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99章 留下血脉


  这里自然是少不了报刊司的功劳!

  报刊司在过去的两三个月里,舆论引导的重点,前期是抗洪,而中期则是救灾,而到了后期的现在,则是开始引导中央打击官员腐败的舆论。

  不管是什么时代的民众,都是喜欢看到有人站出来,把那些贪官们通通都给干掉的。

  只是以往的朝代里,没有大乾周刊这种直接面向全国,直接面向所有人的报纸,因此舆论主要是掌控在士林之中,同时传统封建王朝里,皇权不下乡,广大的乡村是采用士绅自治。

  但是在大乾却是不一样,大乾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镇级、村级这两级的行政机构,彻底把皇权的触角延伸到了乡村地区,同时为了确保地方的统治权不被读书人所垄断,因此很多乡镇的官员很多都是退役军人出身。

  尤其是在各村里掌控了不小实际权力的警长,更是亲一色的退役军人担任,这些警长,基本同时也都是当地民兵队的队长。

  以往几个读书人的言论,就能够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舆论的情况,在大乾王朝里是不可能出现了。

  大乾周刊面向全国发行,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够自由订阅,也会提供公开张贴,白纸黑字写着各种政策,那些读书人可没办法乱说了。

  在大乾周刊的舆论引导下,这一次外界的舆论,主要是偏向于中央,尤其是大王的光明伟大,并大肆批判这些贪官们的劣迹,引起公愤。

  这个时候,谁要是敢给他们翻案都是需要面对公愤的。

  所以,这一次打击贪官的行动,虽然百官可能有不小的意见,不过在广大百姓心中,大王楚行又是办了一件大好事。

  洪水和吏治,这两件事几乎是贯穿了大乾王朝乾元二年的整个夏天,一直闹腾到九月份才算是初步结束,而到了这个时候,又是倒台了好几个高级官员。

  这些高级官员的倒台,倒不是说他们贪腐什么的,真要说贪腐,大乾正三品以上的所有官员,挨个枪毙都不会有一个是被冤枉的。

  他们的倒台,更多的还是做事太愚蠢,暴露出来了太多的蛛丝马迹,刚好被督察院那边抓到了痛脚,然后督察院那一票为了升官发财的御史们,就是死咬着他们不放,最后是大王顺水推舟,导致了他们的正式倒台。

  金陵城,王宫别院别院,楚行看着涂定孙,面无表情!

  而跪在地上的涂定孙,看着上面的楚行面无表情,心中忍不住生出哀叹:伴君如伴虎啊!

  从东镇庙时代就跟着大王一起打江山的自己,到了现在,却是要被毫不犹豫的抛弃了!

  不过他并不怪大王,大王在这十几年里,已经给了自己足够多的信任和权势,工部尚书,值房行走大臣,大乾子爵,这种待遇怎么说都不能说是少了。

  他怪的是家里的那几个妻妾以及身边的那些亲戚!

  如果不是他们贪得无厌,怎么会给自己惹下这么大的麻烦!

  愚蠢至极,什么钱都敢捞,平日里捞其他钱也就算了,但是现在却是把手伸到了救灾款上,这还不算,竟然连军费都敢伸手,这不是找死嘛!

  早知道他们这么大的胆子,他自己就先拿刀把他们砍了,妻妾没了可以再娶,甚至儿女没了都可以再生,但是这官帽子甚至爵位都要保不住了,这一切还有什么用?

  这一瞬间,他微微闭上了眼!

  脑海里闪过了当年,大乾王师在山东攻城略地,自己也曾孤身前往伪明军营,跟明廷的官兵谈判,动不动就逼迫对方直接开成投降的。

  当时的自己是如何的意气风发!

  后来,他凭借在山东的功劳,逐步在大乾王朝里站稳了脚跟,王师南下两广的时候,他还曾经担任过淮安支付,随后升任按察使,然后是王师杀入了长江以南,定都金陵后,他被调回京畿,担任工部水利司司长,后升为工部右侍郎,随后调任湖南省担任巡抚。

  数年后,被调回京畿,担任农部左侍郎。

  后来又出任工部尚书,值房行走大臣至今。

  他也算得上是,少数几个东镇庙时代出身,如今却还是活跃在政坛高层的官员了,内阁十多个尚书,东镇庙时代就已经身居高位的官员,其实也就只剩下赛八仙一人而已,其他的都是被大浪淘沙被淘汰了。

  就连李宗为、胡爷这两个大乾王朝早期的三大文官的两位,都已经是陆续退出政坛了。

  而更关键的是,这两个人还是善终,致仕后依旧享受着爵位乃至名望。

  唯独他涂定孙,怕是不能善终了!

  他悔啊,恨啊!

  在大乾的官场里,贪官多了去,不过大家都很有默契,那就是有些钱可以适当的伸手,有些钱却是绝对不能动的。

  比如救灾款以及军费,这两种无论如何都是不能伸手的,但是涂家却是伸手了。

  尽管被涂定孙发现自己的族人胆大包天,竟然敢背着自己伸手的时候,就是迅速做出了补救措施。

  但是依旧没用,负责调查的可不是督察院,而是军统,军统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是搞清楚了始末,然后递交报告,随后楚行亲自下令督察院抓人。

  当督察院的御史找上门来,直接甩给他一本账本,上面列出了涂家的资产里,除了一百多万两银子的合法所得、包括薪资,赏赐,商业所得外,还有三百万两银子非法所得的时候,他就知道要完了!

  被抓后,他恳求着求见大王一面。

  督察院不敢决断,报至大王,大王楚行听闻后准许了。

  但是见了他之后却是一句话都不说,神情淡然的彷佛没有看到他一样。

  此时的涂定孙跪在地上,整个人彷佛一瞬间老了十几岁一样,他哀求着道:“大王,臣之忠心,天地可鉴!”

  “罪臣万死不足惜,但看在罪臣十年如一日的忠诚上,恳求大王允许我涂家留下一丝血脉!”

  楚行这个时候才是开口道:“定孙啊,如果不是你的忠诚,你早就死了,只是这事,你做的太过了!”

  涂定孙知道,自己死了,涂家也要彻底完了,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完,而是被灭族的那种。

  没办法,这一次的事太大,哪怕是大王楚行不想杀他,但是朝野上下,尤其是军方那边都是要他死!

  身为文官,却是敢对军方的军费下手,这已经是触犯了军方的逆鳞!

  军方的军费,军方的将领们可以自己贪污,但是绝对不允许文官插一手,这不仅仅是贪腐与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了军政之争。

  今天,文官可以贪污军费,明天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干预军费了?

  后天,是不是要直接干涉军方的人事乃至作战了?

  此事,军方无法忍!

  救灾款,只是一个引子,动了军方的蛋糕,惹出来军政之争这个大麻烦,才是他涂定孙必须死的根本原因。

  陆军的八名现役上将,海军的三位现役上将,一共十一位现役上将,联名上书,要求严查涂定孙贪污军费一事。

  这事,大到就算是楚行亲自出手,都不可能压下来。

  涂定孙很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危机,他是逃不过去了,整个涂家都逃不过去,但是他依旧恳求着楚行,让他给涂家留下一丝血脉!

  “罪臣从龙之前,不过是个破落童生,孤身一人无牵无挂,从龙之后,承蒙大王赏识,这才有所小成,得以成家生子,罪臣不敢多求,只恳请大王能够留下罪臣的一丝血脉!”

  涂定孙说到此时,明显有些情绪失控了,身为大乾高官,见过了无数风浪,当年甚至都敢孤身闯敌营的涂定孙,此时却是情绪失控了,他开始哭啼着!

  “看在罪臣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请大王开恩!”

  楚行此时也是叹了口气!

  说真的,楚行个人对涂定孙并没有什么负面感觉,相反,其实楚行觉得此人还是不错的下属,忠诚,办事用心,纵然能力有所欠缺,有些贪财,不过这贪钱的官员,哪怕是高官多了,哪怕是赛八仙也是少不了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