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96章 粮食不能乱


  到时候,官府将会出资在这片荒地里直接建立新的城市,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工作机会,以供这些民众打工,同时在新建立的城市里将会设立工厂。

  国企部已经是提前准备安排了诸多国企部所属企业,在安置点里建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不为赚钱,只是为了给灾民们提供工作机会!

  发放荒地,让他们自行开垦,同时建立城市,建立工厂,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这样可以确保他们不至于衣食无着。

  而这样一来,其实还会造成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那就是这二十多个直接在荒野上建立的安置城镇,将会成为大乾里仅有的纯工业城市。

  至少,在未来三五年内,那些荒地没有开垦出来,居民们只能依赖在工厂工作的时候,将会是如此的。

  而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地方都是没有出现过的。

  为了提供至少五万个工作岗位,国企部也是撒费苦心了。

  考虑到灾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男女比例等,他们安排的工厂清一色的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而且除了安排一些给男性青壮劳力的工作岗位外,还有专门提供给女性劳动力的工作岗位。

  直接以大规模基建,提供工作机会,施行以工代赈,这是大乾玩了很多年的手段了,相当有限,而这一次,他们则是在原有的以工代赈的方式上进行了创新,除了大规模基建外,还会建立工厂,提供工作机会。

  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假如这样的措施有效的话,以后大乾面对有大量灾民产生的时候,也会继续施行这种方案。

  不过建立工厂这事,那是后续的事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解决住宿和吃饭的问题,楚雄飞此时正在和自己手底下的官员们商量着。

  该如何分配粮食,是一次性把每家每户的粮食分配下去,还是说统一安排,用食堂的模式提供饭食。

  最后,还是卫生部门的人说服了楚雄飞,由食堂统一提供饭菜。

  他说正值洪涝,正是疾病施虐的时候,再加上安置点里的民众都是村民,并不是那些常年生活在城镇里的市民阶层,他们的卫生观念并不强,如果让他们自己生火做饭,难以保证卫生,很容易发生大规模的疾病。

  卫生问题,这可是相当严重的,由不得楚雄飞不重视!

  前明时期,虽然说城市里都会有专门的卫生人员,但治标不治本,明文人在‘万历野获编’里是这么描述开封的。

  ‘雨后则中皆粪壤,泥溅腰腹,久晴则风起尘扬,颠面不识。’

  大体意思就是:下雨了路上都是烂泥浆,其中还夹带着屎尿粪便,走在路上,烂泥浆能溅到上半身,而到了大晴天,也好不到那里去,因为那时候就是漫天灰尘,走出门转一圈,一脸灰尘,你妈都认不得你……

  正所谓南船北马,相对于北方城市而言,南方的城市交通因为不怎么使用马匹,部分江南水乡的城市更多的是使用船只。

  所以其卫生状况要相对好一点,因为他们的城市交通主要依靠船只,而不是车马,不会有大量的牲口粪便,此外污物会顺着沟渠派出去。

  在大乾整顿全国城市市容市貌之前,整体上来说,江南的城市卫生最好,北方城市的卫生差一些吗,有人比较过各地城市的卫生状况,总体而言是,金陵最佳,幽州次之,开封最差。

  不过即便是比较好的江南水乡城市,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看也好不到那里去。

  而有着现代人灵魂的大王楚行,对城市的脏乱差素来无法忍受,从兴泉府时期就是特别重视卫生问题,而后统一全国了,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城市,都是把市容市貌问题当做重要问题来抓的。

  地方官员们,尤其是主管城市市容市貌工作的各城市管理处,也都是特别的喜欢这一项工作,而且地方财政越差的越喜欢。

  为啥,有罚款……

  穷地方,地方财政本来就差得很,有时候甚至连官员们的工资都是发不出来,所以他们也就更加注重创收。

  所以会出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状况,一些偏僻地区的县城,建筑都破烂无比,但是街道却是整洁的很,人们出行都是规规矩矩的。

  原因无他,被罚怕了!

  如果是长期在城市里生活的民众,那么他们就会知道,大乾对市容市貌以及卫生是非常重视,甚至是重视到苛刻的地步的,别说随地大小便了,就算是随地吐痰,都会被街头巡逻的巡警逮着罚款。

  所以,不管是素质高低,但是在城市生活久的人,都基本具备了必要的卫生素质。

  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哪怕是大乾让地方官员们一直都是在努力提高卫生条件,但是依旧是非常差的,这倒不是说他们和欧洲人,印度人喜欢随便大小便什么的,实际上在如今的农村地区,农家肥乃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农民们才不舍得随便大小便浪费农家肥呢。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卫生素质高!

  他们会在厕所如厕,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如厕后会洗手……

  此外一些卫生常识也是不知道的,乃至普遍存在着人畜混居的情况。

  平日里,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非常低,倒也不会说出现什么问题,但是现在安置营地里小小的地方拥挤着几千人口呢。

  哪怕是营地里安排了大量的士兵进行巡逻,也是让带领这些村名的各镇官员以及各村的官员严厉掌管卫生问题,并且已经提前准备了大量的公共厕所,但是卫生状况依旧是相当的不乐观。

  为了控制卫生问题,避免疾病的大范围传播,所以当地的官员们就是采取了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

  营地内,部署了一队约百人的预备师部队,此外也是抽调了大约百名巡警,另外加上数十名官员,管理着这座安置营地。

  等安置来的民众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住进了各帐篷后,原先各镇各村的官员们就是开始挨家挨户的上门,告知他们的一些注意事项,尤其是卫生问题更是要注意。

  同时也是让各家各户及时去登记,免的错过了发放土地以及工作。

  第二天开始,为了避免移民们闲着闹事,官员们就是开始组织移民进行基建工程了,虽然说天气阴沉沉的,时不时还下个小雨什么的,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基建。

  不过情况紧急,也是顾不上许多了。

  进行的基建,自然就是修筑新的城市!

  不过这修筑新的城市并不是传统的城市,有个围墙啊什么的,而是典型的居住区和工业区,居住区自然就是这些民众们自己住的房子,毕竟不能一直住在帐篷里。

  而工业区,则是以后他们工作的地方!

  不仅仅是男性劳动力上阵,就连普通的健妇乃至老人,都是一起上了。

  虽然都说什么男主外女主内,男的工作养家,女的相夫教子,但实际上这种事一般只存在于地主士绅家庭。

  普通农民家庭是玩不起这样的模式的!

  不仅仅男人要下田地,女的也要。

  不仅仅壮劳力要,而且老人和孩子同样需要!

  全家上阵种田,这才是农村社会的正常现象。

  即便是在城市里,普通女性大多也是要工作的,以帮补家用,能够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的,那都是体面人家里的女性。

  所以,大乾王朝在楚行的领导下,一直都是没有喊什么解放妇女,让女性工作的口号之类的,因为本来就已经是这样了!

  还解放个毛!

  再解放,难道还想要达官贵人,体面士绅家里的女眷出来抛头露面不成?

  虽然说建设新家园很辛苦,不过对于桃源县的这个安置点的四五千百姓来说,他们的灾难已经过去了,洪水什么的和他们已经是没有关系了。

  但是在洪泽湖大堤以及淮河下游及中上游的各支游两岸,却是依旧有着众多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奋战在大堤上。

  几乎所有受灾地区的青壮力,都是被当地的官府给组织起来,修筑河堤,抵御洪水。

  哪怕是这种征召官府只管饭,甚至有些地方因为物资不足,连饭都需要村民们自带,但是绝大部分百姓还是心甘情愿的进行抗洪。

  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不是为了保卫官老爷而上的堤坝,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上的堤坝。

  当然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有一些刺头,他们不愿意接受征召而躲避,哪怕是被征召了去也是偷奸耍滑。

  对此,官方也是不会有丝毫的手软!

  躲避征召的青壮力一被抓到,那下场可不怎么好,直接杀了或者判罪倒不至于,但肯定是会送到最危险,最辛苦的地方劳作,能活下来算你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