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79章 骑兵对战


  因此通常情况下,在大部分的部队里,传令兵所乘骑的马匹都是要比骑兵部队的要好,第一枪骑兵团除外,他们的主力坐骑都是清一色的最顶级的中亚马或者是阿拉伯马。

  传令兵乘骑着高大的中亚马一路狂奔,与此同时,第一骑兵师和第五骑兵师那边,也是开始准备行动了。

  大乾陆军的命令传递系统,乃是旗语和传令兵传递相配合,为了避免出现命令传递的差错,每一道命令都必须有两个旗语手发出旗语,旗语一致才能执行。

  同时,在战场上,传令兵也会乘骑快马前往传递命令,这是加的一道保险,如果旗语传递失误,传令兵的亲自传达就能够及时的避免失误,避免更大的损失。

  当然了,战场上瞬息万千,有时候也不可能等待传令兵抵达,因此大部分时候,作战行动都是直接通过旗语命令传递,部队接到旗语命令。

  传令兵的亲自传递,只是加一层保险而已。

  所以,第一骑兵师和第五骑兵师接到旗语命令后,就已经是开始行动了!

  第一骑兵师的骑士们开始在军官的命令下,分成了前后好几波,基本上以标准骑兵团为单位,形成了多个庞大的骑兵方阵。

  其中一个骑兵方阵最前方,为首的一个上校得到了命令后,他就是直接翻身上马,然后朗声道:“上马!”

  顿时,他身后的骑兵们齐齐上马,整整齐齐的跨坐在马鞍之上!

  “慢步前进!”

  随着他的命令持续下达,他身后的副官则是大声重复着他的命令:“慢步前进!”

  话音落下,身后穿的军服和普通骑兵不太一样的传令兵吹响了手中的号角,号角的比较平缓,这是代表着慢步前进的命令,后方各步兵队的军官们,也是各自大喊着慢步前进的口号!

  顿时,这八百多骑兵,就是开始缓步前进,这八百骑兵也是前后分成了足足四波,而每一波都是一个骑兵队,每个队的兵力,军官和普通骑兵乃至辅助骑兵,传令兵什么的加在一起,大约两百骑。

  每个骑兵队的前后距离大约间隔了二十多米,这个间隔里,后一波骑兵的指挥官就在最前方,指挥官的旁边就是连接前后波次的传令兵,这些传令兵往往穿着比较特殊的军服,手持号角,准备随时根据前方的命令吹响号角。

  而骑兵们的步伐,则是根据号角的节奏频率来定。

  当连续的急促号角声响起的时候,就是冲锋的时候!

  大乾陆军的骑兵编制,从统一战争开始,已经是经历了好多次的改革,直到去年的时候,才算是确定下来了骑兵的基本编制,基本上一个标准骑兵团,不管是师属骑兵团还是骑兵师下设的骑兵团,又或者是独立骑兵团,理论编制都是一样的,一个骑兵团的兵力就是八百,下设四队,每个队两百,中间是没有骑兵营的编制。

  不过实际操作过程里,师属骑兵团的编制往往缩小化,同时独立骑兵团也会扩大化,比如第三火枪骑兵团,就有千名骑兵。

  而第六胸甲骑兵团,足足两千骑兵。

  第一枪骑兵团也有两千多人。

  但是,骑兵师的骑兵编制,却都是标准编制,说是八百就八百,不打折。

  八百骑兵分成四波缓缓前进,骑兵和骑兵之间的间隔非常小,同时每一排都是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这种严格而密集的队形,乃是大乾骑兵实施骑墙战术的根本。

  在大乾骑兵里,你可以不能在马背上搞各种复杂的花样,甚至连砍劈的战术动作都一般般,但是必须能够保持阵型,不然的话,根本无法和战友协同作战。

  大乾骑兵从来都不讲究什么单打独斗的,而是密集队形冲上去,以密集队形争取局部兵力优势,造成己方几个人干敌方一个的局面。

  如今,第一骑兵师所属的各个骑兵团,就是以这种经典的密集队形逐步上前的,他们的速度并不快,只是马匹的正常的步行速度而已!

  一共四个骑兵团加上一个师部直属骑兵营,总数大约三千五百名战斗骑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箭头,然后缓缓朝着前方的蒙古人前进。

  第一骑兵师的总兵力虽然有四千多人,但是也有部分是辅助兵力以及骑炮兵部队,这些兵力显然是不会直接参与冲锋作战的,参与冲锋作战的只有三千五百骑而已!

  当第一骑兵师各部各自翻身上马开始行动的时候,前方的鞑靼前锋骑兵们也是瞬间动了,他们自然是第一时间就是发现了对面第一骑兵师的异动。

  很快,他们也是放弃了列队休息,而是各自骑上了战马,同时也是动了起来。

  静止不动的骑兵,其战斗力甚至都不如步兵呢,所以不管是防御作战还是进攻,骑兵都是要动起来了,最好是能够冲锋起来,这样不仅仅能够带来庞大的冲击力,而且还拥有绝佳的机动性。

  这些,都是骑兵的看家本事,如果傻乎乎的待着不动,就等于是放弃自己的优点。

  站着不动在地面肉搏,那是步兵的专长!

  第一骑兵师动了,侧面的第五骑兵师也是动了,第五骑兵师参与冲锋作战的兵力大约也有三千五百骑,在第一骑兵师的旁边边缓缓前进,同样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箭头!

  这两个巨大的箭头,并行前进,彼此间隔了大约三百米。

  但是很快,这两个巨大的箭头开始缩短了距离,从三百米很快就是缩短到了两百米,乃至百米!

  对于庞大的骑兵部队而言,这区区百米的距离基本上和没有已经是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这两个骑兵师,已经是汇合在一起,准备共同发起冲锋!

  此时,又是看见最前方的一个穿着高级将官军服,佩戴着少将军衔的中年男子缓缓拔出了腰间的马刀!

  此人正是第一骑兵师师长秦凤凤陆军少将,大乾陆军骑兵总监吴三桂中将的在统一战争时期的心腹爱将,左右手,崇祯九年统一战争结束时,已经是陆军准将,战争结束后熬了四年才晋升为陆军少将,担任第一骑兵师师长至今。

  从龙之时还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壮,如今已经是个三十八岁的中年人了,在战场上厮杀了十几年的他,面对着前方将近万人的蒙古骑兵前锋,丝毫没有畏惧之色。

  当年,他跟着吴三桂打仗的时候,就敢以数百骑冲击蒙古人数千骑!

  今时今日,他麾下有将士三千五百,一旁还有同等数量的友军,总数六千骑兵对阵万名蒙古骑兵!

  足够了!

  缓缓拔出他的那柄金丝指挥刀后,秦凤凤少将朝着身边的副官道:“差不多了,可以提速了!”

  当即他的副官就是朝着身后的传令兵点了点头,当即,后头的传令兵就是吹响了号角。

  颇有节奏的号角吹响后,后方各骑兵团的团长们,也是响应下达了命令:“准备,小跑前进!”

  “严令各部,禁制使用手枪!”

  虽然说都装备了遂发手枪,但是在具体作战,尤其是这种冲锋作战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骑兵都会使用,往往只有前排的骑兵才会使用,后头的骑兵都是直接用刀。

  因为队形过于密集,后方的骑兵们,其实很难有在刚开始接战的时候有开枪射击的机会。

  同时,因为骑兵最后冲锋的速度非常快,从手枪射程的二三十米到直接接战,往往只有短暂的一两秒的时间,骑术以及心理素质不过关的骑兵,往往是开枪过后难以及时的换上马刀。

  所以,这种直接冲锋作战的时候,只有前排一部分最精锐的骑兵才能在使用手枪后顺利的切换为马刀作战。

  这也就导致了,在部分特定场合,尤其是打算直接冲锋去肉搏战的时候,很多骑兵军官都是禁止骑兵们使用遂发手枪的。

  他们更愿意从头到尾使用马刀!

  大乾陆军的骑兵将领,对马刀拥有着绝对的信任!

  他们甚至连长矛,空心骑枪之类的都是彻底放弃了,冷兵器的话就只使用马刀。

  而遂发手枪以及长枪,虽然都有装备,但是一般只有在特定的战术下才会使用,比如说反复冲锋,实施和骑射骑兵差不多的战术时才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