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89章 竞争激烈


  至于缓到什么时候去,自然是等他们找到关键性证据的时候了。

  当赵进得知江南道督察院的调查组返回了苏州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他的以租代卖的操作方式,也是有一定的政治风险点,毕竟这种是对还是错,能不能做,其实他说了不算,督察院说了不说,只有上层乃至大王说了才算。

  如今既然上头虽然没有明说支持他的这种操作方式,但是也没有反对啊!

  当即他也是放下心了,不过也是不敢继续这么搞了。

  反正已经是出让了大小六块地皮,收回了六十三万两银子,这一批钱,已经是足够让他在吴淞江北岸大展身手了。

  于是乎,经过报备申请后,就和当初的商贸区、第一工业区、第二工业区一样,上海特设县北岸开发区也是正式挂牌成立了。

  北岸开发区衙门,其行政级别乃是正六品,大体上相当于普通州府的县级衙门,和商贸区、两个工业区衙门的行政级别一样。

  不过开发区衙门虽然成立了,不过配套的官员一时半会的也不齐,所以赵进是选择了亲自主持开发区的工作。

  这一天,他乘坐船只从黄浦江老城区的码头出发,沿着黄浦江前往吴淞江口,在船头上,他已经是看到了江面上有大量的施工船只正在施工,他们正在河底建立桥墩。

  桥墩将会打桩到河底深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难度不小,但是负责施工的上海码头公司桥梁分公司,在水中施工的经验非常的丰富,他们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建设港口码头的,搞水中施工那是常态。

  桥墩已经是在施工,而大桥的钢铁结构,也已经是委托江南钢铁公司生产,一切都是极为的顺利。

  赵进身旁的官员解说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年底应该就能够初步完工,最迟后年的三月份就能够正式交付使用了,那个时候,刚好也是北岸开发区里的几家主要企业的建成投产的时候!”

  赵进微微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吴淞江大桥的施工,有着众多人盯着,他知道进展就行了,不用详细问太多。

  为了避免干扰到施工,赵进也是没有跑过去就近视察,而是直接吩咐船只继续前进,不用多久,他们的船只就是停靠在一座简陋的码头上。

  这座简陋的码头,其栈桥还是木制,一看就知道是临时过渡用的产物,而在这座临时码头的附近,大量的工人也是正在施工着,此地乃是上海码头公司的施工场地,他们准备在这里修建北岸码头,预计提供大小一共二十六个泊位,其中最大的泊位可以停靠长达百米的大型船只。

  此地虽然如今看起来只是一片工地和几座临时的木制码头,不过以上海码头公司的施工能力来看,顶多三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初步成型,并且有一部分的码头可以使用,一年时间,基本上就能够把整个码头工程做完。

  码头对于北岸开发区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因为北岸开发区临近黄浦江,在工商业的过程里,会有大量的船只运送各种货物进出。

  不仅仅是北岸开发区,实际上整个上海都是如此,而且相当夸张,从商贸区到第一工业区的沿江地带,其实都是属于港口区。

  依托着上海的庞大货运吞吐量,提供码头港口服务的上海码头公司,实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如今哪怕是不用依赖沿江地带的地产开发,光靠码头服务的收入,已经是能够维持该公司的生存了。

  从北岸码头的简陋临时码头上岸后,赵进带着一群官员们坐上马车继续前进,所过之处依旧是一片工地。

  最显眼的乃是各条道路的建设,为了满足工业区以后的庞大货运需求,北岸开发区的道路规划是非常的庞大的。

  规划有两条南北主干道,五条东西主干道,清一色预计采用水泥硬化路面,同时马路的宽度都是达到了三十米以上,其中最大的主干道自然是属于沿江大道。

  这条沿江大道,和商贸区、第一工业区等的沿江大道一样,将会是最为重要的主干道,其宽度达到了四十米,同样是采用水泥硬化路面,分为双向多车道,两边则是人行道。

  中间还有绿化带隔离栏。

  如果只看表面的,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这是后世的现代化公路。

  但是如果实际深究的话,就会发现,这种马路采用的水泥还是比较少的,只是在表面铺设了一层水泥而已,而且里面没有钢筋,这种公路的强度和后世的公路是没法比的。

  没办法,这年头水泥贵,钢筋更贵,铺路的时候用得太多,成本实在太昂贵了。

  不过好在这年头的货运四轮马车载重量普遍只有一吨左右,只有极少一部分是超过一点五吨的,目前的这种水泥路面完全够用。

  开发区内的交通建设,也是目前开发区最大的投资项目,不管是码头还是桥梁,又或者是水泥路,都是第一批的主要建设目标,因为交通才是后续开发的前提。

  如今开发区内的道路施工,只是刚开始,还处于平整路面的阶段,所以到处都是尘土飞扬。

  至于开发区内的其他建筑,基本上还没有开工,唯一正在开工的,那就是码头边上的北岸开发区衙门的办公楼了。

  不过办公楼还没有建好,所以开发区衙门的官员们,目前都是在旁边的一片简易木房里办公的。

  北岸开发区的官员们早已经是齐齐等候着了,如果不是之前赵进吩咐过,不用他们搞什么迎接之类的面子功夫,他们估计都集体跑到码头去迎接了。

  赵进让他们不要去码头迎接,但也不是体谅下属,而是临时码头那边尘土飞扬,大量的建筑材料堆积如山,到处都是在施工,这人一多容易出麻烦,而且到时候,他少不得还要在码头上讲讲话,搞一搞面子功夫。

  他自己可不想在乱七八糟的临时码头就待,所以干脆就是提前吩咐不要让北岸开发区的官员们到码头迎接了。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开发区衙门的所在地,距离临时码头也就一千多米的距离,哪怕是步行也用不了多久,更何况他们还是乘坐马车。

  如今整个开发区都是工地,道路也是临时平整,坑坑洼洼的不说,而且还尘土飞扬,部分道路更是烂泥坑,直接走路的话,恐怕赵进真的是要风尘仆仆了……

  到了北岸开发区衙门所在地的临时办公木房后,赵进就是召集了开发区衙门的十多名已经到任的中低级官员开了个小会,主要是听取目前开发区的建设情况。

  不过到场开会的这十几个官员,都是低级官员,级别最高的也只是个从六品的副区长,至于区长大人。

  不好意思,吏部那边还没有确定下来呢。

  毕竟按照级别来说,北岸开发区的区长,那是正六品,这已经是和普通的县令同一个等级了,而县令这种地方一把手的职务,向来都是吏部决定的,地方上,哪怕是一省布政使也没有权力决定。

  而吏部对于地方一把手的任命通常都是非常谨慎的,尤其是重要地区的主政官员任命那就是更加谨慎了。

  毕竟北岸开发区的区长,品级只有正六品,辖区不过区区数十平方公里,但其重要性比一整个县都要更加的重要。

  区长没有这么快到任,因此目前的开发区衙门,官衔最高的只有从六品的副区长了,这个副区长还是个代理的,之前在松江府青浦县任职县丞,由江南道吏务厅挑选并委派任职,而想要去掉代理这两个字,还需要吏部那边正式下批文。

  不过,上级吏务部门,通常是不会驳回下级吏务机构所推荐或者提前安排的职务人选,尤其是副职的人选的任命。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这也算是中央吏部和各部门以及各地方吏务部门的一个默认的分权潜规则了,理论上来说,吏部掌管所有官员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