽然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这东胜城总算是给修起来了,而对刚修起来的东胜城,他可是有着相当大的信心。

  这个东胜城,可是和明军时代修筑的普通城市截然不同,如今的东胜城,那就是一个超级大号的棱堡,而且核心建筑都是使用从国内千里迢迢运输过来的水泥,防护力相当惊人。

  这么大号的棱堡,挤一挤至少可以容纳三万人将士作战。

  当然了,现在的东胜城依旧非常简陋,只是具备了最基础的军事防御能力,说白了,其实也就是土垒棱堡的翻版,只不过更大一些而已,物资补给都还是需要通过补给线运输过来。

  如果是想要长期驻防的话,那么就需要在此地进行屯垦了,毕竟几万人吃饭所需不是个小数目,补给线维持起来太过困难了。

  然而即便是有众多的困难,但是秦泷却是觉得,这已经够了。

  有了这个东胜城作为依托,那么他就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到时候他倒是要看看这些蒙古人能够拿自己怎么办。

  不用多久,他就是召集众将,开始发布相关的命令了。

  他命令部队做好准备,准备继续修土垒棱堡,往哪修?往北边修,北边是什么地方?阴山!

  如果修成了第一座,那么就继续修,一直修到阴山,到时候会出现什么状况?直接看地图就知道,到时候会把整个土默川一分为二,同时会彻底切断土默川和河套地区的联系。

  但凡是有点智商的人都会知道,一旦被大乾陆军搞成的话,将会对蒙古人造成什么影响。

  如果东胜城是一颗巨大的钉子,那么这一条秦泷准备修起来的土垒棱堡防线,结合原有的棱堡防线以及东胜城,将会形成一条巨大的锁链!

  彻底勒死蒙古人!

  当林丹汗得知东胜城的南乾蛮子又是跑出来,而且还是带着诸多工具和材料,直接跑到了七八公里外的地开始施工筑城的时候,林丹汗一开始还没搞清楚这些南乾蛮子到底想要干嘛。

  但是林丹汗也是个雄主,只是疑惑了片刻后,瞬间就是在脑海里勾勒出来了一副恐怖无比的场面!

  一条从大同府延伸到东胜城,又从东胜城延伸到阴山的棱堡防线,这第一条漫长而巨大的防线,表面看似乎没有和长城那么恐怖,但是沿途的堡垒却是多达数十个,而且每个堡垒都是易守难攻,距离也不远,能够彼此支援。

  等后续稳固了这些棱堡后,估计那些南乾蛮子就会修筑一条新的长城,把各个土垒棱堡连接起来。

  到时候,这将会是一条能够把整个土默川、河套地区切割开来的防线。

  这样的一条防线对于蒙古人能够造成什么样的威胁不言而喻,那是相当恐怖的。

  脑海里浮现了这样的场景后,林丹汗就是知道,自己只剩下了两个选择,要么选择彻底退出河套和土默川地区,要么是选择攻克东胜城,打断大乾伸向草原的这只手。

  退出河套、土默川是不可能退的,退了他的右翼三万户就是等于失去了根基,一旦失去了根基,恐怕整个右翼三万户都将会无法在草原上立足。

  如果不退,那么就只能拼一把了。

  但是直接强攻东胜城,那绝对不是明智选择。

  沉思半天后,林丹汗着急了众将,然后下达了命令,撤兵!

  他们要从东胜城外围撤退!

  撤退后,直接灰溜溜的北逃吗?

  绝对不!

  相反,他们南下了!

  要强攻拥有两万人驻防的东胜城,哪怕是林丹汗把全部兵力投入进去,也不见得能够攻克,但是南边的那些简陋得到土垒棱堡,却是没有这么强悍的防御能力。

  虽然攻打起来很困难,但是只要舍得付出数千人的伤亡,拿下来是肯定能够拿下来的,然后在这里堵死南乾蛮子的补给线,迫使南乾蛮子调动兵力。

  在南乾蛮子调动兵力的过程里,在草原上把他们逐一击溃。

  这样,才能够最大的发挥出现己方的骑兵优势!

  林丹汗这么干,秦泷却是没有觉得意外,他之所以派兵外出向北继续筑城,可不是真的再修一条上百公里的防线,而是摆出这个姿态,迫使林丹汗做出改变。

  最好是迫使林丹汗强攻东胜城,当然了,林丹汗不傻,他没有选择攻城,而是选择了袭击后方,这同样也是在秦泷的预料之内。

  当即他就是传令部队道:“传令骑兵兵团,严密监控蒙古人的主力部队动向,同时向后方传令,让各堡严防死守,再第一兵团集中兵力待命!”

  “传令本部各部,准备好出击战斗!”

  林丹汗南下了,极大的可能性就是去袭击并彻底截断补给线,而且林丹汗肯定也是知道,派去的人少了不顶用,万骑兵力都没用,想要彻底封锁第九兵团的补给线,少说也得汇集两三万的重兵。

  不然的话,打下来了他们也守不住!

  筹划了几个月,终于是一步一步把蒙古人逼上了打决战的程度,这可是让秦泷相当的兴奋。

  本来他的计划就是利用前期的筑城,修防线,迫使蒙古人在东胜城和他进行决战的,虽然如今的决战地点不可能是在东胜城,但是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

  只要是打一场大规模的决战,那么对于他的第九兵团来说好事。

  随着秦泷的命令传递下去后,第九兵团本部、骑兵兵团以及第一兵团的各部队都是严阵以待,同时也是进行一定的机动,避免各部主力太过分散,给蒙古人各个击破的机会,但是他们的机动依旧是围绕着防线进行的。

  南乾蛮子的应对,林丹汗没有管,本来他还是留了个后手,想要趁机调动南蛮子在东胜城的主力部队,然后派偏师偷袭东胜城的,但是发现,南乾蛮子的主力部队虽然南下了,但是城内依旧有五千兵力驻防。

  五千兵力驻防的东胜城,没有个两三万的兵力,根本就别指望能够攻城,他留下的偏师不过万骑左右,根本就没指望,所以很干脆的又是把这支偏师给抽调了回来。

  此时从地图上来看,就可以看见,大约五万骑兵整个呼啸南下,而在后方,则是大约一万五千人的第九兵团主力部队,第十三步兵师。

  在第十三步兵师的侧翼,则是骑兵兵团大约一万四千名骑兵!

  而在南方的各城堡,大多也是拥有近千人不等的部队驻防,在更南方的长城附近,则是国内派来增援作战的一个主力步兵师和两个预备师所组成的第一兵团。

  这个第一兵团,并不是军方的固有编制,而是属于临时编制,专门为了这一次战役而设立的临时编制,而且还是属于第九兵团内部的临时编制,并不是什么正式的番号。

  就和骑兵兵团一样,直接嫡属于第九兵团指挥,其部队也是第九兵团所辖各部抽调而来,其第一兵团司令,也是由该部主力第八步兵师的师长兼任。

  兵团模式,这也是最近这几年大乾陆军所搞出来的一种尝试,类似于早些年的暂编旅、暂编师,都是属于专门为了某场战役而专门设立,嫡属于军直辖的临时编制。

  这是因为大乾陆军的军级指挥部,已经是逐渐演变为战区司令部,不再是早年的那种野战兵团司令部了,虽然所辖的部队数量可能不大,但是不管所辖的部队多少,其任务都是负责某一个方向、地区的作战任务,但凡是进入该地区作战的部队,都是归属该军管辖。

  这样一来,也就可能导致在战争时期,某个军的规模会变得非常庞大,比如第九兵团,如今所辖的部队就拥有了三个主力师、七个预备师、两个炮兵旅、两个骑兵师、七个骑兵团,同时军部还有工兵团、舟桥团、军医团等专业辅助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