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复盘之下

第一百六十三章复盘之下夜色中,救民军回归的队伍,举着松油火把,像是一条长龙,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进着。打了个不大不小胜仗的陈二牛、刘青山等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归山寨,享受军民们对自己的尊崇和荣耀,所以即便是山路崎岖,也选择连夜赶路。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们带出来大山之中大部分部队,从目前局势来看,救民军是朝廷重点围剿单位,若是此事出现任何风险,没有正规军的庇佑,救民军会没有丝毫还手之力。而且此事回归,已经延期了,所以大家不敢有丝毫的耽误。毕竟,如今的大王,已经不是之前可以忍受他们随意改变部队编制,随意拖延大王的军队。这仗打不好,分分钟给你降为小兵。大王当初可是说了,此次打仗,就是是骡是马牵出来溜溜。属于武人的考试,跟读书人的科举差不多。大家虽然考通关了,但是过程很坎坷,估计在大王心中评分不高,所以更不敢耽搁了。楚行和军师赛八仙早早的从使者口中,知道了前线的消息。虽然略有波折,但总体结局并没有出乎意料之外。而且几乎俘虏了对方的所有人。对此,楚行自然没有必要跟大家计较,总算是成长了,也知道打完仗,赶紧回家了。楚行是不会过分要求这群粗坯的。所以命赛八仙等人,按照东镇庙的习惯,准备吃食、酒菜,用来犒赏出征的将士。此外,东镇庙上下,也要快速的行动,用来安置那些投降过来的百姓。尽管之前,大家还打生打死,刀兵相见。但是眼下,他们已经是地地道道的救民军子民了。在赛八仙和李宗为这些文官的努力下,他们会很快成为救民军的一员,然后融入到生产中来,这是救民军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可是一千多人口,他们的加入,会让东镇庙的总人口数突破九千,这可是实打实的大事,马虎不得。当然,并非是所有人都会得到妥善的安置。比如那位被抓时,号称熟读史书,可以为楚行出谋划策,统振一方的朱大王,再比如见到救民军如此彪悍,吓得几乎尿了裤子,被书童勉力背着,想要逃窜的刘先生。这两位,卧龙凤雏先生,都声称,只要楚行得到他们,就可以有问鼎江山的机会。说的看押他们的士兵,都一愣一愣的,倒不是觉得这二位真的有才华,而是好久没见过那么不要脸的人了。楚行倒是对着二位颇感兴趣,尤其是那位刘先生,因为士兵模仿之下,他觉得他的口条,竟然比老赛要强一些,但是眼下的心思,明显是放在安置归来的俘虏,以及打了胜仗的将士们身上。刘青山见大王亲自迎接,脸上并没有丝毫愠怒之色,当下觉得过关了,又有酒有肉,自然快乐的喝了起来。将士们推杯换盏,喝的好不痛快。胡爷作为兵部尚书、监军,自然要将作战过程,详细的与楚行叙述一遍。这是新军成立以来,第一次将领率军出征,楚行自然也听得格外详细,君臣二人端着酒杯,不时小声交谈两句,时而还将舆图摊开,以便了解具体的情况。楚行在心中不断复盘着战事,并与对于此次战事颇为熟悉的胡爷,在地面上模拟了一番推演。胡爷看着那边儿喝的昏天黑地的将士,再看着大王一脸深思,不断的咀嚼着战场上的信息。心中不由的钦佩,难怪楚行可以在这么多匪徒中脱颖而出,单单是这份努力,便不是他们这些愚蠢的粗人能够比拟的。其实早期的推演,楚行已经和大都督府进行了无数次,这也是楚行放心让他们出去的原因之一。只是如今重新解构战场的形细节,他发现,救民军的战场观察能力,是亟待提升的。人家都摸到菊花了,都没有发现了。楚行一边儿想着,要加强哨探的工作,另外想着如何将其制度化,即便是让一头猪去统帅将士,也能打赢胜仗。当然,这一战也并不是毫无亮点。火器部队的快速转换队形,以及新式武器的使用,给敌人造成有效的杀伤,还是很不错的。此外,就是长矛手的阵型是有缺点的,需要重新改进。最后,楚行也不得不感慨了一番,在冷兵器时代,重甲士兵的作用真的是太重要了。如果说,火器部队以及新式火器的应用,有效的杀伤了敌人,阻挡了敌军的偏师。那么临时交由贺九牛统帅的重甲士兵,在正面战场的杀伤力,真的是十分骇人。这让楚行意识到,不仅仅是发展火器很重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铠甲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救民军的主要敌人就是明军以及其他的土匪团伙等武装力量,而这些明军和土匪都装备了大量的冷兵器,哪怕是在明军里也是以冷兵器为主,火器也只是一个补充而已。面对这样的敌人,如果己方有一支重甲步兵,完全可以无视他们的弓箭以及其他冷兵器,进而在正面决战里撕裂他们的轻步兵防线。还有长矛手,如果能够让长矛手,尤其是前排的长矛手也装备一定数量的盔甲,那么也能够有效提高部队的防护能力。只是,生产力严重束缚了楚行。虽然楚行想这么搞,但是也就勉强可以搞搞棉甲,至于铁甲的生产,现在的救民军非常的勉强。盔甲的普及,比火枪的普及更困难!楚行听着胡爷说详细作战经过的时候,脑海里在思考着怎么改进救民军新军。而这个时候,胡爷也是说到了敌我伤亡的情况!“大王新军改革,确实大大降低了我军的损伤,此战我军虽然误中贼军埋伏,但我军没有阵亡,有轻伤三人,”胡爷拿着文书,汇报给楚行说道:“而敌军伤亡非常大,仅仅是一轮交锋,就有五十多人被消灭。”