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一百零九章 定位救民军以及制度改革

第一百零九章定位救民军以及制度改革对这个世界忽然有了归属感,楚行再做事情,也变得更加认真起来。趁着心情大好,楚行在聚义厅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定位。总是叫东镇庙,东镇庙的,听着就不舒服。他听着不舒服。手底下的子民听着也迷糊。总是和尚和山贼之间反复,傻傻分不清楚。赛八仙当场起立,说他又是夜观星象,又是开坛做法,最后老天爷给了他一个启事,不如就叫大齐。齐国乃是春秋霸主,而楚行在山东起家,叫齐国理所应当。而且青州素来可得天下强兵,他觉得东镇庙此时在山东开邦建制,那是再也应景不过的事情。楚行却摆摆手,再众人附和他之前,制止了这种想法。开邦建国,莫不是疯了?管着几千个人,就要建国了?你以为老子的历史书是白读的。李元昊领着一帮党项人,没见过之前过得是什么日子,建国之后是什么日子?弱怂都那么菜了,还拼了命的干他!图什么?图他穷,图他不洗澡吗?还不是不尊王化!不说远的,就拿后金来说。努尔哈赤这帮憨憨没建国之前,过得是什么日子?建国之后过得是什么日子?之前楚行还以为努尔哈赤和黄台吉,这爷俩真的跟电视剧里演的一模一样,这天天按着大明打,日子无比逍遥快活。实际上,根据此时楚行得到的情报显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后金虽然压着大明打,但是自己也濒临崩溃。因为大明对他们施行非常严厉的经济封锁政策,导致同样遭受到小冰河期虐待的渔猎民族,连口饭都吃不上。他们不是非要向南,实在是如果不抢点吃的,就能被活活饿死。这里要感谢一下“伟大”的晋商团队,如果不是他们心甘情愿的看着山西的老百姓挨饿,辽东百姓挨揍,也要将粮食和武器卖给女真人。总之,建国是不可能建国的。人家夜郎虽然自大,但是人口肯定比自己多啊。自己这点人,都未必有后世的梵蒂冈人多,所以盲目的建国,成为大明的重点打击对象,是愚蠢的。所以楚行最后拍板,以后东镇庙更名救民军。目前的宗旨就是救助万民于水火之中。凡是加入救民军的子民,都可以得到庇佑,享当世的安宁。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土,但是可以告诉所有人,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拯救万民的。大家虽然不懂这个救民军的政治意义,但是反正楚行是大王,而且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好处,所以大家也不争论,全体支持。其次,楚行便进行官吏制度改革。如今东镇庙已经有了充足的人口,继续大王,军师的叫着,就有些落伍了。而且官吏制度改革,其实早就开始了。因为这一次,刘青山等人出征,楚行就命刘青山为总兵,其他人为副总兵,其实就是在抄袭大明朝的制度。因为随着封建时代的发展,大明王朝的官吏制度,其实已经足够发达了。起码这套制度,维持了大明王朝二百多年的发展。而女真人也是在这套制度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了某些设定,让他们,即便是人口稀少,即便是各种卖国求荣,依然稳稳当当的存在了许久。楚行在读史的时候,这一块自然是着重关注的。所以对官制进行改革,楚行还算是有底气。当然,这点人员,搞官吏制度改革,说出去可能会让人笑掉大牙,但是楚行不在乎,因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只是个开始。而且管个官吏制度,还有个更重要的动机。就是楚行,要对军权进一步动手了。当楚行刚刚进入这个时代的时候,他可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挣很多钱,然后过逍遥的日子。甚至还要买几匹好马。当然,指的是扬州瘦马,写书来名垂千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楚行也认清楚这个世界,这种想法太弱智了。想要逃出去,凭借自己现在的本事已经足够了,但是如何安稳的活下去却非常的难。大明已经这个样子了,山河破碎只是时间问题。以女真人残暴的性格,他不觉得他能过上舒服日子。所以楚行选择了自主创业,虽然创业的道路比较艰难,创业团队的元老也都比较愚蠢,但是既然做了,就必须做好,做的彻底。他可不想有朝一日,他被明正典刑,挂在青州府的城头上,做艺术品展示。甚至像是自己这种悍匪的脑袋,有可能成为一些特殊癖好将军的酒器。之前训练虎贲军,支持刘青山他们去攻打更多的土匪,都是他壮大山寨的一种尝试。但是这些尝试都是创业初期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初期一旦度过之后,就必须解决这种草台班子的困境。因为不正规化,早晚是个死。这种草台班子,这种山寨的制度,是不能允许一个群体继续膨胀下去的。楚行也清楚,虽然他训练的虎贲军非常能打了,但是在所有人心中,他们也是一群土匪。治下的民众已经有数千人,但是这些人也是将自己当做土匪的。这样一支队伍,到底能走多远?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哪怕下一次朝廷进攻,因为大明的自己种种问题,最后楚行赢了。但是幸运女神只要有一次不光顾自己,自己就得凉凉。所以必须从本质上对东镇庙进行变革,尤其是军事制度,要让这个团队,能够无限膨胀,并源源不断的给军队提供新鲜血液。而要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前提就必须对官吏制度进行改革。只有明确官员的等级制度,才能建立起军队的指挥体系,军队有了上下级关系,才能称得上是一支军队。如今的东镇庙,说到底,就是一群山贼头目,领着一群土匪,瞎混罢了。让刘青山做个总兵,这帮人就各种不适应。可见按照他们的想法,东镇庙根本走不长远。所以楚行与嫂夫人,彻夜长谈,一次次的思索,才想出了这个办法。从官僚体系入手!当楚行在聚义厅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底下人的表情各异,但是真正震惊的,还是赛八仙、胡爷、李宗为等人。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楚行会想起这些。反倒是刘青山、孙玉秀他们无所谓。他们更加在乎的是,手中的刀把子,是具体的实力。对于他们来说,什么官吏制度改革,他们完全不明白什么意思。大体就是以后不能叫大王罢了。但是大王和总兵能有多大的区别?但是赛八仙却敏锐的察觉到,这其中区别太大了。当即赛八仙站了出来,说道:“大王所言甚是,我东镇庙自立山以来,完全以山寨自居,这多少有些不符合现在的情况。创建官吏制度,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也只有大王这种高瞻远瞩之人,才能有这般见解!老臣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