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102章 不甘于联姻


  当然了,来报名的大多都是贫寒人家的扶桑女性,至于中上流家的扶桑女子,人家自然是不会这么干。

  这些穷苦人家的扶桑女性为什么会这么踊跃报名,甚至是偷偷跑来也要报名,这是因为,哪怕是这些女性没什么见识,但是也知道这可能是她们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好机会了。

  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实际上她们的很多人大部分都逃不掉被家人卖掉的命运!

  卖儿卖女,这在战乱时期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且扶桑一向来都有这个传统,那么是后世的明治时代,哪怕是到了一战甚至二战时期,扶桑的广大农村地区依旧有着非常严重的卖女儿的现象。

  这个时期,很经常发生的事情就是,一对贫寒之家的年轻男女相互喜欢,男孩子为了未来努力学习,然后考上陆士或者是大乾大学之类的,但是这个时候,回到家乡想要迎娶喜欢的女孩时,往往会发现自己喜欢的女孩已经是不见了踪影。

  伤心一段时间后,他们会奋发图强,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功,然后某一天在逛青色小楼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青少年时期的梦中情人就在这青色小楼里工作。

  那场面,简直能让人绝望!

  别说扶桑了,实际上在前明时代以及其他传统王朝的时候,一旦遇上天宅人祸了,贫苦人家卖儿卖女甚至卖老婆都是常见的事。

  有时候,卖儿卖女,都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儿女能够活下去而已!

  这卖出去了,儿女虽然会变成为奴为仆,失去了自由,也可能遭到各种毒打等命运,但在大户人家好歹有口吃的,运气好,总能活下去。

  但是不卖,只能是跟着自己活生生的饿死。

  如今的扶桑,情况要更加的严重!

  卖儿卖女不说了,就算是被卖出去了,也不一定能活下来,在战乱时代,对于老弱妇孺实在是太不友好了,想要活下去很不容易!

  持续多年的战争,导致了扶桑列岛几乎到处都在打仗!

  战乱导致粮食产量不稳定,人口大量减少是必然的,而减少的大部分人口,除了战争中死伤的青壮年外,其实更多的还是老弱妇孺。

  这种时候,传出来有渠道,可以让她们嫁到大乾去,她们怎么可能不愿意?

  试图通过婚姻来改变自身的生活水平,这是众多女性的共同认知,不分古今中外!

  别说古代的扶桑了,就算是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华夏,都不知道有多少女人为了嫁到西洋,东洋而费尽心思呢。

  一个外国屌丝跑到华夏当个外教,就能有一大堆的女性围着他们转,各种倒贴,就为了让他带自己出国……

  出国,是她们的毕生追求,哪怕是嫁给一个七老八十的外国老头,天天承受家暴,她们也是乐意的很!

  嗯,她们觉得国外的月亮比较圆!

  当然,觉得外国月亮比较圆的女人,只是少数一部分,就和那些天天琢磨着出国,哪怕是出国端盘子的男子一样,只是少部分。

  如今的扶桑人,普遍也是觉得大乾的月亮比较圆!

  不过如今的扶桑女性,并不能和二十一世纪初期的少数华夏女性相提并论,因为这些想要嫁到大乾去的扶桑女性,她们还是很纯粹的!书楼吧

  她们!

  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

  仅此而已!

  大乾扶桑事务衙门下属联姻委员会主办的第一次相亲大会,还算是比较成功的,参与相亲大会的三百多扶桑女子,尽数找到她们的丈夫。

  至于为什么说参加相亲的只有两百多官兵,而参与相亲的扶桑女性却有三百多人,这明显人数不匹配的相亲是怎么尽数搭配的,这一点自然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因为很多官兵来找的根本不是老婆,而是情人。

  对此,组织者很清楚,但是他们当没看见,反正他们的任务是让大乾男人把这些扶桑女性带走,至于以妻子还是以情人的名目,他们可就不管了。

  第一次相亲结束后,也是让联姻委员会的官员们信心大增,因为这一次成功的相亲,让他们看到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扶桑女性对大乾男人的追逐。

  尽管语言不通,甚至她们内心里也知道嫁过去只是没名分,没保障的情人,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扶桑女性对大乾的向往!

  对此,联姻委员会打算加大努力,把剩下的大约千人的扶桑女子也是安排相亲。

  之前招募扶桑女性的时候,可是有一千多扶桑女性报名呢,而本着有杀错勿放过的原则,联姻委员会对于前来报名,并符合规定的扶桑女子是来者不拒。

  什么规定,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年满十四岁,不超过三十岁,身体健康!

  换个词其实可以更好的形容,那就是‘适龄生育女性’。

  至于身材好不好,相貌好不好,有没有学识之类的,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因此虽然第一批相亲女性只有三百多人,但是剩下的一千多人联姻委员会也没有把人家赶回去,而是就地安置后,准备第二次的相亲大会。

  第二次的相亲大会,组织的人群就不是官兵为主了,而是来源相当复杂,原则上只要是大乾男子都可以报名,缴纳一定的介绍费后,并先行订购一张可以回国的船票,那么就可以来参加这个相亲大会。

  收取的介绍费,这个费用并不高,主要是为了补充联姻委员会招募扶桑女性以及组织相亲大会所花费的经费。

  还有订购船票这一规定,这是也是需要的。

  毕竟这些大乾男人最后都是要回国的,为了防止这些人玩过之后一走了之,扔下一大堆的扶桑单身女子,所以才会有强制规定,想要来参加相亲,必须先为这些扶桑女子订购一张船票,到时候不管是这些人是否会抛弃这些扶桑女性,这些扶桑女性都能够坐上前往大乾的船只。

  这张预定的船票,并没有明确规定时间之类的,只是绑定了个人身份,任何时候,这个扶桑女子都能够找到联姻处,然后得到一张回国的船票。

  当然了,想要得到这张船票,扶桑女子也必须在相亲大会上,找到适合的丈夫,或者说情人。

  这一次参加相亲的大乾男子,预计人数将会超过千人,基本上以往来大乾和扶桑的人群为主,主要是各大贸易公司的员工,尤其是水手。

  大乾和扶桑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船只在东洋航线上跑,由此带来了大量的大乾人,而这些出海工作的大乾人,基本上都不可能是拖儿带女的,往往都是单身一人。

  在过去里,实际上这些人也是会找当地的扶桑女子当侍女,妾室之类的,当然了,更多的还是会流连于各大港口的青色小楼里。

  这些单身人群,对女性也是有着比较强的需求的。

  不过这些人,总体上来说还是不算多,至少对于扶桑列岛属于百万级的适龄生育女性来说,太少太少了。

  真正的大群体,还是以国内的单身人口为主。

  这一点,联姻委员会非常清楚,他们如今搞的这两场相亲大会,只是为了进行试探而已。

  和他们预料的一样,第二次的相亲大会也算是比较成功,一千多名扶桑女性,除了少数长相奇特的,其他大部分也都是找到了丈夫、情人。

  即便是剩下的几十个长相奇特的扶桑女性,联姻委员会也没有打算就此把她们送回家,一方面这是处于人道主义,要是把她们送回去,这些女子的下场估计很不好,因为这一千多名女性,不管是家人同意,还是说偷偷跑来的,其实都有同一个处境,那就是活不下去了。

  另外一方面,就算是这些少数扶桑女性长相奇特,但是联姻委员会又不是什么选美委员会,人家才不管呢,他们看到的只是这些女子就算是丑,但是依旧是适龄生育女性。

  但凡是适龄生育女性,都是他们的目标!

  既然相亲大会上没人要,他们就是准备把这些人直接送回国去,让她们回到大乾本土后生活,至于怎么生活,这个倒是不用太担心,如今的大乾承平已久,只要肯努力工作,哪怕是孤身女子也是能够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